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在为城市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其所引发的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通过对未成年"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的分析,找寻预防与降低未成年"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对策,力求缓解或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蕊蕊 《法制与社会》2011,(14):192-192
本文主要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初级社会资本、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构建以及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经济学分析三个方面综述了学者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量涌入城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伴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然成为影响社会治安与稳定的新的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剖析其犯罪原因、探究犯罪特征并给予预防和打击,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并成长的第二代农民工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近年来引起关注。相对剥夺感强,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受排斥及封闭心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重要心理原因,本文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控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蔡雪冰 《时代法学》2011,9(6):53-59,65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在面临对自身生存发展构成的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靠自己的力量,以非法手段和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的犯罪行为,具有犯罪手段暴力化、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对象确定化、犯罪动机简单化、犯罪事先有预谋等特点。公力救济难到位和社会保障水平低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外在原因;用人单位违规失信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直接原因;行为人的人格扭曲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内在起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一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受到各方关注,但他们在社会特征和犯罪特征上到底有何不同,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较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与第一代的比较,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人员在成长背景、文化程度、进城动机、工作消费习惯以及所犯罪行、犯罪方式、重犯可能等方面都显示出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犯罪人员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魏鑫 《法制与社会》2010,(33):148-148,154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治安稳定的一个重大隐患,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特点、成因、对策、对于从根本上预防、遏制抢劫犯罪、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邢益壮 《法制与社会》2010,(15):219-219,226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日益突出,追根溯源,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自身素质以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为此,政府应当进一步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以服务促管理,消除城乡之间的心理对峙;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在为城市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同时,农民工的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犯罪按照其动机可以分为两类,私力救济式农民工犯罪和对他人利益侵害式犯罪。私力救济式农民工犯罪,是农民工在合法维权未果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极端的维权方式。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社会信任角度分析此类犯罪的原因。并提出农民工维权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怡  王志新 《法制与社会》2013,(19):264+266
犯罪行为都是在犯罪心理支配下实施的,没有犯罪心理就不可能实施犯罪行为。人会在具有互相文化冲突的行为规范之下从中获取自己的行为规范,在此情况之下,文化冲突就会被人格化,成为一种心理现象。本文据此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原因之文化冲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振东 《法制与社会》2012,(25):266-267
新生代农民工代际传承和阶层固化问题的实质在于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新课题,这一问题的依法破解关键在平权,即让新生代农民工和市民一样享受国民待遇.经济法能为新生代农民工做三件事:一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二是帮助就业摆脱困境,三是提供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农民工群体的组成结构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第一代农民工日渐淡出社会舞台,新生代农民工正崛然兴起。农民工的代际更替与社会转型的"共时展开",极大地增添了城市政治问题的复杂性。新生代农工争取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抗争活动在受到当前城市政治制约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将重新塑造城市的政治生态。本文尝试从阶级理论和抗争政治的角度,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和政治倾向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有否可能成为"城市新阶级",并进一步探讨了在"非阶级"状况下未来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抗争形态及其分流机制。  相似文献   

13.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不仅是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使其身心融入城市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青岛港采取尊重的态度与相应的培训方法,将有稳定劳动关系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走出了一条让新生代农民工具备社会需要素质的独特之路。  相似文献   

14.
王军  王珏 《犯罪研究》2010,(3):33-39
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以苏州工业园区农民工犯罪问题为蓝本,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纽带断裂、社会结构解体、公民参与不够、社会信任不足等导致的社会资本缺失,是引发农民工犯罪现状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因素。强化农民工与社会的纽带、稳定社会结构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增加社会资本存量、提高社会控制能力、减少和预防农民工犯罪的合理取向。  相似文献   

15.
王志红 《法制与社会》2012,(22):287-289
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作为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是城市化最突出的反映.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身份诉求受阻、城市定居诉求受阻、权益公平诉求成为诱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之一,关注和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身份诉求、城市定居诉求、权益公平诉求是有效地抑制和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犯罪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在有组织犯罪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刑事司法领域所使用的"网络"(networks)一词通常是指犯罪组织。一个犯罪网络首先也是一个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或社会)所构成的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自美国"9.11事件"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学者、媒体逐渐认识到社会网络分析在有组织犯罪防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纷纷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恐怖主义犯罪等有组织犯罪进行犯罪网络分析、研究,通过解构犯罪组织,发现犯罪成员体系、结构特征与行动目标,从而对有组织犯罪进行有效预防和打击。我国应充分认识社会网络分析在现代有组织犯罪防控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全面了解国外有关理论与应用发展,积极采取政府资助项目研发与直接设立研究机构等多种手段,促进犯罪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推进,这一群体有向西部地区回流聚集的趋势,并因此产生了新的特点和需求。在此背景下,基本民生权利保障不足、刑事犯罪率控制不严、市场经济服务不够,成为困扰这一群体的主要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构建健全合理的法治保障体系,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于阳 《犯罪研究》2012,(6):86-92
社会支持理论在西方犯罪学领域产生与发展之前,早已存在并应用于精神卫生研究等领域。文章在对社会支持理论的定义及其相关命题、主要分类及功能价值进行介评后,着重对该理论的功效及缺陷进行了简要的评价与分析。进而指出:西方犯罪学社会支持理论极力推崇一种积极的刑事政策,这对于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所面临的许多弱势群体犯罪问题,如青少年犯罪、女性犯罪、老年犯罪、农民工犯罪、农村留守人员犯罪等,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亚娟 《法制与社会》2014,(16):173-17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他们渴望留在城市、融入城市,但却面临着制度、发展、文化、婚恋等一系列融城困境,造成了他们的苦闷和困惑,也容易产生一些社会问题,认真分析和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城困境,有利于我们制订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生活,缓和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淑颖 《法制与社会》2013,(28):230-231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当今农民工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已成为整个社会不可或缺和忽略的群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身份认同、社会交往和社会尊重,也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心理问题。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分析原因并从改善体制制度、优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构建精神支持系统方面采取有效对策积极干预和解决,不仅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得融入城市生活,还能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