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7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署名任理轩的文章,文章说,国民心态就是国民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面对重大事件或者突发事件时所普遍呈现的认识倾向、心理倾向、情感倾向。健康的国民心态,是促进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对社会存在起能动作用。社会心态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有两种情形: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消极落后的社会心态则对社会进步起阻碍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重视和研究当前社会心态的特点和规律,积极理顺社会情绪,及时化...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态是指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状态结构,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内化为社会主体的精神结构的心智状态。它是在反映社会总体的一般存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精神中介,任何社会存在只有通过社会心态才能上升为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任何社会意识都直接地来源于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架起了一座精神桥梁。因而只有那些能够同化为社会心态的社会意识,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而不能被同化的社会意识,即使是正确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曹丽 《理论参考》2008,(12):46-48
“总体性社会”中的政治心态特点 中国民众的政治心态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根本推动力来自中国改革开放所引发的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是一个“总体性社会”,这种“总体性社会”的特征在于“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家——社会关系,即国家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几乎控制着社会的全部资源,有着独立的目标,在制定国家政策时往往是作为自主的行动者而存在,并不只是反映某一个阶级的要求,更多的是体现了国家自己本身的利益和目标,对社会有着很强大的吸附能力,不仅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平 《政治学研究》2020,(1):32-44,M0003
突破中国民族话语中以“民族”概念专指少数民族的思维的限制就会发现,人类历史上的“民族”概念最早形成于欧洲,指的是具有国家形式的人群共同体。这样一种与国家结合在一起的民族,具体表现为国民的共同体,是在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形成后便将形成过程中经历的人口国民化、国民整体化等蕴涵于自身,使其成为蕴涵一系列社会政治机制的人口组织形式,并为欧洲现代社会、现代国家和现代政治的形成奠定基础。在“民族”概念的使用范围拓展以后,不具国家形式的各种历史文化共同体也被以“民族”概念来指称和描述,从而使民族的种类迅速增加。这样的民族共同体又对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和治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国内和国际政治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如此形态多样和影响深远的民族现象,政治学者不能漠然视之,而必须积极主动地关注和研究。由此形成的民族议题,既是政治学理论和知识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解释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和发展及政治学知识体系完备和创新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十年申奥     
《瞭望》2008,(31)
从1991年北京正式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到2001年北京得到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正好经历整整10年。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上,有不少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会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这些事件的过程和结果,国民对这些事件的态度倾向,反映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走向。  相似文献   

7.
国民是社会人口与国家关系中构建起来的一种社会政治身份,也是一种对现代国家、现代社会具有奠基意义的社会政治机制。中国于近代形成民族国家议题尤其是开启现代国家的构建后,将历史上形成的臣民转化为国民就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政治过程,一路相伴而行并提供着基础性的支撑。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国民化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推进,并在改革开放后为现代化快速推进提供了积极的社会行动者。脱离了人口国民化这一重要的社会政治过程,尤其是由其塑造的国民身份,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及其在此框架下的社会构建和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今天,中国以独特的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展,完成了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在对自身文明进行重新塑造,并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进程中,进一步的人口国民化并塑造相应的国民,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政治进程。  相似文献   

8.
良好社会心态是社会稳定的内在因素,社会心态失衡势必危及社会稳定。社会心态失衡是社会存在"病态"的反映。要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务必从净化和改变某些消极社会存在着手。主要是强力遏止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着力解决好事关民生的社会问题;健全和创新社会管理,借以维系和推进社会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当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前两节从理论上讨论了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构建的一些基本概念。作者认为,尽管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纯粹的”民族国家,然而,只要多数国民认同为一个民族,效忠自己所属的国家,同时政府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常的、稳定的民族国家了。文章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民族国家构建是一个长期且无终点的过程,其目标和方向是同质化、国族化;而国家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实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文化认同,这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文章还指出,“民族国家构建”还可以分为“构”和“建”两个部分。一个国家只要建立起来,“构”就基本完成了,而“建”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目的是要努力使这个国家不断向理想的“民族国家”靠近。文章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分析和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在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其中包括土耳其、美国、印度、前苏联、前南斯拉夫、阿拉伯国家、南美国家,还讨论了跨境民族、国家移民与民族国家构建的关系。文章最后两节是关于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和方式,中国民族国家的特点,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近百年来中国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境内具有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道德价值观,为此新加坡政府注重统一国民思想,共同致力于发展。他们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  相似文献   

