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5月13日,美国政府以“扰乱市场秩序”为由,正式决定对来自中国的三类纺织品(棉质裤子、棉织衬衫、内衣裤)重新采取配额限制,规定其进入美国市场的数量今年最多只能增长7.5%。这是继4月初欧盟启动对中国进口的9种纺织品进行“特保”调查后,又一次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措施。美欧此举缘于今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的终结。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取消后,中国纺织品首季对美欧出口有较大增幅,这主要是因为长期限制解除后部分产品的产能出现了短期的释放。而且,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但其出口中的1/3以上来自外资企业,配额…  相似文献   

2.
傅白水 《小康》2005,(7):49-50
加入WTO后,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中国被认为是最大的赢家,以民企为生产主体的企业更是欢呼雀跃。欧美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使我国纺织业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低价低利”模式的困局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品出口总体增长只有15%左右,但部分纺织服装品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出现“井喷”也是事实。截至4月底,我国对美国出口的裤子、衬衫、内衣增幅分别为1422%、600%、917%,与此同时,单价却分别下降了24.7%、20.5%和43.1%。纺织品出口量增价跌,引起欧美等国的敏感反应。5月18日,美国对我国出口纺织品的设…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如何看待和应对贸易摩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4、5月份,美国和欧盟针对九种中国纺织品进口采取和拟采取数量限制措施。经过我国商务部的谈判努力,6月上旬,欧盟同意暂缓采取数量限制措施,由双方协商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合理增长幅度;但美国仍然一意孤行,对七种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设限。一时,媒体关于贸易摩擦的报道连篇累牍,给人一种贸易战一触即发、不知所终的感觉。这不奇怪。对于还沉浸在对外开放巨大成就喜悦中的我国人民来说,贸易摩擦和贸易战还是一种新的体验,但是这种体验将是长期的,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是因为:第一,贸易自由化虽然已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但贸易保护…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11日至12日,经过马拉松似的艰苦谈判,中欧就欧盟对部分中国纺织品实施特别保护障碍限制措施问题达成协议,双方之间一触即发的贸易纠纷暂时得到了平息。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快速增长不仅让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不断高举特保大棒,甚至土耳其、巴西、印度等国也打着防止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激增给本国纺织业带来冲击的旗号,向中国设限或进行反倾销。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纺织业下了一场五月雪   对中国的纺织业来说,己是夏初的5月18日,突然天降了一场鹅毛大雪.而这个季节的鹅毛大雪,对己经抽穗扬花的小麦稻谷,是一场可能绝收的灾难.   这一天,美国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四类纺织品设限.同一天,欧盟迫不及待地宣布对中国两类纺织品实行“紧急特保“.而且,18日的行动距离美国上一次设限,间隔仅为5天,欧盟针对中国9类纺织品的特保调查,也仍在继续.   ……  相似文献   

6.
《研究与交流》2005,(3):43-43
1、“特保”效应还将持续。关欧“特保大棒”的依据来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签署的工作组报告书中的242条款。这一条款的具体内容是:“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到2008年12月31日止,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一旦给进口成员造成市场扰乱,则该成员可以提出磋商请求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在收到磋商请求后,中国应主动控制相关产品的出口数量。如磋商不能达成一致,则上述限制应继续,但实施期不得超过一年。”  相似文献   

7.
新闻闪回     
<正> 美欧对华纺织品设限我将坚决予以应对继4月4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宣布:将对部分原产于中国的三类纺织品进行所谓的"特保',调查之后,欧盟贸易委员会也于4月6日公布了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实施特别限  相似文献   

8.
王受文 《政策》2000,(2):13-14
“入世”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体现在: 配额限制取消刺激出口 按世贸组织纺织品服装协议(ATC)规定,如我国很快入世,则我国在设限国的配额在现行配额年增率  相似文献   

9.
1999年 5月 8日凌晨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炸死我国记者三名 ,炸伤我使馆工作人员 2 0多名。美国官方抵赖罪行 ,声称“五八事件”是“误炸”。我国人民群情激愤 ,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中国人民不会忘记 5月 8日———国怒日。本刊去年第四期发表署名“艾国”的文章《立此存照———“五八事件”以来美国反华行动举要》。今年发表艾国的同样以《立此存照》为题的文章 ,作为“五八事件”两周年祭。  相似文献   

