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贯彻落实这一重大部署,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对依法治国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推进全民守法。法治文化是法治的基础。文化是一种人文环境、社会氛围,是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社会行为。法治文化能够从思想深处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在更深层次上把握法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4,(21)
<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部署要求,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在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坚持好、运用好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法治体系的重要支撑,只有把法治原则树立起来,贯彻下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才会有所遵循、有所坚守,并落到实处。简政放权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部署的重要改革,直接涉及法律关系的重大调整和权利义务、职权职责的重新配置,能否切实贯彻法治原则,事关改革事业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行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这是对新时期领导干部提出的更高要求。法治意识的确定和提高,是我们走向法治中国的思想基础,而其中党政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的提高程度,决定了我们真正实现法治的速度和深度,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关键环节。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法治思维是各级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5.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新图景进行了更详尽的规划,再次提出了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要求。法治中国建设必须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全党上下的法治共识。运用"法治思维"是坚持党的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成为各级领导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当前,法治思维作为一种领导干部自觉的思维方式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距离把法治方式作为常规的、基本的处理问题方式还  相似文献   

6.
<正>在达州,2004年初就全面启动了"以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活动。其中"民主法治管村"的许多具体做法和独创性实践活动,就极有地方特色和普遍意义。为了解达州"民主法治管村"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课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4,(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法治思维,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安"。坚持在法治轨道上严格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干部法治素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形成法治信仰。领导干部要作守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5,(11)
<正>领导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的新要求,必须更加注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养成,积极探寻培育其法治思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和习近平同志关于《决定》的《说明》都强调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可以说,公正与否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成败。因此,深刻认识和理解"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这一重要论断,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没有公正就没有法治从严格意义上讲,法治必然要求公正,公正是法治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公正就没有法治,违背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3,(Z2):47-4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执政党第一次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行动指南,成为全党上下的法治共识,表明了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同时也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扶贫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不仅涉及到广大基层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还涉及诸如"扶谁的贫、谁来扶贫、怎样扶贫"等如何有序推进的实际问题。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开展和全面推动扶贫工作,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始终以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统领扶贫开发工作有序开展。第一,要依法有序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就必须始终用法治理念引导扶贫工作。一要特别  相似文献   

12.
《求实》2013,(10)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当前中国的改革正步入深水区、进入攻坚期,矛盾凸显如何妥善处理?利益多元如何实现公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法治思维认识和分析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领导干部的素质将更加体现在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上。因此,亟需培养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提升运用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实现"两个跨越"提供保障。省委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改革发展中的风险隐患,实现依法治省是当前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四川"两个跨越"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四川在推进"两个跨越"中面临的社会稳定风险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保证,这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总基调。在这当中,各级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因此,组织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教育、监督、管理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加强法治教育,培育干部法治思维知行合一"知"为先,没有"知",就难以行。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首先要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7,(10)
<正>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十八大以来,谋划民族复兴这盘"大棋局",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坚定落子"公平正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谱写了新的篇章。循公平正义之"谱",布依法治国之"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社 《理论与当代》2014,(11):62-64
正古往今来,国家治理模式经历了神治、人治和法治三种。实践证明,法治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治国理政模式,是最适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治理模式。法治是"众人之治",本身就蕴含着民主精神,可以消除国家治理中可能发生的"偏见"和"腐败",有助于促进和保证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法治追求公平正义,有助于保障人民的权利,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法治是法律之治,每个人都  相似文献   

17.
戎旭 《实践》2015,(1):5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特别是在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社会风险期"三期叠加"的今天,领导干部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既是全党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期待,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有的领导干部喜欢找"偏方"、走"捷径",把土方法、土政策当作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有的只唯上、不唯法,导致"黑头不如红头、  相似文献   

18.
《北京支部生活》2010,(6):66-66
<正>人文北京,法治先行。"五五"普法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社会矛盾处于凸现期,突发事件步入高发期。北京市充分发挥法治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主动性作用,确立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维护稳定"的普法工作理念,加强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的结合,做到了哪里有需要,法制宣传就覆盖到哪里,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  相似文献   

19.
正百姓自主制定"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治;学校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将法制教育和法律援助有机结合;社区开设巡回法庭,把法律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这是我省"治蜀兴川"战略施行以来各地出现的新变化。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为全力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四川落地生根,全省上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一场"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加快法治四川建设"的宏大部署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14,(11):1-1
正对于行进在现代化之路上的中国,法治是繁荣稳定的基石;对于掌舵民族复兴航船的中国共产党,法治是执政兴国的支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抉择。改革开放以来,从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确定依法执政基本方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到建设法治政府、完善司法体制,中国发展的进程,也正是法治进步的过程。实践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