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长沙驱车近两个小时,便来到了开国元帅彭德怀的故乡——湖南湘潭县乌石镇彭家围子。乌石镇高耸着一座乌石峰,乌石峰为南岳72峰的尾峰,它南接衡山,北接岳麓,高耸入云,钟灵毓秀。被评为’98全国文物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首的彭德怀纪念馆就座落在乌石峰下。彭德怀纪念馆大门设计为“八·一”的形状,寓意不言自明。进入大门,怀着敬仰的心情,一步一步爬上100级台阶,威武凛然、昂首挺胸、身着元帅服的彭德怀全身立像就突现在眼前,敬畏之感油然而生。彭德怀铜像座落在卧虎山上,铜像高5.1米,基座高3米,为花岗岩巨石造型,总高8.1米,这一数字与大…  相似文献   

2.
彭德怀8岁丧母。这位孕育了中国人民伟大儿子的母亲的身世,也许是由于她劳累过度和贫病交加,过早地离开人世,一直鲜为人知,也没有人作过调查了解。《彭德怀传》也只是说“除了自己的姓——周姓,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彭老总家住彭家围子,是在乌石峰的东麓,而她的母亲是乌石峰西麓斑竹塘大年冲一个周姓贫苦农民的女儿,两地相距10多里。笔者家住黄荆坪,则是在乌石峰的南麓,与大年冲仅相距4里。而且笔者的姑父周家镐也是大年冲人,与彭老总的舅父是同村同族的兄弟。湖南解放初期,周家镐的母亲曾对她的孙辈们说过:“我们家还有个…  相似文献   

3.
乌石,位于湖南省湘潭县西南的乌石峰山脚下,以山而得名。这里因哺育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彭德怀元帅而蜚声中外。“文革”前,乌石是公社所在地,它由周围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村寨所组成,其中距乌石仅数里的彭家围子,是1898年10月彭总的诞生地,在此他渡过了艰难贫苦的青少年时代。 1928年7月22日,30岁的彭德怀组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汇》2007,(6):F0004-F0004
彭德怀纪念馆坐落在湖南湘潭西南40公里的彭德怀乡里乌石镇,与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毗邻,是湘中伟人故里游的一笔重彩。  相似文献   

5.
洪梦 《党史文汇》2014,(7):17-17
正彭德怀家乡湖南湘潭乌石寨的彭家围子过去缺水,周围百姓饮用水要到很远的塘里去挑。几十年来,彭德怀一直把这件事记挂在心里。1957年,全国许多地方兴起大修水利高潮,他便给家乡干部写信,建议在他小时候砍过柴、放过牛的乌石峰下楠木冲修一座水库。1958年,水库动工兴建。这年冬天,彭德怀回乡视察。听了公社、大队干部的汇报后,他非常高兴,立即自掏腰包捐献了500元钱表示支持。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开国元勋、十大元帅排名第二的彭德怀同志的故乡———乌石寨,位于湘潭县西南角,距湘潭市区不足40公里,是一个景色怡人、风光秀美的小山村。这里山势险峻,石呈黑色,故有乌石之称。“乌飞将近月,石乱欲撑天”,清代翰林赵启霖在乌石峰的绝壁上题写了这一  相似文献   

7.
1898年10月24日.彭德怀诞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峰彭家围子的农民家庭。他父亲彭民言喜得头生子,高兴地替他取个乳名叫钟伢子,意思是钟情可爱的娃娃。待他会走路时他父亲给他起个大名叫彭清宗,号得华,  相似文献   

8.
彭德怀与周瑞莲 1898年,彭德怀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峰的彭家园子。因幼年丧母,父亲久卧病榻,家贫如洗,便被寄养在舅舅家。在这里,他碰到了表妹周瑞莲。由于父母早亡,瑞莲很小就来到舅舅家生活。彭德怀和周瑞莲从此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随着时日的消逝而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9.
孙东升 《新湘评论》2008,(10):62-63
很多到湖南探访毛泽东故乡——韶山的海内外游客,除到宁乡花明楼参观刘少奇故居外.还要绕道乌石参观彭德怀家乡。韶山、花明楼、乌石,成为湖南红色旅游的“金三角”。  相似文献   

