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烧炭自杀案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3—2018年晋江市74例烧炭自杀案例,对死者性别、年龄、案发时间、场所、现场特点、法医尸检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例烧炭自杀中,男性多于女性(3.625:1),20—40岁年龄段最多(占79.7%);案例数逐年上升,12月份、 1月份及2月份案发相对较多;50%同时合并服用酒精、安眠药、农药等辅助手段。结论烧炭自杀案件具有一些较突出的流行病学特点,可为法医学鉴定及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广州某区24例烧炭自杀案例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地区24例烧炭自杀案例资料,对一般情况、现场勘查特点、尸体检验及自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文24例烧炭自杀案例中男性略多于女性(2.43∶1),自杀实施者以青年男性居多(P0.01);自杀案例的发生无明显季节倾向,现场密封行为及辅助手段的实施与性别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自杀原因以感情问题居多。结论烧炭自杀案例在本地区发生具有明显年龄及性别趋向,且自杀现场具有明显的共同性,在实际现场勘查和鉴定工作中可根据现场勘查特点及年龄性别特征加以重点考虑。因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不同可能导致案件特点的不同,本文仅对此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济南市5个区法医共检验尸体4 473例,其中自杀者675例(15.09%)。现将自杀者的基本状况、自杀原因、手段,以及处理自杀案件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分析。1案例资料1.1自杀者的基本情况男性374例(55.4%),女性301例(44.6%),男女之比为1.24:1;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91岁。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婚姻状况见表1。1.2自杀原因、手段及其时间地点675例自杀案件,发生在1~3月份的147例(21.78%),4~6月192例(28.44%),7~9月172例(25.48%),10~12月164例(24.30%)。其发生原因、使用的手段、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见表2。2讨论本组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4.
220例他杀案件法医尸检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20例他杀案件法医尸检资料分析张新华,郑之怀,阙正龙,宋巨泉本文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1989~1994年发生的220例他杀案件的尸检资料收集整理,并对死者的有关情况及作案时间、地点、凶器、作案动机等进行分析与探讨。资料分析1.性别与年龄220例中,男...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上海市徐汇区近十年高坠死亡案件的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其他区域统计数据,并结合国内外进展,以期对同行处理高坠死亡案件有所帮助。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2005-2013年度发生的391例高坠死亡案件的资料进行分项统计分析。结果 391例高坠中自杀案例占了多数(82.6%),意外案例占了少数(17.4%),在意外高坠中男性占了多数(86.3%),并且随着年龄的上升,自杀的比例逐渐上升,意外的比例逐渐下降。意外案件的坠落高度可高可低,但总体高度较低,自杀案件的坠落高度一般较高。意外案件中头部着地的比例较高(56.3%)。结论本区目前高坠案件勘验工作仍有不足,运用CT进行虚拟解剖,数字人体模型进行现场模拟等方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在法医现场命案检案过程中,经常遇到嫌疑人杀人后同时在现场或附近自杀的案例,兼有他杀和自杀的特点,有其特殊性和一定规律性。笔者结合42例尸检资料,分析如下。1案例资料本文42例资料均为笔者单位鉴定所2011年至2015年间受理的凶杀案件中,嫌疑人有自杀行为且经法医学鉴定、现场勘查、结合调查材料综合分析,确认为杀人后自杀的案例。42例案件共死亡64人,其  相似文献   

7.
正作者对所在地区2010年至2015年发生的CO中毒死亡,且经过现场勘查和尸体解剖检验的5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均经过现场勘查及尸体解剖、毒物化验确认系CO中毒死亡,其中意外事故54例,自杀2例;男性47例,女性9例;18岁以下1例,18~40岁38例,40~60岁3例,60岁以上14例:农民37例,学生2  相似文献   

