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常山散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将80只岭南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常山散按推荐剂量的1倍(0.1 g/kg)、3倍(0.3 g/kg)和5倍(0.5 g/kg)进行给药,连用7 d,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试验期间每日观察记录鸡的精神、采食、饮水、粪便等外观表现,测定给药7 d后和休药7 d后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并进行肝肾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常山散各剂量组鸡的临床状态、饮食和粪便均正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7 d后,常山散1倍和3倍剂量组鸡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解剖各脏器未发现肉眼可见病变;5倍剂量组的肝和肾出现轻度肿胀和淤血,肝系数显著降低(P0.05)。休药7 d后,除5倍剂量组鸡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降低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空白对照组鸡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测指标均正常。结果表明,常山散按1倍和3倍推荐剂量给药对靶动物鸡无毒副作用,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消炎醌是从甘西鼠尾草中提取其生物活性成分而制备的兽用抗菌、消炎新药,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不同剂量消炎醌分别用小白鼠进行了肌肉注射(im)、腹腔注射(IP)和灌胃(IG)的急性毒性试验;用小白鼠和大白鼠进行灌胃蓄积中毒试验;用大白鼠经口服(PO)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im的LD50为902 mg/kg体重;IP的LD50为763mg/kg体重;按最高剂量(2000 mg/kg体重)IG给药,试验小白鼠未出现中毒症状.对小白鼠和大白鼠按500mg/kg体重连续15 d给药,未出现中毒症状.按不同剂量给大白鼠口服,经10、20和30 d采血检测,其中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数(WBC)及分类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生化指标中血清尿素氮(BUN)无显著差异(P>0.05),10 d时高、中剂量组及20 d时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白蛋白(ALB)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而30 d无显著差异(P>0.05),而高剂量组谷丙转氨酶(GPT)含量在20 d和30 d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结果提示,消炎醌毒性小、对动物血象基本无影响,且有一定的保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给予试验组罗曼雏鸡不同浓度的酸枣仁口服液来测定酸枣仁口服液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组雏鸡以10、5、2.5g/(kg.d)不同剂量连续经口给药28d,并另设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第28d和第42d,观察雏鸡的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脏器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没能测出酸枣仁口服液的半数致死量;雏鸡经口灌服受试物的最大耐受量高于20g/(kg.d);在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高剂量组在第7d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而第28d差异不显著;给药后各剂量组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中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中肌酐、总蛋白、肝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中谷丙转氨酶(P0.01)和总蛋白(P0.05)低于对照组。停药14d后,中剂量组肝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毒性试验表明酸枣仁口服液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酸枣仁口服液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是可逆的,连续口服给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以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研究阿维菌素(Avermectin)对小鼠雄性生殖细胞的诱变性.将昆明系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第1-3组为阿维菌素高、中和低剂量组,分别以9.60、4.80和1.92 mg/kg体重(相当于1/2、1/4和1/10 LD50)剂量的阿维菌素与1,2-丙二醇溶液1次灌胃;第4组为阳性对照组,以60 mg/kg体重剂量的环磷酰胺1次腹腔注射;第5组为阴性对照组,仅灌服溶剂.于给药后第12 d和13 d每组取5只小鼠,每只按2mg/k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秋水仙素2 h后取材.试验结果表明,无论给药后第12 d和13 d,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相应阴性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极显著(P<0.01),阿维菌素高、中和低3个剂量组与相应阴性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不显著(P>0.05),证明阿维菌素对初级精母细胞不具诱变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骆驼尿液对酒精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观察骆驼尿液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生长、肝指数、血清生化指标、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及肝脏抗氧化能力及组织病理损伤的变化。SPF级雄性ICR小鼠40只按体重被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酒精肝模型组,骆驼尿液低剂量组、骆驼尿液高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骆驼尿液低剂量组与骆驼尿液高剂量组分别以250 mg/kg(按照体重)、500mg/kg(按照体重)骆驼尿液冻干粉的剂量进行灌胃,阳性药物组灌胃剂量为50 mg/kg水飞蓟素,灌胃体积为10 ml/kg,空白对照组及酒精肝模型组灌以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8 d,每天1次。28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灌胃17.7 m L/kg的50%乙醇(无水乙醇7 g/kg),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禁食12 h后对小鼠进行称重,脱颈处死。测定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含量,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酶(GSH-Px)和甘油三酯(TG)水平,并对肝脏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ALT、AST、TNF-α、IL-1β、IL-6、TG水平均极显著增加(P0.01),SOD、GSH-PX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即造模成功。