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恩爱夫妻革命伴侣在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和新中国元勋中,任弼时的婚姻很具特色。他和陈琮英不但是典型的包办婚姻,而且是两小无猜的“娃娃亲”。尽管如此,他们却感情深厚,甘苦共尝,携手并肩,堪称恩爱夫妻。陈琮英的姑姑曾嫁给了任弼时的父亲任振声,但不幸在第二年就病故了。  相似文献   

2.
任弼时的革命精神被党和人民誉为骆驼精神。今年4月是任弼时诞生一百周年,本刊精心策划组织了4篇稿子,让我们撩开历史的面纱,走近任弼时,了解任弼时。任弼时与陈琮英的爱情之旅用《患难与共 比翼双飞》来形容,真是再确切不过了。他们的婚姻一开始就渗透了长辈的情感因素。任弼时与陈琮英之间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浪漫爱情故事,但纵观他们相处的日子,我们不难体味出陈琮英相依相随的执着和任弼时的义务感与责任心。  相似文献   

3.
任弼时和陈琮英幼时虽然是遵从“父母之命”结成的娃娃亲,但是自从他们相识的那一天起,一直到1950年12月27日任弼时逝世为止,他们在革命的征途上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相德以沫,并肩战斗了整整36载。在这很难而又漫长的承命岁月里,这对革命伴侣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动人心弦的故事。苦日围里结深情陈琮英是湖南长沙东乡胡家坪人,1902年出生4个月后母亲就去世了。在北平教书的父亲陈芝轩只好把健褓中的小珠英托付给婶母抚养。12岁那年,陈芝轩把球英送到了湘阴县唐家桥新屋里乡村教师任思度家中,给任思度的儿子任粥时(当时任粥时…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1岁的陈琮英静悄悄地走了。对今天的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偌大的中国,还记得这位老太太的,或许只有一些为数不多的老干部和专陈琮英,湖南长沙县新桥人,曾以微薄的工资收入资助任弼时上学。职搞党史研究的人了。就是在这些人群中,陈琮英也更多是以任弼时夫人的身份出现的,而她作为20世纪中国革命中一位典型的革命女性的形象,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模糊和淡忘了。20世纪的中国革命波涛汹涌,众多的女性也投身于革命狂流。在那幅色彩斑斓的女性革命画卷中,人们熟悉的只是那些身着阴丹士林长杉、剪着…  相似文献   

5.
林之 《党课》2014,(18):88-91
任弼时是中共党内卓有贡献而又充满个性的领袖人物,他一生经历曲折,充满传奇色彩。他与妻子陈琮英虽是包办婚姻,但革命路上生死相依的经历却在二人间催生出了亲密而独特的爱情。  相似文献   

6.
符国凡  周霞飞 《湘潮》2016,(4):290-293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中,有一位身材娇小但意志坚定的红色女性,她就是开国元勋任弼时的妻子陈琮英,陈琮英一生为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革命战争年代,她和任弼时一共生育了9个儿女,因为革命,她和孩子们经受了种种磨难,新中国成立后,只剩下4个孩子:女儿远志、远征、远芳和唯一的儿子任远远。为救丈夫痛失爱女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革命者的生活随时伴有血雨腥风。在反动势力十分猖獗的形势  相似文献   

7.
在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和新中国元勋中,任弼时的婚姻很具特色。他和陈琮英不但是典型的包办婚姻.而且是两小无猜的“娃娃亲”。尽管如此,他们却感情深厚,甘苦共尝,携手并肩,堪称恩爱夫妻。  相似文献   

8.
《湘潮》2017,(5)
正陈琮英是新中国开国元勋任弼时的妻子。任弼时被我们党誉为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作为任弼时妻子的陈琮英,就像是忠实陪伴在骆驼身边的驼铃,她数十年如一日,先是用当女工换来的收入接济任弼时读书,任弼时参加革命后,她又默默无闻地担负起服务工作,照顾好他的生活,担任他的机要秘书。她用自己一生的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红色湘女的传奇之歌。  相似文献   