10.
孙东升 《学习导报》2008,(10):62-63
很多到湖南探访毛泽东故乡——韶山的海内外游客,除到宁乡花明楼参观刘少奇故居外.还要绕道乌石参观彭德怀家乡。韶山、花明楼、乌石,成为湖南红色旅游的“金三角”。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是彭德怀元帅的故乡。建国后的1958年、1961年,他曾两次回来。将军百战死,元戌探故乡。乌石寨的人们和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忘不了彭德怀这两次回故乡的情景……  相似文献   

12.
陈忠红 《新湘评论》2008,(10):44-45
题记:开国元帅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湘潭县乌石寨彭家围子一个农民家庭。元帅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但却忘不了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回乌石调查研究。他在调查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风范和高尚情操,令家乡人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今年是彭德怀元帅110周年诞辰,我们特约请中共湘潭县委书记陈忠红讲述元帅在家乡调查的几个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戴安林 《世纪桥》2009,(6):20-23
彭德怀元帅是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人,1898年10月出生。他在家乡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和少年,投身革命事业以后,时常眷恋着家乡和父老乡亲,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仍然非常关心家乡的建设和群众的生活,曾先后于1958、1961年两次回乡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而今,当你走进乌石寨、走进彭家围子,你仍然会听到许许多多关于彭德怀元帅关心家乡的感人故事,你的心灵一定也会为他那片浓郁的乡情所打动……  相似文献   

14.
陈忠红 《学习导报》2011,(11):51-53
漫漫长河中,悠悠百年间,数千平方公里的湘潭沃土上,伟人名人辈出。生于湘潭县乌石镇彭家围子的彭德怀,便是这一方红色沃土上一颗耀眼的将星,他以彪炳千秋的不朽战功、刚正不阿的崇高品质和心系人民的伟大情怀给湖湘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文禄 《党建文汇》2007,(7):41-41
新中国成立没有多久,韶山毛泽东故居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挂了起来。门匾是由“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书写的。当时,中央领导人的故居都挂着类似“头衔”,如湘潭县彭德怀乌石老家就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家。”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南岳衡山,绵亘数百里,耸立着七十二峰。靠西北的湘乡境内有座朝阳峰;靠东北的湘潭境内有座乌石峰.两峰对峙.相距不到30公里,犹如一对兄弟,有人称之为“兄弟峰”。上个世纪末的1898年,两峰之下有两个男娃落地,想不到这两娃后来都成了驰骋沙场的一代名将,成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成了为改变中国历史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他俩就是黄公略和彭德怀。今年,在迎来他俩100周年诞辰的时候,人们追忆着一个世纪以来他俩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志同道合的兄弟1915年秋,正值湖南军阀打着护法、统一中国的旗号,与北洋军…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2月28日,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峰下,山河肃立,哀乐低回,共和国开国元勋彭德怀的骨灰被安放在这里。 葬礼仪式简朴得比平常老百姓去世时还要简朴,简朴得除附近群众外,没有人知道这里正在举行一场葬礼,而且是一个共和国伟人的骨灰葬礼!知情而来的群众自发燃放着鞭炮,以他们淳朴的乡情,迎接着这位长辞人间25年的元帅魂归故里。  相似文献   

18.
彭德怀是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卓著功勋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彭德怀从一个山村普通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坚强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人民共和国元帅,当然主要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和伟大的中国革命时势的长期造就。但是不可否认,生他、养他的家乡这块热土,这里的环境与人民,这里的文化和风尚,对他思想、作风、性格的形成与才智的开启,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对这一影响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地方风尚的影响彭德怀出生于湖南湘潭县乌石彭家围子,这里是湘潭县西部边邑,群山连绵,山青水秀。彭德怀从小就在山…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没有多久,韶山毛泽东故居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挂了起来。门匾是由“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书写的。当时,中央领导人的故居都挂着类似“头衔”,如湘潭县彭德怀乌石老家就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家”。  相似文献   

20.
彭德怀谪居吴家花园的2250日(续)(接上期)何定乌石──永恒的眷恋1960年,由于人祸加天灾,全国工农业生产陷入严重困境。粮棉油大减产,原材料缺乏,许多建设项目被迫下马,农村发生大面积饥荒。安徽、河南、甘肃等省份造成大批饿死人的惨剧。大跃进和反右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