10.
视野     
数字10万人据媒体分析,美国对中国轮胎的特保限制措施一旦实施,由此造成的中国轮胎对美国出口的损失将达11亿美元。同时,还将影响国内轮胎产业,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约10万工人的就业。  相似文献   

11.
数字     
10万人:据媒体分析,美国对中国轮胎的特保限制措施一旦实施,由此造成的中国轮胎对美国出口的损失将达11亿美元。同时,还将影响国内轮胎产业,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约10万工人的就业。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月1日,东盟出口到中国的部分农产品逐步实现零关税,一些低价水果开始涌进国门,不少业内人士惊呼“狼来了”。这几年,零关税如同一把双刃剑,让果农有得有失,果农们从手足无措到开始从容应对。今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简称:自贸区)建成,中国和东盟将对包括蔬菜、水果、机电、化学制品、纺织品和服装等约7000种产品实行零关税。  相似文献   

13.
要闻回放     
《台声》2007,(12)
神州大地我国输欧8类纺织品明年起完全取消数量管理据商务部透露,根据2005年在上海签署的《中欧纺织品贸易谅解备忘录》,我国对欧盟10个纺织品类别的双边数量管理将于2007年底结束,自明年1月1日起,中国所有对欧纺织品出口不再受任何配额或数量限制。商务部还表示为避免2008年出现类似2005年初对欧纺织品出口"井喷"现象、导致贸易摩擦加剧的局面,中欧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月,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限制取消不久,美国和欧盟相继对中国出口纺织品提出设限请求。一时间,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纠纷逐渐激化.成为影响中美、中欧经贸关系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米家龙 《湖湘论坛》2006,19(3):49-51
中国《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中的“特殊保障措施条款”具有适用于中国的特定性、单向性与歧视性。在该条款的过渡期内,任一世贸组织进口成员都可以针对给其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的某一中国出口产品提起“特保”立案申请,这在当今及今后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文章在比较特殊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对“特保”条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经贸关系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但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增多且日益政治化,这一“压舱石”的份量正在变得越来越轻。美国多次提出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加以制裁,继续严格限制高技术产品的对华出口,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设置政治障碍。  相似文献   

17.
一听说中国“入胜”,最高兴的不仅是热爱既便宜又耐穿的中国衬衫的美国人民,还有从事纺织品生产的中国厂家。由于进口配额限制被逐步取消,成本的降低可以加强外销纺织品的竞争力。“入胜”后,我国将削减纺织品进D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价格低廉的国外高档面料更多进口,西装成衣的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入世”后,当您去医院看病人或想回太太家孝敬老丈人时,手里除了一只烧鸡,还可以拎一袋包装精美的美国柑橘。因为那时候,进口水果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多数时候只在豪华超市里摆摆样子、按照中美双方达成的协议,我国将允许对美…  相似文献   

18.
周千猷  周浩明 《求索》2011,(6):53-54,42
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是内外部贸易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是美国限制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中国的出口。解决贸易摩擦,中美双方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寻求解决办法。美国需要采取一些务实的、理智的行动,不纠缠于对华贸易逆差,积极扩大双边贸易,取消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等;而中国可以采取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以及实施市场多样化战略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美国纺织品制造商等于九月十二日向美国商务部提出一项投诉,控告我所有对美出口纺织品、服装和有关制品实行"政府补贴制",要求美政府施行反补贴的"抵销关税"。这是美国纺织界一些人歪曲我国现行的一些有关外汇管理和内部结算办法的一种手段。中美两国的社会经济制度根本不同。我国试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是适应我对外经济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20国集团首脑会议等诸多国际场合,贸易保护主义如过街之鼠人人喊打,但另一方面,一些国家施行的贸易保护措施却日甚一日。先是美国限制我国禽肉进口,后是欧盟对我国出口紧固件采取反倾销措施,紧接着又是我国的输美轮胎也有可能面临着被征收55%惩罚性关税的威胁。中美、中欧之间贸易摩擦今年以来逐渐升温。中国正成为这些措施的受害者。对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切实遵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通过沟通深化互信和理解,破解“囚徒困境”,避免眼前诱惑、把握长远利益,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