11.
认识误区一:虚无论。有些人认为,民族精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根本不存在的。这种观点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唯物辩证法。就民族精神而言,它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  相似文献   

12.
荣玮 《民主》1996,(1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科学——科学的研究和普及。科学的发展和宣传,本身就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人们在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又不能正确认识这种力量,便认为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自己,因而对其产生了畏惧和崇拜。这是一种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过它不是正确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现代民族与现代国家这两个复杂的概念背后各自持有一套价值旨趣和伦理规范,导致现代民族国家内部始终存在着两种难以完全重合的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而这两种认同的矛盾直接引发了诸多国家治理的难题。同时,在全球化的强力冲击下,“公民”概念也无法继续作为一种连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效中介,必须探索一种团结多民族国家全体国民的新路径。而对以“文力”为代表的基于中国文化与历史基因的概念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世界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非我族类”思维惯性的国族整合之道。同时,对中国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也有助于形成一种非“民族国家”模型的国家理论,这种新的国家理论指向的是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4.
以苏联的解体和世界两极格局的终结为背景,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了“意识形态终结”的命题。第一个根据,就是认为意识形态的争论已经随着西方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告结束。那么,意识形态斗争果真已经结束了吗?以马克思主义立场来分析,答案是否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本质是一定阶级政治、经济的反映,是一定阶级、国家、政治集团根本利益的体现和共同价值取向。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只要还存在  相似文献   

15.
张东茹 《学理论》2009,(30):238-239
民间传说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族群记忆,反映了一个民族曾有的民俗生活、习俗风尚。壮族铜鼓传说也是如此,它不仅反映了壮族民众使用铜鼓的相关习俗,而且也反映了人类及壮族先民曾经经历过的“人祭”、“食老”等古老习俗。  相似文献   

16.
邓巧玲 《党政论坛》2010,(15):24-26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在整个社会信用系统中,政府公信力居于核心地位,它是一个国家社会信用系统的“晴雨表”、“温度计”,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信用环境的优劣和政府行政执法能力的强弱。但近期凸显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上海钓鱼执法“孙中界事件”、河南“赵作海错案”等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提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基本方针,十四届六中全会重申“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现实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大力宣传和强调“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一方针的同时,做了不少建设性工作,然而,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却不时反映出人们的一种疑惑:物质决定精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作为社会意识范畴的精神文明没去重在其决定因素(物质社会存在)的自然推进决定上,却重在主体行为活动——“建设”上,这不是舍本逐末吗?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态度消极,行动怠慢,而重在物质因素、社会存在的自然推进…  相似文献   

18.
顾绍梅 《党政论坛》2008,(19):19-21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现象,有数量增多、涉及面扩大、主体成分多元化、引发事件燃点低、政治化倾向的特点和动向,不积极妥善处理,危害性极大。由于这类矛盾更多反映在公众心理和情绪上,事前有一些前兆和迹象,所以预防尤为重要。如何预防,我国在预警机制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国外却积累了不少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9.
张健 《求知》2013,(9):14-17
在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关注。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承载着新的使命与担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体现的是~种“国家富强一民族复兴一人民幸福”的理性认知和实践逻辑。综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政策部署及近30余次重要讲话,可以看到,“国家一民族一人民”这一认知模式已经成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基本认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恰恰相反,正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一向把包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内的生产方式看作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观点是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肯定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伟大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国家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概念包含着不同的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