8.
刘冰 《刑事技术》2015,(3):199-203
始建于2003年的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10余年来累积了千万级的数据信息,其中除DNA分型等技术数据外,还包括大量的案件、物证、人员的相关信息。本文尝试以DNA数据库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选取2011~2014年的部分数据,从时间、物证类型、案件类型、比中率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比较,对DNA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价值和应用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目前DNA证据在破案和串并案件中的有效利用率接近50%,在刑事案件,特别是强奸、杀人案件中的比中率(MRe)平均高达71.1%和62.1%,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DNA证据在打击职业性犯罪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2011~2014年,盗窃案件中的物证增长了124.0%,比中数量提升了55.3%;非刑事案件对DNA证据的需求显著增长,2011~2014年,毒品类犯罪物证增长了477.3%,比中数量提升了378.6%。通过对常见生物物证的实用价值分析,发现传统的生物物证仍是DNA实验室的主要检测对象,血液(斑)、精斑、唾液斑(包括烟蒂)占到了总量的82.8%,同时检测对象的种类也在不断的拓展之中,2011~2014年,脱落细胞类数量增长了241.7%,比中数量提升了158.5%。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案件现场勘查中应关注的典型物证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监管场所非正常死亡案例进行筛选、收集,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法医学特点。方法收集某鉴定中心2000—2015年间受理的监管场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案例25例,从性别、年龄、历年发案数、死亡原因、死亡方式等方面分析其特征,并对公安类监管场所和监狱类场所的案件性质进行对比。结果涉案死者均为男性,中青年人群为高危人群,历年发案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公安类监管场所的伤害案件发生率(64.7%)大于监狱类场所(12.5%),而监狱类场所的自杀率(62.5%)高于公安类(23.5%)。死亡原因以损伤和窒息为主,其他还有中毒和电击等。结论监管场所非正常死亡案件暴露出执法不规范、监管有漏洞、医疗水平差等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尸体解剖对于查明此类案件的死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肢神经损伤在伤害案件中比较常见。本文收集87例外伤性上肢神经损伤的鉴定资料,就其不同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外伤性上肢神经损伤的鉴定方法和依据。1案例资料87例上肢神经损伤资料取自2009年至2012年法医活体损伤鉴定案例。男性伤者84例,年龄15~68岁;女性伤者3例,年龄29~42岁。刀砍伤68例(78%),玻璃割伤13例(15%),铁棒打击4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于高坠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相关研究和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4年间,武汉市汉阳区范围内公安部门受理的所有高坠案件,共152例,对案件性质、高坠地点特征、死者年龄、性别、损伤情况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2例高坠死亡案件中自杀118例、意外28例,6例性质未能确定;高坠案件无论性质为何,发生地点均以居民住宅区最多;女性在自杀中占比略高,且年龄偏大(50岁),而意外高坠中全部为男性;损伤在两类性质的案件中均以头部和四肢为最多;自杀案件中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死者有精神疾病史。结论国内高坠案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特征,而对高坠的尸体检验需要更加仔细和全面。  相似文献   

12.
利用锐器致伤死亡的自杀案件 ,由于尸体上有明显损伤 ,现场有大量血迹 ,极易引起人们的质疑。掌握锐器致伤死亡自杀案的特点 ,对于确定案件性质十分重要。本文作者收集近 5年间本地区所检验的 9例锐器致伤死亡的自杀案例资料 ,就其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供同行参考。1 案例资料1 1 一般资料9例锐器致伤死亡自杀案资料来源于本区 1997年至 2 0 0 1年间法医检验案例 ,其中自伤直接导致死亡 7例 ,自伤未死再自缢、服毒死亡各 1例。死者男性 7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4~ 6 2岁 ,其中 4 0岁以上者 7例。 7例因失恋、离异、夫妻不和等自杀 ,其中5例…  相似文献   

