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城市文化品牌为城市所特有,是城市历史与现实的凝聚,是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的引擎。石家庄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使"开国文化"成为石家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打造石家庄"开国文化"品牌需要恢复重建"开国文化"的物质载体、深入研究"开国文化"的整体理论、全面加大"开国文化"的传播力度、不断升华"开国文化"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全面推进太原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位学员、党校教职工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来到党校,与县处班的学员和党校的同志们,共同交流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会,感到非常高兴。“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根本要求,是我们当前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如何实现先进文化建设与我…  相似文献   

4.
杨竞业 《探索》2012,(4):176-182
对文化作哲学研究,要研究"自由的文化"、"文化的自由"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文化"自身的自由在于"明道"、"弘道"和"寻道"。"文化人"的自由在于塑造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自由人"是以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个人自由发展条件的人。"文化人"是以开放思想、创新理论和高尚道德影响他人的人。"自由人的文化"与"文化人的自由"在互渗互动中发展。  相似文献   

5.
6.
……各级计划、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组织人事、文化等部门,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制定和执行有关政策,对先进文化的建设统筹规划,各尽其能,各负其责。  相似文献   

7.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文化源远流长,纷繁复杂;是否都具有“和”的性质,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价值目标的实现,值得我们辩证地吸纳、消化、去伪存真,以解决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冲突与融合、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试析和合文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以及在冲突融合过程中各元素要素的优质成分和合为新的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弘扬和合文化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紧密相连,和合的道德伦理不仅是中国文化价值的基本取向,也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价值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9.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文化研究"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文秀 《求实》2002,(4):23-26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主要的思想家之一 ,葛兰西主要哲学贡献是他的实践哲学构想 ,而作为实践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市民社会和文化领导权理论 ,这一理论有助于人们认识分析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状况和社会本质 ,同时也为“文化研究”思潮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范式 ,成为“文化研究”思潮反抗和抵制权力话语的重要思想武器和话语资源。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启示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必须从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来认识;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上来认识;必须从人的全面发展上来认识;必须从社会的全面发展上来认识;必须从大力促进兵团的文化建设上来认识。  相似文献   

12.
13.
提高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事业大繁荣是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新论断,是我国的战略选择;新疆作为特殊的文化阵地,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维护文化安全,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构建新疆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犹如大海。大海的“文化新高潮”,来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和气象,来自古今中外、纵横捭阖的眼界和胆量,来自“回归”的本源与前进的基础、“矗”的动力与创新的渴望。  相似文献   

15.
“草根文化”是草根群体所承载的文化。近年来随着草根现象日益突出,“草根文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引导“草根文化”的发展,应正确认识“草根文化”现象,尊重“草根”群体的主体地位,引导“草根文化”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并以法规范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面 ,建设什么样的文化 ,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论点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新的发展 ,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确立了新的坐标。  相似文献   

17.
发掘文化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文化蕴含着巨大的力。这种“力”并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因而人们形象地将文化之力称之为“软实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而文化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身的。那么,为什么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呢?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是首先形成于西方的新概念。通常认为,它是指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日益紧密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提出“经济一体化”概念。1985年,T·莱维提出了“全球化”一词,以此来概括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提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其扩展到其他领域,包括文化领域,提出了“文化全球化”的提法。  相似文献   

19.
感受吃文化     
凡夫唐 《廉政瞭望》2010,(19):62-62
听到人们鼓吹国学,我总不以为意,觉得哪怕是再博学的大师也只得到些皮毛和末节,并未深谙国学之精妙,窃以为,国学的所有精髓都凝结在一个“吃”字里。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1,(22):55-5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