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雷锋,离开我们五十多年了,但他的名字始终是时代的强音,绕梁不息。大道至简,雷锋精神其实简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是雷锋精神所蕴含的"道",虽然简单,却能够激励几代人的成长,能够赢得无数人的崇敬,能够妇孺皆知而历久不衰。雷锋精神所蕴含的"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的契合,可以说,雷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2.
正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作为人大代表,不仅要做学习雷锋的表率,更应当是一名活雷锋。"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雷锋学什么?毛主席指出:学雷锋不是学他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  相似文献   

3.
乔安山每次来北京都要挤出时间和我见面,他说,没有16年前我去铁岭找他写剧本,就没有《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电影,也就没人知道他是雷锋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7,(5)
<正>雷锋,一个响彻中国的名字,照亮了半个多世纪的道德天空。他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雷锋精神超越时代,深入人心。今年是雷锋离开我们55周年,也是毛泽东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54周年,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第一批宣传报道雷锋事迹的资深报人甄为民,听他谈谈他是如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我再读雷锋生前的日记,从中领略到他的豪迈誓言,领略到他的人性光辉,领略到他光明磊落的伟大胸怀。  相似文献   

6.
在雷锋22年的人生旅途中,谁受他影响最大?200多张照片成为今天追念雷锋的珍贵资料,当年谁替他拍下了这些生动的留影?谁第一个报道了雷锋事迹?谁让这个普通士兵的故事走进了中学语文课本? 40年前雷锋的战友,40年来雷锋精神的传递者,今天打开记忆的闸门,细述——  相似文献   

7.
学雷锋成为全国性的热潮并产生良好的效应,是在雷锋逝世不久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几十年过去了,而雷锋留在脑海中的记忆,依旧清晰如初。 关于雷锋,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和一张照片。一句话是他说他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照片是那张开怀笑着并露出几分天真的模样。  相似文献   

8.
您是不是跟我一样也想了解水均益?您是不是也觉得水均益有些——哲学语汇中叫作“熟悉的陌生”?我们看熟了他的脸,听熟了他的声音,他的名字妇孺皆知,但是我们却觉得他又是那样遥不可及。我想问他,战地报道时害怕  相似文献   

9.
沈雪 《人民公安》2007,(17):37-37
我发信息告诉他说,我很崇敬他,十分欣赏他的作品,但我是一个警察,而且是一个业务素质过硬的警察,我不喜欢别人说警察的坏话。  相似文献   

10.
没想到,在南太平洋的岛国新西兰,能经常看见一群金发碧眼的“雷锋”,而且是有组织的“雷锋”,是经过培训才上岗的“职业雷锋”,这群“雷锋”,在西方有一个朴实的名字叫“义工”,是一个颇有一些历史的社会角色。 我的好友小比,出国留学期间,在新西兰也加入了“雷锋”行列,而且主要服务对象是华人移民。 去年10月,小比乘坐的飞机刚到新西兰,还没出奥克兰机场,就遇到一位老年人,他身穿标志机场志愿义工身份的蓝色西服,笑容可掬地帮人将行李箱提出了机场。待小比要送他一件礼物时,他却摆手拒绝,并说他是“义工”,随后,掏出一张名片,上与:“亲善大使欢迎你来新西兰!”  相似文献   

11.
3月5日,深圳蛇口保安服务公司团总支组织青年团员在蛇口街头义务清理城市“牛皮癣”,见到一张张因为劳动而分外鲜活的脸,让我感动。我与这群年青人隔墙而居,重拾串连生活的点滴片段,他们让我追忆雷锋,从他们的身上,我似乎又看到了雷锋的身影,感受到雷锋的真实存在。城市乱贴乱涂的小广告、野广告,一直被视为此项城市“牛皮癣”,成为世界各大城市难以根治的顽疾,深圳也不例外。自从蛇口保安服务公司团总支于2003年3月8日组织部分青年团员走上街头,义务清理“城市牛皮癣”活动以来,活动便成为这群保安员自觉的行为,时常在街头巷尾见到他们忙碌…  相似文献   

12.
11962年8月10日,雷锋写下了人生最后一篇日记:"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浙江人用实际行动,续写这本厚厚的"雷锋日记",响应这个庄重的号召,汇聚成浩浩荡荡的"学雷锋,见行动"大军。  相似文献   

13.
尚荣材 《创造》2008,(3):92-93
“我最崇敬的名人是王顺友,他是走山路,我这儿是柏油路,他比我更艰苦,所以敬佩”。同为投递员的赵立军是如此评价他的同行、被称为“深山信使”的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的乡邮员王顺友。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来,我从事的工作都很平凡,所做的事情也很平常,都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当年是辽宁省青年红旗手。父母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我不能忘记,自己是工人阶级后代这个根本。从小到大,特别是参军后,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就照着雷锋那样去做,雷锋给战友洗衣服,我就给新来的战友做被子;雷锋捐款,我就捐款。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12,(4):2-4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1940年-1962年),这个熟悉的名字在我们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  相似文献   

16.
红树 《民主与法制》2014,(21):39-41
他叫张艺冬,是一个苦孩子,因父母离异离家,13岁的他带着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靠捡破烂和乞讨度日。17岁时,他得了癌症,在快要死去时,是大庆的一群“雷锋”救活了他。 为回报“雷锋”们的救命之恩,他也成了“雷锋”。  相似文献   

17.
雷锋精神过时论为什么站不住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之所以将雷锋精神等越唱越响,缘于雷锋等人将这种精神展现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美德是抽象的,雷锋是具体的;传统是呆板的,现实是生动的有人说雷锋是一座丰碑,但他毕竟已成历史,今天再提已无必要,不值得今人学习;有人说,雷锋非常可贵,但他只适合那个革命精神的年代,今天情况已经大变;甚至有人恶意贬损雷锋……我们时常在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26日一大早,谢宗武坐着轮椅来到来宾市东盟相思园雷锋小屋,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患肢体残疾的谢宗武是来宾市爱心志愿者协会(简称爱心协会)的志愿者,3年来,他每周到雷锋小屋值勤一次,主要负责服务咨询、接收和登记爱心捐赠物资。看似单调的工作,在谢宗武眼里却充满了无限快乐。"我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也希望用力所能及的服务帮助别人。"谢宗武告诉记者,爱心协会筹集到一定物资后就会举行义卖,然后将助学金献给山区困难孩子。  相似文献   

19.
据媒体报道,整容专家陈焕然透露,近几年来,找他整容的官员越来越多,主要是去眼袋,除皱纹等,通常是熟人介绍,夜晚登门。  相似文献   

20.
案例我班的王小虎(化名)是一名智障儿童,也是留守儿童。有一天早晨,我觉得他有些怪怪的:刚理的发,干净的脸,崭新的衣服,让人觉得好像有点对不上号。记得去年我刚接手这个班级,王小虎格外令人注目,乱糟糟的头发,黑乎乎的脸,加上十几岁还不断允吸手指的招牌动作,令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孩子真是长不大啊!"接下来的日子让我对王小虎印象更加深刻。他平时很少言语,同学们也因他浑身的酸臭敬而远之,作业本脏乱不堪,我曾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教育,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