13.
法医在检案中 ,常常会遇到现场有二具或二具以上尸体的情况 ,如何正确认定死亡性质 ,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杀人后自杀是凶杀案件的一类特殊形式 ,因直接当事人死亡 ,目的动机有时难以调查清楚 ,因此勘验工作特别是法医尸检工作显得尤其重要。1989年至 2 0 0 4年 ,我局法医共受理杀人后自杀 (既遂 )案件 36例 ,现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探讨此类案件的一些规律特点。1 案例资料1 1 一般资料1 1 1 自杀者情况 男性 35例 ,女性 1例 ;16~ 2 5岁 2例 ,2 6~ 35岁 18例 ,36~ 4 5岁 7例 ,4 6~ 5 5岁 7例 ,>5 5岁 2例。自杀者年龄最小的 2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本地区74例自杀案例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地区74例自杀案例资料,对一般资料、自杀方式进行统计,对40岁以上和以下年龄组、性别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文74例案例中自杀的女性略多于男性(1.1:1),在自杀方式的选择上相对集中,农药中毒占大多数(71.62%)。从年龄和性别分组比较结果证实,在选择自缢的自杀方式上以40岁以下的青年男性为著,以口服农药达到自杀目的的则以女性居多。结论本文结果提示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生产方式可导致不同的案件特点,相关部门应注意建立本地区的数据库,为办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425例自杀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计 ,2 0 0 0年 ,全世界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 815 0 0 0 ,相当于每 4 0秒有一人自杀 ,自杀已成为世界第 13位死因[1,2 ] 。在我国 ,自杀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作者收集本室 1987~ 2 0 0 2年 (上半年 )检验过的 ,并且有详实记录资料的 4 2 5例自杀案件 ,通过对自杀者的年龄、性别、自杀方式及自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渴望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的研究及自杀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1 资料分析1 1 自杀人数在三个年份段的分布情况以每 5年为一个年份段进行观察 ,该 4 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高坠案件进行统计分析,为相关鉴定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浦东地区最近十年来记录有坠落距离的246例高坠案件,对人体损伤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杀高坠的高度显著高于意外高坠的高度(25.70m:13.98m);所有高坠中,头部损伤概率较高(75.2%),颈部损伤概率较低(6.5%);意外高坠的头部损伤概率高于自杀组(89.4%:75.2%)。结论意外高坠的死者比自杀高坠的死者更缺乏四肢对于头部的保护;过低的颈部损伤发现率提示国内法医工作者应该更加重视在高坠案件中的对于颈部损伤的检查。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我中心2011~2013年受理的脊柱及脊髓损伤医疗过错鉴定案件32例。涉及人数27人(男性19人,女性8人),年龄范围18~87岁,主要集中在35~60岁(约占78%);涉及医院32家,见表1。1.2鉴定依据依据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第107令)及《北京司法鉴定行业协会关  相似文献   

18.
在非正常死亡案件中,自杀案件占很大比例,本文对黑龙江省嫩江农垦区10年来检验的213例自杀死亡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资料是1983~1993年,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调查、法医检验鉴定的自杀案例,经筛选资料齐全的213例。按统一标准和要求对自杀案中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自杀方式、自杀原因、自杀季节与时间、死亡场所等进行统计分析。 1 结果 1.1 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大样本法医尸检资料统计及综合性研究报道,仅见于湖北部分地区和广州市两个南方省市,而我国北方地区尚无此方面报道。 笔者对黑龙江省农垦公安系统于1981~1994年所检尸检例,按统一标准,逐年逐例查阅原尸检记录及鉴定书,分类登记于统一的表格中,并进行整理分析。 1 材料分类 所有资料按机械性损伤(以下简称“损伤”),机械性窒息(以下简称“窒息”)、中毒、高低温、电雷击、猝死和其它分类统计案件例数。并将各类尸检例按其性质分成他杀、自杀、意外。其中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97例杀人后自杀案件特点,为同类案件的法医现场勘验及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参与鉴定的97例杀人后自杀案件,共死亡207人,其中加害人98名,被害人109名。对加害人、被害人双方的性别、年龄、关系及案发场所、死亡方式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地区杀人后自杀案件涉及的死者多为18~59岁青壮年,相互之间多熟识,起因多为家庭矛盾及感情纠纷;被害人女性为主,加害人男性居多;案发场所多为同一室内环境或相邻室内外;杀人多选择机械性暴力手段,而自杀则多采用自缢和高坠。结论上述关于此类案件的特点有助于法医在鉴定过程中对杀人后自杀案件做出快速、准确地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