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松滋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种种束缚,顽强拼搏,扎实苦干,促使全县乡镇企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县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91136万元,其中完成工业产值49311万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22.5%和22.6%;占该县社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2%和44%。乡镇村企业实现利润1003万元,税金1070万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41%和49%。乡镇企业产值过亿元的乡镇达到2个;过1000万元的企业发展到4家,过500万元的企业发展到10家,过100万元的企业发展到78家;过1000万元的村发展到4个,过500万元的村发展到7个,过100万元的村发展到55个。今年1月该县乡镇企业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5.8%,其中工业产值增长51.9%。乡镇企业已成  相似文献   

2.
<正> 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市涌现了一批乡镇企业产值过亿元的乡镇。这些亿元镇经济为什么能得到迅速发展,它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带着这个课题,我们调查了乡镇企业产值率先过亿元的胡集、磷矿、郢中三个镇,着重剖析这些亿元镇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经验。主要特点三个镇辖村73个,现有人口187796人,其中农业人口105403人,耕地173157亩。这些镇顺应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正确地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路子。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快。三个镇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48476万元,比1996年增长77.9%,其中乡镇企业产值32869万元,比1986年增1.03倍,递增速度为14.3%。1991年镇办、村办企业发展到565家,比1986年增241家。镇办企业中,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企业61家,占镇办企业总数的62%,其中千万元以上的7家,主  相似文献   

3.
河西地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自有财力大增,有了从事经济活动基本的财产权力和财产支配的自由后,大量的劳动和资金转向了非农业投资,推动了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4年以来,河西地区乡镇企业三年迈了三大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7年底,河西乡镇企业总数发展到23998个,从业人员达到23.2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5.52%;产值78556万元,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23.09%;给国家交纳税金2416.82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老河口市为例,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产值74956万元,在全市社会总产值中的份额达35.1%;其中乡镇工业产值52821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8.2%。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乡镇企业发展仍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1993年,全区乡镇企业已达20.2万个,从业人数60.1万人,其中乡村两级及合作企业8164个,从业人数226113人,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占全区总劳力的19.8%;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55.3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9.83%;工业总产值达到28.5亿元,占自治区工业总产值的9.93%;上缴国家税金2.73亿元。占自治区税收总额8.65%;乡镇企业职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我省乡镇企业萌芽于五十年代后期,起步于六、七十年代,发展、壮大于八、九十年代。到1998年,全省共有乡镇企业89.2万个,职工837.4万人,完成现价总产值9510.25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为8449.48亿元,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7.
一、武汉市乡镇企业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武汉市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武汉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为9,803.00万元,比1991年增加2,296.31万元,增长30.6%,全年上交国家税金31,294万元,增长了32.2%。占利润总额的61%。目前,乡镇企业已成为区县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它必将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武汉经济发展与全国先进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与特大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很不相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乡镇企业未能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我市的乡镇企业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比较相距甚远。在发展速度上,1992年全国、全省乡镇企业产值比上年分别增长51.5%和35.1%,而我市仅为30.6%;在人均占有量上,按1992年全国3个直辖市和原来13个计划单列市人均占有乡镇企业产值排序,我市为第11位;在经济效益上,1992年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我们襄樊市在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中,以乡镇企业为突破口,采取超常规措施,促其快速发展。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78.52亿元,实现利税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7%和45%;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55.5%,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7%,分别比上年增加1O.5和20.3个百分点。为了确保乡镇企业今年再上一个新台阶,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云县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健康地发展壮大起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县委、政府把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作为发展县城经济的战略重点来抓,使乡镇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发展势头。至1993年底,全县已拥有乡镇企业2297个,从业人员5930人;实现总收入5541万元,比1992年增35%;实现总产值(现价)4755万元,比1992年增31%;上缴国家税金357万元,比1992年增67.6%;实现纯利195.4万元,比1992年增48%。由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现状,转移了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调整了产业结构和…  相似文献   

10.
一、新的发展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西乡镇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住和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新的增长点,农民奔小康目标的重要靠山。到1990年,全省乡镇企业已发展到71.2万个,职工人数达232.7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6.7%,创产值156.87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0.5%;其中工业产值103.0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9.1%。与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0.5倍和14.8倍。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七五”后4年已连续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并形成以下发展的特点:企业形式上,突破单一乡村办,转向“多轮驱动”的新格局,乡村企业稳步发展,成为骨干力量,两户  相似文献   

