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这是我们党和政府总结我国建设的历史经验,汲取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的教训,不断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所作出的重大抉择。  相似文献   

2.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普遍重视并不断探索与追求的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认为:发展的内涵应当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控制人口增长与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现特别强调下述两点:一是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追求代内公正,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此地区的发展不应损害被地区的发展,而且还要追…  相似文献   

3.
对于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人们正在不断探索 ,但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不能忽视 ,那就是除了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其他各种社会力量的协调配合之外 ,还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持和推动 ,尤其需要有新的道德观即生态文明道德观来支持。1  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 ,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核心与本质是充分认识和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使它们能够协调一致 ,求得一种互动平衡。在发展上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  相似文献   

4.
《团结》1996,(3)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这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及其战略,已经在世界各国引起普遍关注,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  相似文献   

5.
一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源于社会发展的“非持续”演进。这种非持续演进已使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危机”。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旨在探寻一条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协调的发展之路。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内含以下几层意思:     (一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内在意义上的,指社会发展既有客观的运行法则,又渗透着人的目的和要求,发展是合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它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存。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要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可持续发展将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也是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需要,更是顺应和推动国际社会发展大趋势的需要。本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和可持续发展内涵,对盐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作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蔡岩 《学理论》2009,(11):7-8
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是把当代环境伦理学关于自然的价值和自然的权利作为伦理基础,形成的以发展为核心.以公平与和谐为前提的现实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想。它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而且是一种新的伦理观。是一种立足于解决当代人与未来人所寻求的代际和谐的伦理,是一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是建立在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的基础之上,确立了入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互利共生的思想,它需要生态伦理道德,而生态道德则促进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两种不同的发展观——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历山学刊》编辑部孔祥敏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发生重大变化,开始由以经济增长为主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经济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举的模式。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  相似文献   

9.
从"可持续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兼论江泽民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反映了人们对世界性环境问题的共同关注 ,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积极扬弃 ;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内容 ,它既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积极回应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从“可持续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 ,是江泽民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超越 ,是对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也为新一届中央政府确立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呼唤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损害;当代一部分人的发展也不能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一观念,把发展的主体从经济和社会转向了人本身,认为发展不等于单纯经济增长,而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切对人的发展不利的增长不再被看作是发展。“以人为本位”的新型发展观,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在人类需要发展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中,关键问题不是对资源和人的“保护”与“节制”,而在于创新。可持续发展观可以说就是创新观。…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初探王文烂发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题。邓小平反复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他所强调的发展并非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系统的全面的发展,它包括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社...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于发展观认识的转变与深化,发展理论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很有必要对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及可持续发展涵义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消除在此问题上出现的误解。一、发展观的历史性跨越发展,一般地把它理解为: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它是一个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就是逐步延伸、逐步深化的。1、把经济的增长视为发展。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生产力有了飞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经济增长成为发展的代名词。特别是第…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则是“能保护土地资源、植物和动物资源,而且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能够被社会所接受”的农业发展,它要求农业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科技意识、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也就是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意提高农民素质。一、提高农民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在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发展中政策的贯彻与…  相似文献   

14.
李戈  沈剑明 《求知》2004,(3):30-3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突破,体现了党和国家注重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表明领导亿万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新飞跃。我国的社会发展从经济优先发展阶段进入到了均衡发展的阶段,预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王鑫 《党政论坛》2012,(19):30-32
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各地政府在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实践中,对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越来越重视,在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指标设计的重要依据、指标体系逻辑框架的没置、指标体系设计的技术方法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呈现出如下一些特征:1.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价值导向趋于人本导向国家发展观的调整决定着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和指标设计的理念与价值导向必须是与时俱进的。第一代发展观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出现“泛经济化”现象;第二代发展观认识到社会发展不仅仅是实现经济的增长,社会结构也应在变革,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庞小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已为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它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而且是一种新的文明观。可持续发展要求达到社会系统的全面进步,从经济和社会历史的层面上说,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而从社...  相似文献   

17.
全面把握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把握可持续发展观杨明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又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范宇 《学理论》2009,(11):31-32
本文从多个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内涵做了完整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在物质财富更加富足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将它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来赢得人们的支持,并用它来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提醒人们对所处的境遇的认识,进而触及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樊庆强、高春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以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劳动的最终目的。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在重视提高职工的物质收入的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其“精神收入”,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职工精神需求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与生存需要相关的精神需求,包括有一个可以信赖的领导班子、稳定的工作环境、周到而规范的组织关怀等等;二是要有满足文化娱乐需要的精神产品;三是受到尊重和个人发展方面的需求,包括人格的尊重,民主权利的有效行使,作出的贡献得到承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新发展观,从新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从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过程。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的当代科学形态。发展观的演变本身是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的,它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关注重心从物发展到人,其主要内容从片面发展到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