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人大》2012,(5):49-F0003
天津市中小企业创业之星杨月春女士在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创建了企业文化一家文化。其核心是:企业是员工的家园,员工亲如一家。大家共同努力为企业的发展而奋斗,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也能够使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得以实现。在企业这个大家庭里,营造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员工与企业共成长,让员工对未来充满希望。该企业文化已被纳入全国MBA教材,并被天津市有关媒体报道,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2.
标体仁在《经济研究资料》上撰文认为,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劳动方针应该是:要求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断增加稳定的就业岗位,鼓励大企业在经济波和中囤积劳动,限制大企业把富余人员推向社会。与2相适应,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方向,应该是把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原有的行政策历关系变成契约关系.并在契约关系基础上。强调企业则核心员工工作的保障和员工对企业的忠殡,而不是孩调人员的能进能出和过分自由的“双向选择”。这就是说,要在契约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类似日本终身雇佣制的、新的企业“铁饭碗”制度。…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其出色的企业教育。在其“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的指引下,秉承“和谐高于一切”的企业作风,日本企业造就了一批对企业忠诚的“企业人”,为日后经济的腾飞作了人才储备。通过对日本企业教育实践的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是直接的、内在的,而非外在的和间接的。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是“空对空”的观念,更好地重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简论经营权之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经营权之渊源鲍荫民一、渊源作为民事权利之一的经营权,在我国是特指国有企业的财产经营权。但作为一种权利,国际上“经营”一词可与“经理”(manage)同义,有“使用、处置、控制”之意,主要是指以自然人、法人作生意;可与“跑生意、竞选竞争、赛事”(r...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部是企业的灵魂中美史克人力资源部罗青华从传统人事管理发展到8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一次管理哲学的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认为“员工同产品机器设备一样是技术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将员工视为区别于其它物质技术资源的一种具有潜在能动性的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6.
铁路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价值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的确如此,在企业中,与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是一种无形的、可再生的资源,具有相对无限性,而且人力资源是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粘合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所以,人力资源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企业产品质量的优劣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效益。没有高素质的员工,没有优秀的人才,就不会有优秀的企业。现在这种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7.
许多企业CEO与CHO感叹:绩效管理年年推,年年乱,年年难见成效。不仅如此,直线经理参与度、认同度低,弱化了绩效管理的效果,员工认为绩效管理是约束不是激励,受益的是公司而不是个人,积极性不高,HR夹在管理层和员工之间进退不得……如何破解绩效管理的落地难题?  相似文献   

8.
报刊揽胜     
南京出现“薪酬顾问”四川设立创新人才奖吉林3万下岗职工再就业在强化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过程中,四川省通过设立“四川创新人才奖”,鼓励科技人员锐意创新。著名电子科技专家、中科院院士刘盛纲等七位专家最近成为该奖项的首批得主,省委、省政府领导分别向他们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十万元奖金。据《人民日报》如今跳槽已不是新鲜事,骨干人才为追求高薪而跳槽确实让企业挠头,为此,一种全新的职业“薪酬顾问”应运而生。“薪酬顾问”主要负责向企业提供南京本地的薪酬行情,并且帮企业分析,哪些员工需要加薪、减薪,或者增加福利和…  相似文献   

9.
来路不明的新规定:让人欢喜让人忧 “艾经理,刚刚罗贝来找我们财务部结算工资和奖金,你看我们还要不要按照上次新发布的规定给她算呢?”听到“新规定”一词,艾经理的神经又紧绷了起来。对于物流行业的M公司的员工来说,最近公司出现的很多新规定都给人一种“来路不明”的感觉,仿佛是经理拍脑袋拍出来的,而这些规定又常常以牺牲员工的个人利益为代价,容易产生推行不顺畅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文化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引擎。当责任成为一种文化,在企业就会形成一种以责任为核心,以文化为依托的责任文化。责任文化可以培育员工的责任意识,催生员工的进取精神,强化员工履行使命的忠诚感,成就员工的个人价值,造就企业的责任形象,铺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广大员工的强烈责任感支撑起来的“追求卓越,勇于跨越”的企业精神,成为中国中铁工程公司实现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三大目标”、建设“四型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强劲内驱力。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从诚信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的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但最早把它作为管理方法的自觉实践者却是日本人。 日本的企业家把日本传统的“忠”与“和”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经营哲学中,形成“产业报国、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和睦相处,上下一致”等思想。在大多数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中,绝对不会将“赚取利润”这个任何企业都必须达到的目标放在首位,相反,他们更多的是强调企业的责任,强调企业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所负的责任。 著名管理学家克拉伦斯·沃尔顿提出,企业经理人应该用一种全局观来看待企业的责任,应把企业看成是讲信  相似文献   