11.
一、发展现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益于政策扶持,我盟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牧区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八五”末,我盟共有乡镇企业3725家,其中集体企业187家;总产值达到20893万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59%,约占工业总产值的30%;实现利润1696万元,上缴税金996万元,形成固定资产9711万元;从业人员12024人,农牧区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达到400元。产品结构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某些产业领域已占居主导地位。据统计,全盟煤炭总产量的61%,建材行业的80%,货运量的72%均由乡镇企业提供。乡…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的乡镇企业至1987年底,全市共有52600家,总产值达47.2亿元,占全市农村总产值的56%。农村经济出现了一个以乡镇企业为“龙头”的新格局,使广大农村青年劳动就业出现了一个新走向。为适应这种变化,及时地把广大农村团工作转移到乡镇企业上来,摸索乡镇企业团工作发展的新路子,我们对全市乡镇企业及其团组织进行了一次调查。乡镇企业具有“四大比例”的特点。一是乡镇企业青年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大。全市乡镇企业总人数456127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达375288人,占企业总人数的82.28%。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青年的集结地,成为农村团工作的新领域。二是户办、联办的私营企业数量大。据粗略统计,户和联户办的企业有3.67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发生了五个深刻变化。一是乡村集体企业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走向多元化和混合化。全国乡村集体企业资本总额中的非集体资本已高达62%。二是外向型经济成为乡镇企业的拉动力量。进入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平均每年递增40%。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发展到12.4万家,年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4.7万家,已有1600家乡镇企业具有了进出口经营权,累计利用外资290亿美元,到境外办企业5446家,投资总额约有50亿元人民币。三是上规模企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哲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工农业生产及农村牧区致富达小康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愈来愈突出地显现出来。到目前为止,全盟乡镇企业已发展到60196家,从业人员18.1万人,占全盟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1994年完成总产值31.5亿元。乡镇企业这一领域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状况怎样?最近,我们在通辽市飓力恒实业总公司、木里图合成板厂、河西镇铸造厂、后旗开关厂、奈曼旗德胜乡砖厂等五个不同类型的企业做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在乡镇企业这一领域中所触及的范围非常有限。究其原因:既有企业自身的一些客观因…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开放,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它以强大的生命力显示了它在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据统计,1985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二千七百二十八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4.1%,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6.8%,比上年增长59.8%。企业职工总数达到六千九百七十九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9%。乡镇企业已由过去的“副业”,逐渐变成了主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正如中央“七五”计划报告中所提出的:“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乡镇企业在商品经济的海洋中迅速发展壮大,据统计,1994年,全市共有乡镇企业74859家,总产值491.3亿元,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已居“五分天下有其四”的重要地位。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对市场经济不断进行探索的过程。泉州的主要做法和初步经验是: 努力塑造新的市场主体,形成市场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一、武汉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现状武汉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据统计,目前在196个乡、镇(不包括国营农场),1942个村中拥有乡镇企业10700余个,职工37.3万人,固定资产21亿余元,流动资金15亿元,总产值664亿余元,实现利税16.5亿余元,乡镇企业总收入占整个农村工牧渔业总收入的67.3%左右。自199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上规  相似文献   

18.
自1986年以来,吉首市河溪镇连续几年超常观发展乡镇企业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发展道路。目前,全镇工业企业已初具规模,计有13个企业,安排就业人员2100余人,预计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可突破5000万元,实现利税400万元。在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产值“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已形成。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企业也同发达地区一样地蓬勃发展。1992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的乡镇企业发展到289415个,从业人员698万人,总收入47.3亿元,总产值40.4亿元;比1990年增长50%,农村个体工业总产值达到5.6亿元,比1990年增长42.7%。这些发展变化,虽然已经大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就业人员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市场的培育扩大,但是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内地、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仍然较为缓慢。为此,国务院于去年春给了政策倾斜,即在发展内容、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20.
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长垣县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效益明显,已成为全县乡镇企业的支柱,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已达11578家,从业人员15万人,分别占乡镇企业总数和总产值的97%、76%,占全县税收和财政收入的60%、34%,全县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1997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70元,比1990年增加了158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7亿元,名列全省前茅;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县(市)的排列位次,由1990年的第92位跃升到1996年的第48位,晋升了44个位次,初步实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良性循环。长垣县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营造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