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毒品犯罪因其隐蔽性强、反侦查行为广泛等特点造成调查取证困难,能否在侦查过程中合理并充分使用现有证据资源,就成为诉讼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从刑事证据规则运用角度,阐述并分析了侦查机关在毒品犯罪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诱惑侦查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毒品犯罪、伪造和贩卖假币犯罪、假证件犯罪等所谓“无被害人之犯罪”和多样化的网络犯罪日益突出,诱惑侦查这一特殊的侦查措施越来越受到侦查机关的青睐。研究诱惑侦查的内涵,有必要对诱惑侦查行为的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期达到准确甄别诱惑侦查与其他侦查措施不同的目的,进而准确把握诱惑侦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侦查实务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毒品犯罪是严重的刑事犯罪,洗钱犯罪属于严重的经济犯罪,二者的侦查主体、措施不尽相同。从经侦视角探究毒品案件中洗钱犯罪与侦查必然要先从理论上研究洗钱罪的构成要件和认定,然后在实战中从情报信息收集、侦查措施的选取及侦查协作的完善三方面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毒品犯罪这种隐蔽性高、危害性大的犯罪中,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手段经常被侦查机关所采用。事实证明,这一手段在打击犯罪、侦破案件方面确实具有巨大功效。但是,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并没有得到立法的确认,在我国的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从侦查实务的视角,从诱惑侦查在毒品犯罪中的效益价值入手,结合我国侦查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对运用策略的探讨,力求设计出一种对诱惑侦查合理的法律规制,在公正与效益之间谋求一个平衡点,从而达到诱惑侦查在毒品犯罪中的理性运用。  相似文献   

5.
毒品案件诱惑侦查的必要性及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在毒品案件的侦查中已广泛应用。毒品案件中的诱惑侦查应当是为了侦破隐蔽性极高、组织性极强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件,侦查人员特意设计某种诱发犯罪的情境,或根据犯罪活动的倾向,提供其实施的条件和机会,待犯罪嫌疑人进行犯罪或自我暴露时,当场人“货”俱获,将其拘捕的一种特殊手段,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打击毒品犯罪必须采取的一种侦查措施。但是,由于在我国诱惑侦查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制,难免有合“理”不合“法”之嫌。因此,需要将诱惑侦查手段纳入法制轨道,对侦查机关既授权又限权,通过正当程序平衡诱惑侦查手段实施中产生的惩罚犯罪与人权保障的价值冲突,保证诱惑侦查在毒品案件的侦查中理性运用。  相似文献   

6.
刘静坤 《人民公安》2011,(14):58-59
为了有效地应对毒品犯罪,执法机构需要对新时期的毒品犯罪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近年来,毒品犯罪的新特点催生了美国以及周边国家专案侦查组织模式,有力打击了跨国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7.
毒品犯罪较之于其他刑事犯罪,具有以下特征:普遍缺少报案环节,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犯罪现场,无特定被害人,犯罪形式以交易型为主。另外,它还具有跨区域、集团化的特征;武装性、对抗性也十分明显;尖锐的侦查与反侦查斗争与较量,使其隐蔽性和智能化特征格外突出。与毒品案件的上述特点相适应的是独具特色的缉毒侦查模式。往往是先查到“物”即毒品后,由“物”找人。是先有毒品之情报、线索继而开展侦查。而发现了毒品后也不意味着即已破案,还需要“追上家、打下家”,向两头延伸。缉毒目的是证实正在实施或将要实施的毒品犯罪,其查证重点是犯罪的…  相似文献   

8.
毒品案件的特殊性决定了情报工作在此类案件侦破中的重要地位,毒品案件侦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报,情报是侦破毒品案件的基础,并贯穿于毒品案件侦查进程的始终。毒品犯罪情报信息的涉及面极广,情报内容综合性强、数量大、种类多,因此,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毒品案件情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毒品案件情报信息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加强公安边防部门毒品犯罪情报信息的采集、管理、交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安执法的方式、途径、态度对毒品犯罪的生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公安禁毒工作考核项目的设定或有违基本的经济规律或自相矛盾,运动式禁毒行动存在着人为增多毒品犯罪的风险。毒品案件侦查"经营"的迷局和秘密侦查手段的运用难免会泛化毒品犯罪的产生概率;而强制性的隔离并没有让吸毒人员远离毒品圈子,某种程度上还会助推他们从违法者转向犯罪者。面对持续恶化的毒情,定政府"本职"、还公安"本位",规范公安执法或能控制毒品犯罪的生成规模、类型及刑罚。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互联网+物流寄递进行毒品犯罪具有隐蔽性、犯罪活动跨区域性、犯罪要素相互分离性、犯罪呈智能性和反侦查能力强等特点,给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全链条打击都带来困难,受暴利刺激形成的毒品犯罪供求关系影响,互联网+物流寄递涉毒犯罪将持续发展蔓延。有关部门应建立网络与物流寄递涉毒防控机制,建立互联网+物流寄递涉毒犯罪金融调查机制,结合网络涉毒情报信息进行侦查等方面予以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