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允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伟大作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原动力,是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也是一种执政能力,是一条宝贵的成功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弄清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重要论断,是总结我们党和世界范围内一些共产党及执政党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深刻揭示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质,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只有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我们党才能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一切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毕宪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邓小平始终坚持这一基本原理和根本路线,在其政治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1...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人民公仆的观念,对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重视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越要正确处理好干群关系。目前,我们公司同不少基层企业一样,干群矛盾比较突出,往往是群众有意见,干部有怨气。对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由于现在国企改革力度大,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方方面面的要求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企…  相似文献   

5.
人民群众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适应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推进人民群众运用、参与和监督司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既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推进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学者出身的年轻干部,我最需要警戒的是自命清高和自命不凡的弊病。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刘少奇同志告诫全党同志要“镇独”。我请回地认识到,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子比是舟与水的关系,没有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将一事无成,有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才有所作为。因此,我要永远牢记是人民养育了我,也是人民信任我,而我能回报这一深情的,唯有一生不懈的奋斗,为人民的最大利益服务。我毕生的座右铭是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在答意大利记…  相似文献   

7.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共产党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说,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使我们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向人民负责,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拓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也是将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工作中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包雷 《学理论》2008,(9):40-42
人民在国家中占什么地位,这是衡量一个国家坚持什么制度的根本标准。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共十七大报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这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专题论述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惠音 《学理论》2023,(4):89-9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能更好地享受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哈尔滨市要大力提升并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涵,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这也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十四五”期间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近现代社会,一个政党无论是获取政权还是执掌政权,最根本的依靠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一成为社会定律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实行竞选政治的国家,也同样在实行其他政治制度的国家出现。政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政策、人才等固然非常重要,但离开了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一切都没有价值,一切都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与人民相结合,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今年初,省委在全省部署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不仅仅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战役”,更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群众工作,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姚东 《党政论坛》2012,(15):8-10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13.
岳树理 《求知》2009,(1):33-34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稳固的群众基础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根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就要更加增强群众观点,更加强化群众工作.更加注意工作方法.更加关心和体贴群众。通过我们的工作.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广泛地理解、认可、支持并参与我们的各项工作,充分激发蕴含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力量,推动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江西省委老干局钟隆惠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而政治问题,说到底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历史的经...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这既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利益最多最实在的时期,也是一个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意见较多较为集中的凸显、表达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6.
如何摆正和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各级干部常说常新的重要话题。前不久,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在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深化“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这朴实的话语,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启发着各级干部认真思考并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根本:找准基点,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共产党组织是人民群众实现自身解放和幸福的工具。党应当是解决党群矛盾的主动方。要在成就群众的同时成就自己。1956年9月19日,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提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做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18.
党在世纪之交将面临三大挑战: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根本摆脱困境并进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反腐败。这三个挑战都是当前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勇敢地去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9.
高君宇是我党早期革命家,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建人。反帝反封建是中国人民二十年代所面临的一项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不仅需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怎样才能把党建设得更坚强,永远朝气蓬勃?1922年高君宇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后,对这一问题做了探讨。高君宇认为,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应该从组织上把党的建设搞好。高君宇倡导要在人民群众中加强宣传,扩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在工人中吸收优秀分子加入党的组织。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的表述是对“两个结合”思想的丰富和深化,在人类认识史和马克思主义认识史上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从价值看,这一表述将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置于独特地位;从认识看,这一表述历史性地赋予人民群众以文化主体性;从实践看,这一表述强调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内在于人们生活实践的特点;从方法看,这一表述开辟了社会科学研究视域,拓展了研究方法。这四个方面四位一体,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广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体现在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中,才能为人民群众实践马克思主义提供行动基础;只有科学研究什么是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才能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提供事实、方法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