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与法制》2011,(20):71-71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关键的一年,这一战略明晰了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河南洛阳副中心地位亦得到提升。做为九朝古都的洛阳,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效应正在显现,周边省份几十个城市都主动要求加入中原经济区。”7月4日,省发改委主任张维宁受邀在省政协常委会学习讲座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关问题作专题报告兴奋地说。会上,张维宁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出发,论述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对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并说明了我省为贯彻国务院《指导意见》正在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协商论坛》2013,(1):34-35
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大战略优势。要发挥这一战略优势,实现我省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必须加快构建河南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通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河南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应从以下七个方面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产业集群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研究河南产业集群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振兴河南经济乃至中原崛起的一项新探索。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产业集群对促进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实施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1年1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域,这标志着备受关注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若干区域,具有鲜明特点、独特优势,是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综合体,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实现科学发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曾信祥 《重庆行政》2014,15(5):80-82
正重庆直辖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四次大的变化。2000年,构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三大经济发展区"。2005年将这一战略微调为主城、渝西、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四大工作版块"。翌年,在三大经济发展区和四大工作版块基础上提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2013年,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继承和创造性地提出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  相似文献   

7.
赵艳 《淮海论坛》2012,(2):21-23
努力把徐州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首要目标定位。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不仅对于提升徐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带动沿东陇海线产业发展,促进苏北全面振兴,加快推进江苏“两个率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也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好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联系的前沿,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给予鹤壁的新定位,是鹤壁市委、市政府谋划鹤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先行先试走在前面的重大课题,也是鹤壁耦合两大经济区,充分利用两者市场要素和发展契机,加快两个构建和率先崛起步伐的战略机遇。如何当好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联系前沿,结合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思考,建议鹤壁在时间经度上重视“五个关系”、在空间纬度上着力“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9.
以低碳经济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原经济区已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明确写进十二五规划。中原经济区建设必将掀起新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在新的格局下,如何统筹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区域经  相似文献   

10.
《协商论坛》2013,(5):6-7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国务院就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要科学构建中原经济区,使区域经济真正能够协调发展,还须针对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存在的行政区隔这一体制障碍,破除行政区划藩篱,通过区域内政府间的有效合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区域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与优化整合。探索区域行政资源方面的制度安排与创新,实现区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表明这一战略已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的提升。为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宁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十二五"时期,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充分论证、科学决策,把马鞍山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定位为"皖江中心城市"。笔者将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依据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目标要求,就马鞍山市建成皖江中心城市的路径做些思考,谈点拙见。一、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根据佩鲁(法国经济学家)的增长极理论,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一战略中隐含的深层次问题之一就是区域利益的协调。区域利益要达到协调状态的基本要求是兼顾到各区域的利益,逐步缩小区域差距,达到各区域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从而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故要将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必须坚持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法制化、均衡化、程序化和统一化的原则,通过在宪法中确立区域利益协调的指导思想、制定地方关系法、确立区域主体的法律关系形式以及促进区域利益协调的法律实施等进路对区域利益协调机制进行法律建构。  相似文献   

14.
全省的经济发展,要有一个合理的区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根据资源地域组合的特殊性,经济发展条件的类似性,经济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区内区际经济联系的合理性,我们设想在全省逐步形成五个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即豫西能源重工经济区、豫东北石油化工经济区、黄淮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经济区、中原旅游区、郑州科教贸易中心。总的要求是:不断提高豫北,强力开发豫西,积极发展豫南,加快建设豫东。在国家建设布局的重点由东部逐步向中部、西部进行战略转移时,使我省能够更好地担负起承东启西的作用。近期内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应继续放在以郑州为中心的豫中、豫北和豫西这一紧密相连的三角地带。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这是“海峡西岸”第一次写入中央文件。这意味着福建省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搭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沿平台”构想得到中央的认同和支持。表明这一战略已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重大提升。这一提升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相似文献   

16.
张九萍 《前进》2013,(8):24-27
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作为中原经济区5省30市的成员之一,晋城迎来了山西综改试验区和中原经济区政策叠加的难得机遇。抓住这一机遇、用好这一机遇,晋城必将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展现新的作为,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于永芳 《群众》2014,(12):64-65
<正>近年来,我省教育事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内在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全省教育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特别是占据苏北教育版图大半壁江山的义务教育更是滞后于我省发达地区水准。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苏北义务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教育的现代化。因此,面对中央新要求、百姓新期待和时代新召唤,我们迫切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持将"人的  相似文献   

18.
"弯道超车"战略的谋划与选择来源于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多种理论,同时也出自对湖南所处形势环境、基础容量、应对举措的清晰判断。而实施这一战略,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掌握好超车关键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9.
王毅 《创造》2012,(7):86-9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未来五年我国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明确"十二五"期间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央战略目标的重要任务。从近年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总体上推进明显提速、质量明显提升,但各地区、县(市)之间发展仍不平衡,而且不同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差距继续拉开。立足当地实际,加强战略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7,(12)
<正>在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徐州发挥"三个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在淮海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发挥龙头作用"。面对使命重托,徐州自觉担当,构建新型城市群,推动已有基础和区位优势转为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四个中心",提升城市集聚能力和首位度,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一座更具实力、令人信服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正在崛起。担当"龙头"重托引领淮海经济区发展在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上,淮海经济区囊括苏鲁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