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维护地方治安的司法人员,通常被人们称为"捕快"、"巡捕"、"刑捕"、"差役"等等.地方治安工作基本被界定在"抓捕"和"刑侦"的层面上.可以说,现代警察制度,应该是在清末民初传人中国.在此之前,女性始终被排斥在警界之外.  相似文献   

2.
朱桢 《政法学刊》2005,22(1):123-12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中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教育中,教师必须努力发挥自己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做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懂、真信、真用,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探索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忠夏 《中国法学》2020,(1):86-105
实践中围绕"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所产生的争议都指向了《宪法》中的"社会主义公共财产"条款。这就需要探寻马克思理论中关于"公有财产"的定性,并嵌入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的政治转型中,理解"公有制"在中国的独特实现路径以及"公共财产"的功能变迁,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理论在中国的创造性转换。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的政治转型意味着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变迁,意味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发展逻辑和相关制度的发展演进,同时也意味着宪法的发展演进。只有在宪法变迁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范框架内,才能理解"八二宪法"中"社会主义公共财产"所经历的功能变迁以及今天语境中的功能定位:从"不可侵犯"向"合理利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刑法中,"聚众"的内涵并不是单一的,"聚"之内涵可以分为三种,"众"在无特别性规定的时候是指三人以上,而在特别性规定中则有不同含义。"聚众"根据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现实的聚众"和"虚拟的聚众"。"聚众"是"聚众犯罪"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是"聚众犯罪"的充分条件,并不是所有的"聚众犯罪"所触犯的罪名都以"聚众"作为其罪名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灋"字的形成代表了先人对文字形成时期有关法现象的朴素认识,探究"灋"字的起源与古老法律传统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法文化有意义的一个切入点.古文字在战国至西汉中期在形体上发生演变,而古"灋"字在这一时期也逐渐演变成"法",在目前出土可见到的实物材料中所见法字,可以为我们大致展示出这个演变的过程.从"灋"到"法"的变化,一方面是古文字演变大趋势使然;另一方面又是因为同时期与法律相关的社会基础情况与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使法字所表示的字义相应变化,从而成为推动在日常使用范围中今"法"到逐渐取代古"灋"的强大内因.所以,古"灋"到今"法"之变化,是继考察"灋"字字源后,研究中国传统法文化在秦汉之际发展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在<南方周末>创刊25周年活动上,在"企业家"、"登山家"、"不行贿"三个符号里,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选择了"不行贿".在各领风骚三五年的草莽英雄时代,承认自己不行贿是需要点儿底气的.  相似文献   

7.
论"春晚"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著作权法>区分"影视作品"与"录像制品"的情况下,对"影视作品"的独创性应有较高要求."春晚"各节目的内容和现场表演的视听效果在入选"春晚"之前就已基本确定,央视所起的作用有限,难以构成"影视作品".同时,如将"春晚"定为"影视作品",则全部权利由央视享有,其中各作品的著作权人在第三方为播放"春晚"而付酬时,无权主张获得适当的份额,这对于各作品的著作权人是不公平的.央视在诸多备选节目中挑出最佳节目入选"春晚",并对其顺序加以编排,在选择和编排方面体现出了独创性,因此"春晚"应被认定为汇编作品.  相似文献   

8.
动物法律地位刍议——私法视野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拴林 《河北法学》2008,26(3):96-100
在动物法律地位问题上,存在"肯定论"和"否定论"两种观点。"肯定论"的观点在认识论上忽视了动物不可能具有道德判断能力的事实,在本体论上曲解了法律主体据以享有权利的"内在价值"的含义,在私法理论上带来一系列的难题,在法律制度上缺乏可操作性,故不足取。"否定论"中的"义务论"观点则认为,需要人类保护的动物乃是人类的保护义务的客体。"义务论"既可以达到"肯定论"拟保护动物的目的,又完全不与现有的法律理论和制度相冲突,还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是解决动物法律地位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论入户盗窃     
"入户盗窃"入罪,有其立法正当性与合理性,对"入户盗窃"的界定应从入户盗窃行为本身的特殊性来把握。在现有司法解释对"入户盗窃"的解释下,应当进一步理解"家庭居住"、"相对隔离"、"非法入户"。行为人在户内窃取财物,其盗窃故意即使产生在非法入户后,也应成立"入户盗窃"。入户行窃时户内无人的以及以欺骗方式入户行窃的都成立"入户盗窃"。"入"行为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认定为"入户盗窃"。  相似文献   

