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十六大以来,党对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体系不断进行创新与完善,体现在领导战略理念务实化、领导战略动力明晰化、领导战略体系完善化、领导价值体系理性化等几个方面。领导战略的不断创新,既巩固加强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尚玉为 《世纪桥》2012,(13):151-152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把握依法治国方略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杨玉荣 《奋斗》2014,(11):28-2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首先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四年后,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完成了制度初创,解决了制度有无问题,初步实现了制度体系化,那么,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则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注人灵魂与生机。  相似文献   

4.
安群 《新视野》2012,(2):77-8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政治核心和制度灵魂.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直接领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的立法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5.
《实践》2021,(4)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涵盖了根本目标、形势判断、发展动力、方法路径、政治保证等重大战略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6.
《福建理论学习》2011,(6):44-45
1、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确保其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地到位。  相似文献   

8.
宋建钢 《共产党人》2017,(22):20-23
正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重要内容和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鲜明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刘玉靖 《世纪桥》2010,(9):9-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视角分析,两大理论体系内在的"脉"主要表现在理论主题、理论精髓、理论风格、理论价值上的继承与发展,这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得以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70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至今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建设了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在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都创造过举世为之震惊的人间奇迹。在新时代,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因此,必须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即党政关系、党法关系、党群关系、党际关系、党内关系。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制度体系,这不仅是党坚持和完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基本要求,也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规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新视点     
《新长征》2020,(1):62-6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并就此提出6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要求。其中,"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事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全面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分别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完善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南英 《奋斗》2008,(1):27-29
党的十七大站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任务,作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5.
邹韩 《党史文苑》2009,(4):50-51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分别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完善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本质要求及其重大意义作出了深刻阐述,为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人民、市场、资本的力量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起来,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内在动力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方式。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影响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推动人类社会构建和谐世界、最终走向共产主义大同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对单一的、个别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它自身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体系。从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容来说,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  相似文献   

18.
刘锋 《求实》2015,(5):74-80
时代问题的不断涌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与创新。习近平以破解"中国问题"为执政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完善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到新阶段,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也丰富和完善了当代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体系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杨亚利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理论,以领导本质理论、"中国梦"领导思想理论、党群关系理论为核心理论,以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风格理论、领导效能理论、领导艺术理论为外围理论的体系架构,与西方现代领导理论相比,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先进性、民族性、实践性和艺术性。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篇章,实现了德治与法治并举的治国理政思想新飞跃,开创了"中国领导"新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本质、领导原则和领导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