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产风波     
连谏 《廉政瞭望》2012,(7):65-65
父亲去世后,遗嘱里把财产分割得很公平:房子和房子内的一切给我,因为已离婚的我没有房子,带着孩子不方便;和房子等价的存款留给了妹妹。  相似文献   

2.
曹雷在国外期间,父亲将房子卖给了妹妹曹月,曹雷将父亲和妹妹告上法庭,要求确认父亲与妹妹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在法庭上,曹雷说,房屋应按法定继承顺序继承,父亲与妹妹之间的赠与行为不合法。曹月说,父亲将房子交给我并非赠与关系,我向父亲支付了35万元,父亲自愿签了合同,并亲自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母亲去世后,父  相似文献   

3.
正曹雷在国外期间,父亲将房子卖给妹妹曹月,曹雷将父亲和妹妹告上法庭,要求确认父亲与妹妹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在法庭上,曹雷说,房子是父亲从单位购买的,妹妹没有支付任何费用。母亲去世后,父亲准备再婚,妹妹催促父亲将房屋  相似文献   

4.
曹雷在国外期间,父亲将房子卖给妹妹曹月,曹雷将父亲和妹妹告上法庭,要求确认父亲与妹妹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5.
正【来信】编辑同志:30多年前,我和已婚的弟弟与父亲共同居住在一套使用面积80平方米的房子里。后来,单位分给父亲一套使用面积21平方米的职务补差房,父亲将这套房子赠予我,我一直居住到现在。父亲去世时,大房子按照父亲的遗嘱留给了日常尽赡养义务更多的弟弟。前年,这套大房子由于先拆迁、再回迁,市值高达80万元。由于当年父亲对财产分配不均,导致我们兄弟俩所得的房产价值悬殊。我想咨询一下,我能否向弟弟要回两个房子之间的"差价"?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心     
关于母亲的一个情节,一直想写,只是提笔便是沉重。我们家有4个孩子,父亲长年在外,工资也少得可怜,家里家外的一切,全靠了母亲一人操劳,毕竟是六口之家,生活的窘迫也就可想而知。乡下没有幼儿园,逢了母亲要下田做事,我和弟弟妹妹们就被锁在院子里。那年夏天,被锁在家里的我领着弟弟妹妹闯了祸,院子里的蚂蚁老是爬到草席子上,很是让人烦,我想起窗台上有一大块像冰一样的农药,母亲经常拿着镰刀砍一些洒到菜园的地  相似文献   

7.
正我很小的时候,父亲便与我的生母分道扬镳。几年后,父亲与我的继母组建了新家庭,有我、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还有一个是继母从她哥哥家过继来的女儿。尽管家庭成员复杂,但继母治家有方,在与她共同生活的30年里,我们得到了超越亲生母亲给予的人间大爱。继母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她用言传身教诠释了"相亲相爱"和"正直做人"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在炕上吃饭     
父亲是左撇子,并且遗传给了妹妹。当然,这是她自己的事,并不影响我,除了在饭桌上吃饭,我们的筷子经常碰到一起引发一场小小的“战争”。那时我们一家5口居住在一个只有一室一厨的平房里。厨房三分之一的面积被炉子占领了,与此相应,住房三分之一的面积就给了北方人习惯居住的火  相似文献   

9.
父亲大半生没有做过一件他值得夸耀的事,也没有一段让儿女们骄傲的历史。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更多的时候,我们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父亲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用母亲的话说,就是天上掉片树叶也害怕打破头,一点学手续。当我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父亲当时惊呆了。继  相似文献   

10.
妹妹的角色     
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因为我的角色!"《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出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该恭喜她,  相似文献   

11.
搬家     
我虽年纪不大,但搬家的经历倒还不少。记忆中的第一次搬家在我两三岁左右。父亲从祖父母那边分开家,搬到离老屋两里地远的山脚下的一所新造的屋子里。房子虽是新造的,却又矮又小,屋子一共才三间,是乡下最常见的“丁弓宅”,一间做睡房一间做厨房,一间则做猪舍兼杂屋。砌屋子的土砖是父亲和亲友们利用工余时间亲手做的。屋里屋外到处是稻草:屋顶上盖的是稻草,灶里烧的是稻草,地坪里垛着的也是稻草。一到下雨天屋子里总是合奏着盆桶交响曲烧湿稻草释放的烟雾在阴暗的房子里回旋,呛得人泪眼婆娑。徜若是晴天,太阳光从屋顶透过来房子里到处是大大…  相似文献   