10.
程燎原 《现代法学》2008,30(2):144-153
在中国,"法理"古已有之。但"法理学"、"法律哲学"名词则自域外传入,并为中国法学家所广泛认知与界定。总体而言,不仅存在着"法理学"与"法律哲学"概念的错混,而且在实质上,"法理学"理论的发展,比"法律哲学"更见成效。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月,"房×"事件继续发酵。在"房妹"事件于1月13日以"房妹"的父亲涉嫌职务犯罪被批捕暂告一段落后,1月17日,"房姐"事件又掀波澜。在"房姐"的剧集跌宕起伏之时,"房媳"于1月22日作为这一剧集的另一位女主角被推至前台。在不足一个月内,三起"房×"事件接连从中国社会的汪洋大海中浮出水面后,我们在为"房×"事件主角名下的多个户口和巨额不动产震惊之时,也在担忧着与事件相关的另一人群的命运:让"房姐"、"房妹"、"房媳"浮出水面的幕后推手是否平安?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2011,(6):32
山东省山亭区司法局山城司法所在2010年度普法工作中积极开展"平安山城"、"法制山城"建设及"法在我心中"、"法在我身边"等活动,搭建载体,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结合实际,在普法工作中做到了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3.
面对转型期日益复杂多变的犯罪新态势,传统的"压力维控型"犯罪治理模式在总体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转换犯罪治理的模式,即由"压力维控型"向"压力疏导型"转换。这种转换要求:在价值理念上,实现由"国家场域中的管治和服从"向"社会场域中的善治和融入"转变;在制度安排上,实现由"自上而下的控防运作体制"向"多方协力的合作运行框架"转变;在方法选择上,实现由"暴风骤雨式的应急打击法"向"和风细雨式的常态预防法"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月,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成立了专门的未成年人审判庭,开启了怀柔法院未成年人审判的新篇章。未成年人审判庭成立之初,就提出了"让每一个未成年人远离犯罪,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在爱的蓝天下健康绽放"的工作目标。通过在未成年人审判中念好"防"、"纺"、"访"三字经、织就了未成年保护的"高压预警网"、"多方联动网"、"司法温情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局"堪称"世界一流"。大到中央,小到地方,一片"局"势喜人的景象。在名目繁多的"局"中,酒局那可是"局中局"。在中国,有人聚集的地方,便有酒;有酒聚集的地方,便有酒局。酒,在道家学派里面是一种哲学存在。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  相似文献   

16.
方志辉 《政府法制》2007,(19):17-18
在"世上最豪华区政府"、"中国最牛镇政府"等"豪华办公楼案例"不断见诸媒体的今天,一则"河南卢氏县委土坯房中办公"的简讯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向卢氏学习"、"世外桃源!"、"应重点提拔重用这样的好干部"等赞语毫不吝啬地出现在各大网络论坛上,同时,各报的评论也是一片的赞美和制度反省的声音。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作秀吧?"、"我不信!!!"等质疑。卢氏县委土坯房办公楼不在世外桃源,它真真确确矗立在卢氏。卢氏县委大院的"寒酸"甚至超出了都市人的想象。卢氏,在清查"豪华办公楼"过程中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就在笔者赶到卢氏县采访的当天,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向全省发出号召,要求全省学习卢氏县委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作风、执政为民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无责赔付"指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其中"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因不能在法律规范上全然以象征性的语言来表达,致使"无责赔付"的解释混乱及其规范的合法性遭受质疑.借助法律解释的基本方法,"无责赔付"在法律规范上获得了"无事故责任的赔偿"解释结果,"责任"因此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关系中的阐...  相似文献   

18.
在"礼崩乐坏"、"道德大废"、"上下失序"、"非威不立、非势不行"的大时代里,纵横家应运而生,活跃在各国的政治舞台上,然而他们"朝秦暮楚"、"身无定居"、"趋利避害"、"背信弃义"。他们极强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都不曾试图掩人耳目。他们何以形成这种价值观?我们又应怎样对持有这种价值观的纵横家作出评价呢?  相似文献   

19.
分别在死刑条件中适用"罪行极其严重",而在死缓条件中适用"应当判处死刑",这表明立法者是在有意识地区分"应当判处死刑"与"罪行极其严重"两者的不同.从"应当判处死刑"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两者的关系上来看,"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是"应当判处死刑"的适用结果.区别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的"故意犯罪"轻重,既缺少法律依据,同时也难以衡量死缓犯的主观恶性大小.  相似文献   

20.
"以"字处置式形成于先秦时期,它的形成经历了"连动式—工具式—处置式"三个阶段。在连动式"以_(动词)+N_1+V+N_2"中,当"以"表示"使用"义时,"N_1"可以理解为"V+N_2"凭借的工具,因此"以"逐渐语法化为工具介词。在工具式"以_(介词)+N_1+V+N_2"中,"以_(介词)+N_1"可以看做是对"N_1"的强调,由此"以"可以理解为焦点标记,在双宾语句式的影响下,形成"以"字处置式。由于"以"字处置式是由"以"字工具式演变而来,因此"以"字式具有多义性,影响了"以"字处置式的发展,从而为"将/把"广义处置式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