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农村集体经济政策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农村集体经济认识的轨迹和创新,其政策理路在于: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同时,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和完善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改革初期,突破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以新的思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取向改革时期,以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拓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产业领域等多种政策措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逐步完善时期,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使农村集体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在新时代,重视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助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党对农村集体经济认识的轨迹和创新,对新时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是农村污染问题也成为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中小企业肆意排放污染物、农药化肥无节制使用等制约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此,要深刻认识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民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并能因时、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农村绿色发展、环保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加强农村生态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尽快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防止农村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努力建设绿色农村、环保农村、生态农村和现代农村。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矛盾的解决需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农村社会管理需要重点解决的社会矛盾是:农民增收困难,负担反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的土地权益被侵害,利益受损;农村环境恶化,乡村社会治理不到位。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包括: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的权益;建立健全矛盾化解机制,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加强乡村治理,发展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吹响了农村改革发展的"集结号",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措施,将全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向更高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6.
郑风田 《前线》2015,(2):22-24
与以往相比,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是有不少新提法,主要有:第一,新型的农业现代化,这与过去的农业现代化提法相比,区别较大。第二,要让城市发展辐射农村、带动农村的发展,到农村去,支援农村的建设。这也是过去讲得比较少的。过去总体的是讲农村资源往城市转移,现在提出城市要对农村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第三,重视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消费。农村的消费市场也是很大的,通过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建设,带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发展。除了新提法,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有如下一些新看点。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农村改革座谈会上从农村改革历史、"三农"发展未来的角度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立足实际、直面问题,深刻阐述了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为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指明了方向、划清了底线、明确了重点。同时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是"三农"发展的历史必然和现实要求,推进农村繁荣发展,必须遵循30多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必须继续弘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大包干"精神,不断深化农村各项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8.
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对于农村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科学分析制约我国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和谐社区建设视阈中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保障;畅通资金筹措渠道,为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加强民主管理,为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健全运行约束机制,为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搞好农村的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包括大文化与小文化的关系,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的关系,社会力量送文化与农民自己办文化的关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关系等。只有农村文化建设得以发展,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白玉刚 《实践》2009,(2):14-1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组织部门必须从党管农村牧区工作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在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中的重大责任,着力服务于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嘎查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牧区全部工作的基础,也是组织部门服务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秋洁 《实践》2009,(8):14-14
这一讲,我们接着上一讲继续同大家谈谈农村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今天谈第三个方面的特征。《决定》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实际,科学分析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把握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作出了"三个进入"的重要判断,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2.
农村的稳定发展决定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背景下,加强农村的民主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为此,要选准农村普法的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农村法治建设的根基;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让民主和法治精神在农村生根;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促进农村法律文化传播;提高乡村两级干部依法行政水平,确保依法管理乡村事务。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定位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加强对农村发展思路的调控有一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规范农村的各项调控是加快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新农村的基础,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序进行,是新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走向集约化:加快发展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炳炎 《学习论坛》2007,23(1):49-52
加快发展农村规范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建设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走以农民自愿为基础的、政府诱导型的农村合作化道路,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此,要教育、组织、保护农民,全面增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坚持原则,大胆尝试,鼓励创新,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吸引力;加强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新方向,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了新蓝图,也为我们欠发达地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是指导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结合静宁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努力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谋划农村改革发展的正确思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正确举措,转化为全县人民抓落实、促发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想,不仅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集体经济思想的影响,而且出于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同农业个体经济之间矛盾,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和巩固工农联盟等问题的考虑。毛泽东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主要包括:建立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改革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体制;推动农村工业化,巩固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强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治保障等。毛泽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路向是正确的,但又有许多设想和做法未能很好地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导致了一些失误。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能模式化,要积极探索多种实现形式;农村集体经济要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发展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然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停滞不前。认真分析和研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壮大、农民的富裕幸福以及我国农村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农村的基础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观念陈旧,资金短缺、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农民子女教育;各方面积极协调,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人口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进程中,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对于促进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结合我国农村的发展实际,努力探索适应城镇化要求的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途径,为“新农民”进入城市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农村的基础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观念陈旧,资金短缺、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农民子女教育;各方面积极协调,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