12.
论经理人才素质的培养王昌雄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作为企业领导者的经理是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人物。因此,企业经理人才素质的培养问题便顺理成章地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一、培养经理人才、提高经理素质是时代的要求首先,培养经理人才、提...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人才经营,人才经营主要包括知识经营、能力经营和心理经营,而直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和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是人才能力的增值与发展。现代人力资源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人与组织的协同发展”,如何对员工的能力进行管理、评价、培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而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也承担着让人的能力发挥最大效能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4.
海外资讯     
《干部人事月报》2011,(11):67-67
日本:老职工"蜂拥"来华求职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每三家驻华日本企业中有两家会雇用来自制造业领域的日本人。同时,对服务行业的日本员工的需求也在增加。猎头公司指出,有经验的日本生产经理以及在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等先进技术领域拥有专业技能的工程师在中国收入不菲。人才服务提供商万宝盛华集团副总裁达里尔·格林说,日本工程师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是经验的极佳来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陕速发展,网络信息化的突飞猛进,可供企业选择的后备人才越来越多,而企业能够获得的人才信息也是多如牛毛。一个招聘广告发布出去,应者云集的场面屡见不鲜。按理说,企业的招聘经理应该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企业的人才问题已经不再是“找不到人”,而变成“找不到合适的人”了。因为企业的选择再多也不等同于“合适的人”就会更多。  相似文献   

16.
远东集团创建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经济转型时期,目前,公司总资产 6亿元,已形成上万个规格电线电缆产品、年销售收入超过 10亿元的现代企业。我们始终抓住人才第一战略,实施人才系统开发工程,培育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后备力量充足,能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的员工队伍,以知识、智慧为企业提供了智力支持,成为“国家高级技术重点企业”。 多种途径引进人才, 调整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这是我们远东集团公司领导在发展中形成的共识。随着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企业不断壮大,人才资源匮乏成为制约企业…  相似文献   

17.
蓝斯登定律     
《时事报告》2014,(2):58-58
当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发掘优秀的员工、让员工高效工作,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都苦思冥想的问题。有的管理者认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高薪能够笼络员工;有的管理者则认为极高的威严能够让员工服服帖帖,企业高效运转;有的管理者认为通过“洗脑式培训”把员工变成既驯服又忠诚的“奴隶”,才是企业成功的“王道”。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08,(2):104-105
最近两年有一种说法,叫做“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其最早的发端是04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重写中国哲学史学术讨论会”,这个讨论会的副标题就是“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有些人的观点是这样的——中国哲学是无概念化、无规定性、无确定性的幼稚、浅薄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哲学不是自足的系统,不是自行规定的理论体系。五四以来我们研究中国哲学,都是用西方哲学的概念来分析、剪裁和归类中国哲学。所以中国哲学是不合法的,不管你是搞中哲还是西哲,其实都是在搞西哲,所谓的“中国哲学”其实是“西方哲学在中国”。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的人才管理体制正在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管理体制转变。在相对于从前宽松得多的人才环境中,如何合理配置与有效激励人才,已成为企业当前实施科学人才管理的重要课题。就企业人才管理而言,在做到相对合理的配置之后,在管理中要考虑的是如何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说起激励,过去我们主要靠精神激励,近年来,强调的又是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激励。这是在今日的企业界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它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又将如何呢?应该说,金钱不是万能的,物质激励也不能代替一切,我们必须掌握适度。本世纪初,一…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从这一观点出发,我问你“为什么员工不按你的指令行事”,你可能会说:“管理不够。”除了由于私人问题、个人限制、没人能做、工作障碍等原因造成工作失败之外,我们讨论过的其他的每件事可能都从属于管理缺乏一类。如果经理们能意识到所有的私人问题也许是心情坏的原因但不是影响工作的必要原因,那么与私人问题相关的工作失败也会逐渐减少。个人限制造成的工作失败也可能是经理们的过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