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法制工作,作为国家整个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肩负着政府立法、行政执法和监督、行政复议等重要职责。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政府法制工作,使政府法制工作与时俱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实践“三个代表”,必须认清“三个代表”与政府法制工作的紧密联系。明确“三个代表”的重要指导意义。政府法制机构成立以来,特别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导下,政府法制建设。无论从人们对政府法制工作的认识层面和工作层面,还是从政府法制的制度化建设层面都有了全新的发展。政府法制工作有力地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践证明,政府法制工作只有体  相似文献   

2.
南辰  王飞  邹伟  傅勇涛 《政府法制》2013,(10):13-13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政府改革”。5年来,“政府改革”这一关键词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相似文献   

3.
长期存在的“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寓监督于支持之中”的提法,在人大工作的实践中产生了某种错觉,以至于让一些人误以为“人大监督就是支持”、“找政府的问题就是不支持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行政复议工作经验交流暨“双先”、“双优”表彰大会和“山西省纪念依法治省十周年暨‘法治山西’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回顾总结2008年的政府法制工作,研究部署2009年政府法制工作任务,山西省人民政府于3月27日召开了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5.
“去年,我市有几项任务没有完成,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全体代表表示深深的歉意”。据报道,前段时间召开的某地人代会上,市长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了上面的一番话,令在场的人大代表“深受感动”。各级各地人代会召开之际,政府行政首长须在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向全体人大代表“交账”。纵观以往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其大部分篇幅是在总结过去的成绩、谋划今后的工作,有的也简要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的则对没有做好的工作或未完成的任务避而不谈,而就“任务没有完成”向人民和代表道歉的则很少。在如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6.
日前,在湖南省娄底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一名代表提出了“关于人大对政府工作报告实行全程监督的建议”,建议人大要通过“五审”(即人大代表广泛审、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分项审、主任会议联合审、常委会会议集体审和人民代表大会重点审)“三督”(即年初督查分解任务责任、年中督办项目目标实施、年末督查实际效果)“一评议”(即评议政府分管副市长贯彻执行政府工作报告的履职情况)等方式,加强对政府工作报告实施的监督,确保政府承诺的事项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张迎涛 《中国司法》2009,(4):99-100
一、“服务型政府”的提出过程 早在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听取代表论及政府职能转变时指出:“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时隔一年,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又提出要“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将服务政府与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并列。2007年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再次强调了“服务型政府”,并首次将“建设服务型政府”设定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第24页,在阐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举措时,写明“规范灰色收入”。委员张抗抗对此提出质疑,“不知要如何规范?”张抗抗和其他委员共同建议:政府工作报告能否删去“灰色收入”?  相似文献   

9.
2月23日上午,在安徽大剧院,听了王金山省长代表省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备受鼓舞,心情十分激动。政府工作报告从6个方面回顾了2005年省政府工作开展情况,全面总结了“十五”期间政府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详细阐述了我省“十一五”发展的战略任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10.
99年是“政府上网年”。为配合“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迎接由此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工作方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探讨政府上网过程中已经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我省政府网络建设的健康发展,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和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于:6月17日在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联合召开了“政府上网问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为官不为”20年来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总结2014年工作回顾时对“懒政”问题直言不讳: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目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  相似文献   

12.
立法工作的质量是立法工作的关键。地方政府的立法工作如何做到既加快进程又确保高质量,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课题。1993年以来,我们在广西的政府立法工作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提高,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工作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提高政府立法工作质量,必须抓好“四个环节”,把好“两个关”,即抓好编制政府立法计划、起草、  相似文献   

13.
《法制与社会》2011,(3):23-25
早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国务院于同年8月27日召开的“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又在作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直接监督政府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新年伊始,全国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省、市、自治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相继出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依法行政”依然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关键词之外,各地政府对于“依法行政”又增添了一些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15.
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我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宏扬“以人为本”理念,大力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增强政府工作法制意识,夯实依法行政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2月 15日,省政府召开了贯彻“四政”方针经验交流会。洪虎省长就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四政”方针,进一步做好政府工作作了重要讲话,着重强调要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四政”方针的灵魂,把“四政”方针作为落实“三个代表”的载体,同时强调要把贯彻“四政”方针同谋划新世纪发展蓝图、实现我省跨越式发展、推进政府“三个转变”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到政府各项工作中去。这个讲话,针对性、现实性很强,对我们做好新世纪的政府工作,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承担起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职责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将洪虎省长在省政府机关贯彻“四政”方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予以发表(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打黑除恶”公众认同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格外受人关注。从调研所反映的数据来看,公众高度支持本次“打黑除恶”行动,关注重点主要是政府“打黑”的决心。民众希望“打黑除恶”行动能深入彻底并长期坚持,同时政府必须加强“打黑”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挥群众在“打黑”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坚持“打黑”与反腐同时进行的策略,强化依法“打黑”的观念。而在构建防止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机制方面,政府应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异,堵住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成员的来源;规范市场秩序并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教育。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高屋建瓴,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一个透明、高效、职业化的公共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潮 《检察风云》2004,(19):38-39
公共政府就是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属于人民。人民是我们的主人,人民永远是正确的。我们只拥有“经营权”,人民拥有当家作主的“所有权”。政府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政府工作水平、工作质量、工作能力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20.
政府环境责任考核指标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波 《河北法学》2014,(12):104-114
政府环境责任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设计,无疑对促进政府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保障环境法律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政府环境责任考核指标体系的类型设定,主要涵盖政绩考核环境指标的数字化管理与环境绩效考核要素量化指标两种类型。数字化管理有利于政府环境责任考核逐步走向制度化,而绩效考核要素量化则有助于政府环境保护工作效能的提高,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进而保障工作运转的目的性与方向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政府环境责任考核指标体系至多只是一种“社会技术”,仅仅是考量政府履行环境职责,评估政府环境管理效能的一种“工具”,而政府环境责任法制化才是最终实现“法治中国”与“美丽中国”之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