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南美拉祜族乡是一个以拉祜族为主体民族的贫困乡,地处临沧市临翔区西部的偏僻高寒山区,南美中心校有一所中学、一个校区(4个村完小、12个教学点,其中一师一校5个点),教职工56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37人,在校生581人,有拉祜族、傣族、佤族、布朗族、回族、汉族7种民族,其中拉祜族学生占72.14%。历史上,南美拉祜族居住在深山老林中,靠狩猎为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形成了守旧封闭的思想观念,“有饭大家吃,有酒大家喝,一户杀猪,全寨吃肉”的原始平均主义思想浓厚,不善于农业生产,“种一片坡,收一土锅”的粗放耕作仍然普遍,生活非常贫困,许多人家…  相似文献   

2.
南美拉祜族乡是临沧县最贫困的高寒山区民族乡之一,被列为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这个乡拉枯族人口占72%,由于文化落后,生产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极为困难,大多数拉祜族群众年年要靠民政救济解决春夏荒问题,贫困程度特高,扶贫难度很大。解放以来,党和政府没人了大量人力、财力,帮助南美拉祜族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80年代省、地、县又加大了扶贫力度,特别是在帮助拉祜族群众发展生产、安排生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据统计,各级民政部门共发放救济粮100多万斤,发放救济款对多万元,省、地、县各级投入各项扶贫、扶持资金共计300…  相似文献   

3.
南美拉祜族乡是临沧县较高寒贫瘠并地处深山峡谷的民族聚居乡,总面积121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28个村委会,33个生产合作社,961户4349人,其中拉祜族人口3137人,占总人口的7214%。全乡总耕地面积11582亩,其中水田3002亩,旱地8580亩。南美拉祜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群众很少与外界接触。大部分拉祜族群众还过着游牧生活,群居、群住、人畜混居现象较为普遍,生产工具简陋,种植品种单一,广种薄收,大多数拉祜族群众靠国家救济为生。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南美的发展非常关…  相似文献   

4.
沧海桑田,云南省许多少数民族也随共和国一起走过了50余年,他们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迈向现代化,以不同方式共同感受时代脉搏,融入现代生活,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抒写的。本期编发的这组稿件,反映了拉祜族、佤族、傣族、摩梭人的生活今昔,从中可以看到各兄弟民族追求现代生活的勃勃生机。──编者在拉祜族语言中,“拉祜”是“用特殊方法烤吃虎肉”的意思,拉祜族因之被称为“猎虎的民族”。这个长期过着原始的游猎游耕生活的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有了巨大的进步,迅速跨入了现代社会。“随畜迁徙,无常处,无君长”,这是史籍…  相似文献   

5.
待抚的贫困乡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者米拉祜族乡是中越边境线上一个特困乡。该乡辖4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70个社,3044户,17120人,其中拉祜族人口占30%。解放前,拉祜族称“苦聪人”,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以采集、狩猎为生。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其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致使苦聪人濒临灭绝。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帮助下,苦职人走出深山老林,开始定居定耕,社会形态从原始部落制跨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一个民族的进步,仅仅是政治上的翻身是远远不够的,归根结底还要靠发展生产力。几十年来,为帮助拉祜族群众发展经济,摆脱…  相似文献   

6.
当人类进入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21世纪时,云南边陲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者米拉祜族乡的拉祜族“苦聪人”也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飞跃和变革。  相似文献   

7.
<正>印象IMPRESSION南美拉祜族乡距临沧市临翔区政府驻地48公里,是一个被原始森林与群山环抱的河谷地带。据考证南美拉祜族属氐羌族群,发源于青海湖畔。明末清初,因生存需要迁徙到此,因地域封闭与外界隔绝,通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格,时至今日依然保存着较为神秘而原始的服饰、饮食、宗教信  相似文献   

8.
1994年省委、省政府确定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挂钩临沧县,省中行领导及时到县具体研究扶贫攻坚方案,明确提出:挂钩必须挂到实处,并选择南美拉祜族乡,开展结对扶贫工作。四年来,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用实际行动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以扶贫攻坚为己任,动真情、动真格、重投入、求实效,为南美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临沧县1998年实现基本解决温饱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帮扶思路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并把扶贫工作纳入全行工作的任务与目标进行考核,省中行原任…  相似文献   

9.
李玫 《今日民族》2007,(5):60-62
(一)者东镇帮海村民委员会小户南村民小组位于帮海村民委员会东南部,距村委会9公里,距镇政府驻地20公里,这里生活着27户93名拉祜族(苦聪人),是镇沅拉祜族(苦聪人)生产生活最具有代表性的聚集村。由于受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昔日的小户南村水、电、路“三不通”,生活十分贫困。80%  相似文献   

