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句子讲究形式上的完美 ,结构繁复 ,以长句居多 ;汉语则注重内在语意上的连贯 ,以意统形 ,以短句为主。翻译英语长句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英、汉语言不同的思维逻辑和句法结构 ,掌握并合理运用分解和组句的方法技巧 ,才能译出合乎汉语习惯的译文来。  相似文献   

2.
写文章,有个文风问题;讲话,也有个话风问题。这里所说的话风,是指人们在交谈、讲话时所表现出的风格和态度。在很多时候,语言表达的效果如何,与话风有着直接关系。好的话风,让听者如春风拂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常见的平行结构可分为六类,这种结构通过相同或类似成份的比较,对照和反衬,可以使句子更加简明,避免语句歧义,可以使整个句子浑然一体,可以通过同类事物的比较,便于理解,最后,还可以加强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来,关于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先进生产力”问题,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但是,却出现了一种离开生产力范畴谈生产力的现象,一些人写文章或有些领导干部讲话,把“精神文明、教育、企业文化,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关系、环境、感情投资”等等,都说成是生产力。这种把不属于生产力要素的东西等同于生产力并使之泛化,可以称之为“泛生产力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理论家,又是一位独具风格的语言大师。他在不平凡的生活实践和写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文风和语言风格。毛泽东的语言风格可以概括为:通俗平易,形象生动;理中寓情,情理交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一、通俗平易,形象生动毛泽东伟大而质朴,崇高而平易近人,他不论是讲话还是写文章,历来提倡使用广大群众喜爱的通俗语言,使人民喜欢听,易于读,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近年,有的干部对群众讲话,喜欢罗列一连串"体系"、"效应"、"模式"之类的名词,有的意思明明可以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却非要用一些深奥、时髦的说法不可,似乎名词越"玄"越见水平.诚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语汇不断补充人们原有的语言,说话、写文章刻意求新,力避陈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 1.夯实英语基础,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句子的能力。著名学者李富宁在《英语学习经验谈》中指出:“积累词汇、遣词造句是写作的关键”。优秀的写作总是建立在词、句、段、文的写作技巧之上。很难想象一个词汇贫乏、句子结构都不懂得学生能写出流畅的文章。因此抓好词汇和句型基本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古时候人们说话和写文章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语体?这个问题我想留给学者们评职称;但大体说来,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汉字难写,因为难写,所以只好节省些;其次是为了节约书写成本.诸位知道,我国早期的字是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这样一来,不要说写长篇小说,就是记录政府工作报告,也得尽量省字.如果那时的一个部落酋长年终总结时,拿着稿子一念两小时,那得搞死多少王八?汉代以后文字记在竹简和布帛上,那也相当昂贵.如果把政府要员每天的讲话原原本本地记下来,天下人就都不要穿衣服了.  相似文献   

9.
口子开小,就是对某个问题最好选定一个具体的角度或侧面去进行探讨和论述。有人总担心口子开小了,会不全面,没有分量,所以,一写文章,老把口子张得很大,面铺得很宽,四面出击,结果什么情况都想说,什么都没说清楚;什么问题都想讲,什么都没讲透。这样大而全的文章,一般篇幅都很长,人们  相似文献   

10.
黄剑平 《学理论》2009,(19):243-246
从认知语法的角度看,英语主动态和被动态不仅是句子结构的不同,更是人们从不同认知角度对现实世界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词语搭配浅谈韩玉贤从语用平面看,任何语言中都有独词句。但独词句的使用频率毕竟不高,数量更是有限,绝大多数句于是由一串词组成的。这样,人们用句子表达思想感情就有一个哪些词语能够搭配,哪些词语不能够搭配的问题。词语的搭配关系是词语选择性的一种表现。这种选...  相似文献   

12.
与文章全局有关的逻辑问题,除论题和标题之外,就是文章的结构。文章有一个好的论题和标题以及一些好的材料,这固然重要,但仅有这些尚不成其为文章。有了观点和材料之后,要使之成为一篇文章,还必须按一定的思路把它们组织起来,即还有一个组织结构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可见,文章结构的问题是一个逻辑问题。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文章的逻辑结构归根到底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反映。但  相似文献   

13.
“首长很忙!”在许多地方,办公室、秘书科的人都这样答复要面见首长的人。事实上,首长也真难在办公室里坐一会儿,大量时间里,首长要么在会上讲话,要么在桌上陪客,要么在路上视察。 文山会海,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人们就这样叫苦。如今,文山更高,会海更阔,各级首长大都在文山会海中艰难跋涉。大小会议,首长不出席显得不重视,会议没规格;出席了不讲几句又显得首长不关心,领导没水平。于是,各级政研室基本上成了首长的讲话稿起草班子,首长倒成了念稿子的播音员。首长讲话成了结果,话讲完了,也就算了。  相似文献   

14.
开会免不了领导讲话,可要找出不请秘书代笔的,虽称不上寥若星辰,但也屈指可数。如今的领导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有的还是“秀才”和“笔杆子”,为何登台作报告没有自己“干货”,不用自己的语言讲话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二气”:官气、傲气、惰气作怪。文风会风是党风的反映。领导十部的讲话语言,不仅体现了个人素质,而且也反映了思想作风与工作作风,它直接影响会议质量、领导班子的整体形象和群众情绪。因此,邓小平同志总是身体力行,同时号召领导同志:“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话、写文章。”领导干部要用自己的语…  相似文献   

15.
国风 《瞭望》2003,(14)
发展是硬道理这句邓小平的名言,自从1992年南方讲话之后,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箴言,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正在开发的西部边陲,到处都可以看到写着这句话的标语牌;上至中央,下到乡镇,各级领导讲话中也频频出现这句话。10年来,这句话就像阿拉丁的神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的前景,给中国带来了强盛和繁荣,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相似文献   

16.
赵宁霞  李娜 《学理论》2010,(18):282-282,298
语篇分析的出现使语言教学从句子层面上升到语篇层面上,从表层的句子分析到深层语篇的分析和理解,从微观结构的分析到宏观结构的分析。利用语篇分析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论述了语篇分析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将数字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以表情达意,在当今的一些交际场合尤其是网络交际中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这种由纯粹数字组成的句子,主要通过阿拉伯数字的语音摹拟客观事物的声响或某些词语、句子的语音,或者利用数字的社会、文化含义,从而表达概念、形成判断。其别具一格的语体风格和音义结构方式增强了现代汉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8.
薛涌 《瞭望》1989,(39)
文人总要写文章,就象农民总要种地一样。所不同者,农民若不种地,他们自己连同所谓的文人统统都要饿死,文人不写文章,在我们今天,却依旧拿他的工资,有个温饱,于别人似乎更少妨碍。但若真的没有了文章,特别是没有了那些有血有肉、跃动着民族灵魂的好文章,不但会令今人寂寞,也会使后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探讨青年心理素质问题时应当看到,心理素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笼统的、难以确切把握的概念。近些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此也提出过不少的界定,如认为心理素质就是人的知情意行过程的组合;也有的认为心理素质与人的素质是相等同的;还有的把心理素质就看成是人们对于挫折的承受能力等等。我们认为,既不应当把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变成是僵化、狭义的纯心理学概念,也不应当使其泛化而成为无所不包的流行词汇。在本文,我们把心理素质初步界定为人们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形成的,在后天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排比排比也叫“排迭”,它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来反映事物、阐明道理、表达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排比,句式匀称,音律铿锵,节奏感强。运用得好,可以使内容集中,思想突出,表现出强烈、奔放的感情,能展开一段话(或一段文章)的气势,使听者和读者感到语言的强大力量。例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