9.
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是一位活到102岁的红军老战士。她参加了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并在长征途中生下女儿任远征……第一个女儿不幸夭折陈琮英身材矮小,人很清瘦,幼时缠过足,没有入过学校门。她是湖南长沙东乡胡家坪人,生于1902年1月16日,比任弼时年长两岁。由于两家世代交好,陈琮英自幼就与任家结成娃娃亲,来到湘阴县塘家桥(今属汨罗)任氏新屋,做了任培国(任弼时的学名)的童养媳。任弼时此时在乡间上学读书,二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相似文献   

10.
杨晓璐 《党史纵览》2006,(10):21-23
任弼时与陈琮英 1934年7月初,湘赣苏区的中心区域被国民党军占领,红六军团处境危险.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红六军团向西突围到湖南中部去创立新的苏区,同时命令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湘赣省委书记的任弼时,以中央代表的身份,与萧克、王震组成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率红六军团向湘中地区转移.8月,任弼时带着红六军团突围西征,当时在湘赣省委工作的任弼时夫人陈琮英也一起随军行动.  相似文献   

11.
一 1949年10月1日下午,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年仅45岁的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由于长期为革命拼命工作而积劳成疾,饱受病痛的折磨,未能跟随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他和夫人陈琮英只能相偎坐在玉泉山休养所的廊下,打开收音机,全神贯注地收听从天安门城楼传来的实况广播。  相似文献   

12.
正陈达邦,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的丈夫,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套人民币券面汉字题写者。陈达邦生于湖南长沙县的一个书香门第。青少年时代,陈达邦与任弼时一同在长沙求学。陈达邦的妹妹陈琮英当时也在长沙的纺织厂工作,因为两家比较熟悉,所以由双方父母包办,任弼时和陈琮英很早就定亲。1924年,任弼时在上海青年团中央机关工作,并任教上海大学。1925年1  相似文献   

13.
王琴 《广东党史》2004,(5):32-35
任弼时和陈琮英的婚姻是典型的包办婚姻,而且是包办婚姻中最落后的一种——指腹为婚的“娃娃亲”。然而,共同的革命理想使他们一辈子相亲相爱,携手并肩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堪称夫妻的楷模。  相似文献   

14.
1934年8月7日下午3时,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红二方面军的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全体指战员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下,惜别了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肩负重任,踏上了向西南进军的征途。在这戎装西征的队伍中,有湘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李贞、周雪林、陈罗英、马忆湘等华夏女杰。  相似文献   

15.
“骆驼”、“被子”、“党内的妈妈”。这是任弼时同志的三个绰号。十分形象。好记也好懂,把一位老党员的革命情怀和优秀品质刻画得细致入微。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党的新生力量精心培养,对革命的同志细心关怀,任弼时的人格力量对今天的各级干部是很好的镜鉴。  相似文献   

16.
正在湖南党史陈列馆的序厅里,矗立着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3大伟人大型半身雕塑,名曰"潇湘魂",他们是中共七大召开时"五大书记"中的三位湖南代表,任弼时是5个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他是从湖南汩罗走出的开国元勋,湖南是任弼时和妻子陈琮英的故土。  相似文献   

17.
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任弼时留下了他那深深的足迹.与他相随的,还有一个孱弱但又坚定的身影,那就是他的妻子陈琮英.他们夫妻感情深厚,甘苦共尝,携手并肩,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堪称夫妻楷模.  相似文献   

18.
湘水有情,孕育出无数优秀儿女.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任弼时和其夫人陈琮英,就是湘水河畔的一对好儿女.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忠诚相伴,相濡以沫,高尚的情操感人肺腑,动人的故事长久留传,其楷模榜样,足以为后人所敬仰和学习.  相似文献   

19.
1940年3月26日,任弼时结束了在共产国际近两年的工作,与周恩来、邓颖超、蔡畅、陈琮英等人一起回到延安。当时延安形势危急,党内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周恩来、任弼时等人的归来让毛泽东倍感欣慰。由于此前的工作成绩与能力,任弼时很快被委以重任。1940年五六月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任弼时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虽然决定没有立即公布,但此后他便开始履行中共中央秘书长的职责。194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宣布了对任弼时的任命。此后,任弼时先后担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务,但中共中央秘书长的职务一直没有卸任.直至1949年因病休养。  相似文献   

20.
(续上期)任弼时雅号“骆驼”。任弼时身患严重高血压,却长期抱病坚持繁重工作。当同志们劝他休息时,他却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任,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