与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相比,骆驼尿液高剂量组与阳性给药组ALT、AST、TNF-α、IL-1β、IL-6、TG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SOD、GSH-PX水平极显著增加(P0.01)。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骆驼尿液对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具有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铝灰渣提取物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作用,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大、中、小剂量铝灰渣提取物(AAE)染毒组(依据体重,染毒剂量分别为15.60、7.80、5.20mg/kg)和对照组(蒸馏水),每组10只,连续灌胃染毒28 d。观察染毒前、后大鼠外观体征,取血检测外周血液学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计算心、肝、脾、肺、肾、睾丸及副睾、子宫及卵巢等脏器系数,并对重要脏器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自主活动明显减少,体重增长明显减慢;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均出现明显差异;AAE大、中剂量组大鼠心、肝、脾、肺、肾、胃、结肠等脏器组织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上述结果表明,铝灰渣提取物对大鼠心、肝、脾、肺、肾、胃、结肠等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损伤程度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家犬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小鼠神经系统及大鼠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40、20和10 mg/kg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经十二指肠给药后180 min内,受试麻醉犬各剂量组各时间点血压、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及各项心电图指标给药前后自身对照,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鼠神经系统的试验结果显示,该药240、120和60 mg/kg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灌胃给药后对小鼠耳壳血管及尾色泽无明显影响,各剂量组小鼠活动正常;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各剂量组与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无协同作用,对小鼠自发活动没有明显影响。该药120、60和30 mg/kg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灌胃给药后,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质量浓度显著升高,中剂量组尿素氮浓度显著升高外(其值仍在正常范围内),3个用药组对大鼠胆汁分泌、肠推进、胃液分泌、尿常规、泌尿系统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受试剂量范围内对家犬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小鼠机能协调和大鼠消化系统与泌尿系统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的安全性,为今后系统地研究其药理作用以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试验依据,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选用8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药物组连续30 d分别灌服18.83 mg/kg、75.32 mg/kg、302.7 mg/kg药物,通过临床观察、血液学分析、血液生化检测、脏器系数和病理学检查,系统地评估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小鼠精神状况良好,无死亡。试验过程中低、中剂量组小鼠的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变化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而高剂量组小鼠增重指数差异显著(P0.05),长期给药后高剂量组小鼠的脾、肺、肾的脏器系数有显著改变(P0.05),高剂量组小鼠血液中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比值显著性降低(P0.05);高剂量组肝、肾部分细胞发生轻微肿胀,肺间质轻微增宽。提示长期大剂量使用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可能造成小鼠轻微的肝、肾组织损伤。本试验结果提示,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的毒性很低,临床用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猪毛发中17α-甲基睾酮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研究多剂量内服、单剂量肌肉注射两种给药方式下,17α-甲基睾酮在猪毛发的蓄积规律及差异,选用体重为(20.0±3.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头,随机分为2组,一组按体重4 mg/kg内服17α-甲基睾酮、连续给药30 d,另一组按体重4mg/kg单剂量肌肉注射17α-甲基睾酮,毛发样品均采集到给药后第61天。样品处理后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分析检测。以时间为横坐标、质量分数为纵坐标,分析17α-甲基睾酮在猪毛发中的残留规律。结果显示,17α-甲基睾酮在0.75~1 000 n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1);检测限为0.30 ng/g,定量限为0.75 ng/g。多剂量内服给药组,第一次给药后第10天,毛发中药物质量分数达到峰值,而后出现下降,到约16 d后趋于稳定,停药后逐渐下降;单剂量肌肉注射给药组,药物质量分数在给药后第10天达到峰值,而后迅速下降;两种给药途径,在给药后第61天均仍能检测到17α-甲基睾酮。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较高;多剂量内服给药组在给药30 d及停药后31 d内、单剂量肌肉注射给药组在给药后61 d内均可在猪毛发中检测到17α-甲基睾酮,但不同给药方式之间蓄积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取临床健康30日龄艾维菌鸡197只,第1期试验分为5组,每组25只,Ⅰ-Ⅴ组饲料中分别添加喹胺醇0、50、100、150和300mg/kg,于给药后20、30和40 d采血测定部分生化指标;第2期试验分为4组,每组18只,A、B、C、D组饲料中分别添加喹胺醇0、250、500和1000 mg/kg,于给药后10、20和30 d采血和剖解测定脏器系数;同时对第1、2期试验各组鸡按同一采血时间,分别取3只鸡的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变化观察.结果2期试验中50-1000 mg/kg喹胺醇各组鸡尿素氮(BUN)、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标与对照组无著差异(P>0.05);对试验鸡心、肝、肾、肺、胃、腔上囊等组织学变化无明显影响;脏器系数测定,其试验组与对照组鸡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在给药后10d时的肾、30 d时的腔上囊其脏器系数与对照组鸡差异显著和极显著(P<0.05),(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