12.
父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大家夸耀的事。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有时候,我们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父亲的"窝囊"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小时候,我是个非常顽劣的孩子,天天逃学,从没有一天静下心来学习。每到年终,父亲总是抄着手站在家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邻家的孩子捧回一张张"三好学生"的奖状,而我总是低着头,两手空空地回家。为此,父亲很是失望。  相似文献   

13.
<正>近来,家风类节目《儿行千里》讲述了一个个家风传承的温暖故事。其中,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深情追忆了父亲生前的动人故事,展现了家风家训对后代为人处事的影响。饭后书房"进不得"父亲有句名言:"虽然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生活上,他一生信奉一个"俭"字。这种生活态度自然而然地影响着我和妹刚回国时,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我丐和妹妹有些怯生生的。比如第一次在丐国内喝牛奶,我们就不太习惯。以前  相似文献   

14.
理解父亲     
已经有16个年头没有见过父亲的面了,不是做儿女的不孝,也不是相隔万里,只因为父女间心的距离。 1983年,父亲和母亲分手后,父亲调到另一单位,随后又调回老家陕西。父母不和使作为大女儿的我总在千方百计创造机会说合父母,想让他们为了儿女能够握手言和,重归于好。父亲这次走只带我和两个弟弟,妹妹留给我母亲。父亲决定这次调回内地,  相似文献   

15.
父亲盖房     
父亲并不老,今年55岁,却已经亲手建造了三处房子。其间的酸甜苦辣,我多次听他谈起。父亲第一次建房是1963年。由于发生大洪灾,家中几间茅草屋被冲垮了,父亲无处安身,只好暂时借住在大伯家中。当时年仅15岁的他,在大伯、二伯的帮助下,肩挑手推修建了几间又矮又小的土房,总算有了个栖身之地。那几间小土房我没有多少印象,因为我只在里面度过了幼年。听母亲讲,当时她与父亲相亲时参观的是大伯家几间宽敞的正房,谁知结婚时新房却是旁边那几间破烂、阴暗的小土房。后来,母亲与父亲带着我们三姐妹一起挤住在小土房里,一住就是10年。因为厕所与房间…  相似文献   

16.
真情暖人心     
编辑同志: 我是平罗县头闸镇东永惠村四队的村民,名叫施彩云,今年十六岁。早几年,母亲同父亲离婚后改嫁,父亲领着我们姐弟三人艰难度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我小学一毕业就回家帮父亲干农活,还要照顾妹妹和的弟弟。不幸的是,去年父亲又患病离开了我们。这对于我们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真是晴天霹雳,雪上加霜。就在这时,村支书施学虎、村委会主任王永学来到我家,在众乡亲们的帮助下,我们安葬了父亲。后来,头闸镇党委书记刘虎和县上的包村干部、编委办主任张体河得知我家的不幸遭遇后,也来到  相似文献   

17.
一生最爱你     
我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有一个小我3岁的弟弟。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父亲当时就发现钱少了,让我们跪在墙边,手里拿着一根竹  相似文献   

18.
、我家在村子里的生活并不是最困难的,父亲把积蓄和精力用在了儿女的读书上,我是村里走出的第二个读书人,妹妹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这也许是父亲没有盖起新房而惟一能够得到安慰的理由吧!虽然我已参加工作,但薪水并不多,而且还要买房和要继续学习深造,很难拿出钱来帮家里  相似文献   

19.
一块菜地     
<正>我的奶奶今年78岁了,她独自一人住在连队的二合一房子里。爸妈都劝她住进团部楼房去,奶奶总是割舍不下,说她大半辈子的回忆全在这一亩三分地里了。房子里很宽敞,只有几件老式的家具,那是爸爸和妈妈结婚时,爷爷从院子里伐的树亲手做的。有一次妈妈说要换掉,奶奶坚决不同意。自此,家里再没人敢提。记得中学以前,我们祖孙三代六个人住在这所房子里,总觉得很拥挤,  相似文献   

20.
相思蔷薇     
有谁见过盆栽的蔷薇吗?我见过,以前我父亲就有一盆。父亲是我的继父。我两三岁的时候,父母离了婚,母亲改嫁。继父是一所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因右派言论被分配到我们这座小城。继父在大学里有一个女朋友,是华侨,家在马来西亚,毕业后回国了。继父去不了马来西亚,只好和女朋友分手。我小时候,继父总是愁眉不展地坐在书堆里,默默无声地看书。让我奇怪的是,继父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