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栖霞区委、区政府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美丽栖霞”的宏伟目标。本文全面反映了栖霞生态文明和城乡建设现状,学习借鉴苏南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对照苏南现代化指标查找不足,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的修改问题,学界可谓是见仁见智。可将学者们代表性修改观点归纳为“三元协调微修改说”、“三元协调中修改说”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基本说”等三种。这三种代表性修改观在认识上自有合理之处,但也有其不足,因此不足单独可取。事实上,可以从立法方法论、立法理念、立法表达等三个方面入手去思考和解决《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修改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可将《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每款(第一条)修改为:为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防止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浪费,保护并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保障人体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保障生态平衡与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文简称《建议》)明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就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规定了科学发展观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中的指导方针地位,为推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我们要自觉认清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根本指针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深刻把握“十二五”规划中蕴含科学发展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4.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诠释的“道法自然”“万物自化”“天人合一”等生态伦理思想,对当前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生态构想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桑杰 《青海人大》2009,(6):37-38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立法的问题我曾在《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求是杂志》红旗文稿2006年第23期)及《青海的生态立法实践》(《中国人大))2006年第10期)中进行过探讨。  相似文献   

6.
研萱 《海南人大》2007,(7):16-21
2007年5月28日至29日,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在海口召开。会上,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先后分组审议了《海南省华侨捐赠公益事业若干规定(草案)》、《海南省松涛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草案)》和《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条例修正案(草案)》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刊择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论坛》2006,(10):45-45
2006年8月4日《云雨日报》一版”大观投笔”专栏《让历史文化魅力永存》(作者成浩):旅游开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握好度.做到分层次、定方位。  相似文献   

8.
纳杰 《社会主义论坛》2014,(1):16-17,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推动经济建设与加强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整顿矿业秩序,整合矿产资源,提高矿业经济科学发展水平(简称“两整一提高”),  相似文献   

9.
深海底资源开发与国际海洋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海底资源开发与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江伟钰《关于执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的协定》认为,《公约》对于维护和平、正义和全世界人民的进步有重要贡献,“重申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以及‘区域’的资源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考虑到《公约》对保...  相似文献   

10.
李想 《理论前沿》2009,(10):21-23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和环境保护运动不断发展,人们将生态环境纳入到伦理关系之中,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理念。在这两大流派相互责难而走向整合的过程中诞生的新的环境伦理思想——“生态人本主义”,正是对这些传统环境伦理理念的扬弃。借鉴生态人本主义的环境伦理思想,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言论短信     
《社会主义论坛》2008,(3):55-55
2008年1月4日《云南日报》二版“云岭论坛”专栏《走向生态文明》(作者刘薇薇):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更高境界。建设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贯穿到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文明发展体系之中,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人类发展理念、道路、模式的可喜升华。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珠海经济特区率先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决定。这是一条与珠三角其它城市不一样的道路,要走好这样一条发展道路,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结合珠海工业园区发展历史与现状,根据生态文明理论,建议从加强理论宣传、学习,选择生态化园区改造试点,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运用行政、经济手段,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珠海市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北部湾经济区进入国家战略,为加快实现广西经济的崛起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也为人大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2011年10月获国务院批复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为南宁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北部湾经济区中发挥龙头、核心和示范作用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法律依据。中共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掀起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新高潮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绘就了全面加快五象新区建设的宏伟蓝图。良庆区作为五象新区核心区的地位更加凸显,城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突出保障民生、坚持生态优先、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在加快新区建设中主动融入,依法行权,助推良庆区在五象新区开发建设中显身手,做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共贵阳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指出要“落实问责制度”,中共贵阳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关于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要“严格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公务人员(包括领导干部)因自己的过失致使产生了国家赔偿责任,国家支付了赔偿费用后向该责任人追偿赔偿费用,是问责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党自身的历史使命,努力推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云南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全面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重视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丽江宣言》,彩云之南正在国际国内树立起致力于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形象。迪庆藏族自治州是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区域,更应该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为了尽快贯彻落实《云南省政府关于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意见》,提高“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生态立州”的思想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行“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护行动”,现就迪庆州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结合众多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提出政府层面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文章认为:西部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已刻不容缓,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仅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切入点,还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标志和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与消费模式。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我国的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水源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等严重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环保、生态意识相对薄弱,某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片面,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个别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失真,给环保带来较大的困难。要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提高人们的环保生态意识,建构起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生态文明体系。  相似文献   

18.
法是一种社会产品,法律的活动及发展在于社会本身。因此,法之理与力在法外,法的形成及其功能进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密不可分。《环境保护法》实施了20余年,修改《环境保护法》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与生态文明演进的必然需求。而环境监管体制是当前《环境保护法》修改中首当其冲的重要议题。其中,培育多元化环境利益平衡机制、完善环境监管体制构成、拓展市场化机制、深化公共参与路径,将是多元改良路径的重要抓手。这也是生态文明演进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切实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水 《理论前沿》2008,(4):F0002-F0002
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刘熙瑞:《中国行政管理》2002.7)。其内含“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依法行政的行为准则、公众需求导向的服务模式及回应民意的政府责任”(姜晓萍:《社会科学研究》2007.4)。大约从2001年开始,我国各地陆续开展了有关“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探讨和建设实践活动。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中,首次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给“欠发达、欠开发”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欠发达、欠开发”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由之路,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它是本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欠发达、欠开发”民族地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解放思想、拓宽视野、立足优势、转变观念、用好政策、谋划布局等方面去思索、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