10.
芒洪拉祜族布朗族乡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一个山区乡,距耿马县城43公里。上了芒洪乡,一路上森林茂密,古木参天,青山绿水,碗口粗的凤尾竹一丛丛青翠欲滴,因而芒洪乡有“生态乡”之美誉。乡境内居住着拉祜族、布朗族、傣族、佤族等11个少数民族。全乡有5个村民委员会,43个自然村,5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441人(其中少数民族5560人),农民人均有粮283公斤,人均纯收入675元。芒洪在1986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马厂村则是芒洪乡最偏远、最贫穷落后的一个村委会,距乡政府29公里,最高海拔3233米,总户数为314户,1311人,95%的人口尚未…  相似文献   

11.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拉祜”一词是该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历史上把拉祜族称作“猎虎的民族”。拉祜族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可追溯到古代羌人族系,他们大多依山而居,青山秀水造就了拉祜人像山一样淳朴忠厚的品格,他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山、水、树共生共存。  相似文献   

12.
哀牢山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思茅地区镇源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者东乡哀牢山一带,与彝、汉、哈尼族杂居。解放前,哀牢山的拉祜族自称“戈搓”拉祜族,在清代的一些地方志中,拉祜族被称为“果葱”、“苦葱”、“苦宗”和“小古宗”。时至今日,镇源县者东乡的拉祜族仍然自称“戈搓”。由于长期与彝、汉、哈尼等民族杂居,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相互交流,加之地理环境的因素,今天哀牢山的拉祜族在语言、服装、建筑、宗教等方面都极大地受到其它民族的影响,汉化、彝化程度较深,他们几乎丧失了本民族的语言、服饰以及传统的建筑。所…  相似文献   

13.
拉祜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伟大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2011年1月27日至2月12日,为完成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节日志·春节》之“扩塔”(拉祜年)子课题,我们选择了拉祜族人口最为集中,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澜沧县富邦乡赛罕大寨作为调查点,在调查期间,我得以近距离接触了神秘的赛罕村,亲历拉祜族“扩塔”节。  相似文献   

14.
快乐拉祜     
拉祜族是一个快乐的民族,拉祜族的快乐体现在他们的欢歌热舞中,体现在他们的世俗生活中,体现在他们对祖先的纪念与膜拜中……拉祜族的快乐源自哪里?拉祜族的快乐是因为什么?让我们走近拉祜族,解开拉祜族的快乐密码。载歌载舞的极乐拉祜族人人能歌善舞,只要会说话就会唱歌,只要会走路就会跳舞,这是拉祜族与生俱来的特点。拉祜族的民族传统舞蹈,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以山林为家,靠一人一马一枪,过着原始游猎生活的鄂伦春族,近年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同中国其他民族一样,过上了富裕文明的生活。他们的历史文化、生活风情只能在一九九一年十月一日落成的“鄂伦春民族博物馆”中才能找到。鄂伦春是中国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全国现有六千九百冬人(五十年代初不足千人),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省的黑龙江流域。族名“鄂伦春”的“鄂伦”,意为“山岭上”,“春”即“人”。这支“山岭上的人”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文字,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初,仍过着  相似文献   

16.
刀芳 《今日民族》2013,(10):61-62
“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于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就应该加以反对,加以纠正。”——邓小平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是一个拉祜族聚居的边疆山区贫困乡,是省民委的挂钩扶持点。从1995年至2012年,省民委已先后下派了18名干部到乡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科技、新农村建设、“四群”工作等。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少数民族的众多节日中,临沧县南美乡拉祜族就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那就是搭桥节,拉祜语称为“茅拜魂”。每年立夏节令后的第一个龙日或蛇日,这里的拉祜族村民都要参加为搭桥举行的隆重节日仪式。去年春夏之交,我走进了南美乡,当我沿着蜿蜒的南孟河行走时,我看到河面上架设着许多小桥,它们大多由一根或两根木头组成。河的两边是一丘丘的梯田,春天他们从桥上走过,去播种希望;秋天他们又从桥上走回,把丰收的喜悦背进家门。多少年来,这一座座小桥已成了拉祜族群众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设施。相传,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在与大自然的生…  相似文献   

18.
拉祜族是云南省的独有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澜沧江流域的普洱、临沧两市,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市也有分布,约80%的拉祜族聚居在澜沧江以西地区。拉祜族自称“拉祜”,意为用火烤吃老虎肉,反映出拉祜族历史上曾是一个狩猎民族。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但拉祜族人民长期与汉族、傣族密切交往,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  相似文献   

19.
正民间工艺一直是拉祜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与拉祜族的衣食住行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体现着拉祜族的集体智慧。从历史上看,拉祜族工艺起源于生产生活需要,其内容与种类基本属于手工艺的范畴,主要包括竹木制品的制作、纺织品制作、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20.
辛城发现一棵奇树──“落雨树”江西省丰城市希望乡境内发现一棵奇树──“落雨树”。这棵树高约12米,树干直径1.26米,常年枝叶茂盛,覆盖地面60平方米,树叶形状似红杉树叶。每当天气晴好,炎热之时,树叶上便纷纷落下绵绵雾雨,人们站在树底下,顿时感觉到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