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向前在黄埔军校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校长蒋介石找他到办公室谈话。徐向前生陆腼腆,不爱说话,蒋介石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有更多的话,再加上一口难懂的山西口音,使蒋介石听起来很费劲,又见徐向前的背不直,人长得也不太“威武”。  相似文献   

2.
京剧大师梅兰芳非常爱国,抗战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把胡须留了起来,从此不再唱戏. 直到抗战胜利后,梅兰芳才出来演出,恢复演出第三天,蒋介石前往戏院观看.演罢,蒋介石会见梅兰芳,对他说:“你是爱国艺术家,今天可称幸会.”临走时,蒋介石亲笔写下“国族之华”四个大字赠予梅兰芳.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最后岁月中的侍从副官翁元清楚记得,1972年在日月潭涵碧楼(日月潭宾馆)有天夜里,蒋介石上床就寝.日月潭夜里气温低,翁元好意为蒋介石盖上一张薄被单,以防着凉.谁知道第二天早上醒来,蒋介石全身汗湿,内衣全湿透了.显然他流的是盗汗或虚汗,说明蒋介石的身体情况已亮起红灯.  相似文献   

4.
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误以为蒋介石是个秃头,其实不然。蒋介石既不是光头,也不是秃头,而是因为他的头发长得非常细,而他又不喜欢留长发,只要头发长得稍微长一点,他就会让自己的理发师予以修剪。所以,一般人如果不用心去观察,还真很难看出他的头顶还有一层细发。  相似文献   

5.
李玉 《政府法制》2012,(26):25-25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就提拔他,因为官途是天堂;如果你痛恨一个人,也提拔他,因为官途是地狱。 这两句话听起来很荒唐,但痛恨谁就提拔谁的事情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  相似文献   

6.
正在民国政要中,孔祥熙贪腐之声可谓臭名昭著。然而,蒋介石对他却始终委以重任且信任有加。抗战前期,面对指责孔祥熙、起用宋子文的呼声,蒋介石甚至说:"你们都不了解孔祥熙,孔祥熙这个人做人很有中国人的风度,他自己不要钱。"但是,历史事实却一再推翻蒋介石一厢情愿的说辞。抗战时期爆发的美金公债案,使孔氏贪腐之真相大白。在确凿的事实面前,蒋介石也大为愤怒,甚至发出"不可与之再共国事"的叹息。但是,在他的刻意包庇下,孔祥熙最终仅仅以先后辞去行政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7.
签字     
杜一德从被任命为教委主任那天起,就将自己关在主任室内,没谁能知道他在于啥,也没谁关心他在干啥,只有教委几位中层干部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凭空猜测。猜来猜去自觉无味,管他干啥,自己干自己的事就是了。杜一德至今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任命为教委主任的,也曾想了许久仍是不知道。好在现在不用去想了,还是先干好当教委生任的第一件事吧!杜一德虽有大专文凭,但没有签过字。于是端正姿势,执笔在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这三个字:杜一德。桌上的一本100页的便笺只剩下最后一张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写下的“杜一德”三个字终于能够…  相似文献   

8.
市检察院根据一封匿名举报材料,很快查清了神龙公司总经理王雷贪污受贿的犯罪事实,曾经风云一时的王雷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为奖励举报功臣,检察机关曾派人暗中调查谁是举报人。根据检察官们的猜测,举报人很可能是神龙公司内部人员,因为举报材料翔实准确。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暗中调查,还是没能弄清举报人是谁,这一事便被暂时搁置起来。已被送到外地服刑的王雷,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这样一位风云人物会沦为阶下囚,这令他很悲哀。但更让他悲哀的还有两件事:一件是背后被人家捅了刀子,至今还不清楚是谁干的;另一…  相似文献   

9.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0):23-23
1949年时,于右任被蒋介石派人挟持到了台湾,继续担任“监察院院长”等高职。他几次提出辞职,但蒋介石需要于右任为他装点门面,所以被拒绝了。  相似文献   

10.
一次,南京国民政府某部部长给蒋介石送去一份呈文.因时间紧,这位部长来不及在公文上签字,只盖了自己的私章,便匆匆送来请蒋批阅.蒋介石端详了半天,竞没认出这枚私章是谁的名字.原来,那私章是用"钟鼎文"刻写的,其形状就好像鱼,令蒋心生不悦,遂提笔在图章上写了这么一句话:"我非考古学家."以此警示部下"勿再如此".  相似文献   

11.
邻居被骗15万元 家住北京市房山区的冯义飞近半年来一直“很闹心”,他到现在都不愿意相信自己被骗了,而且是被曾经接受过自己帮助的人骗了。“我很不愿意相信他在骗我,因为我曾经帮助过他,谁骗我他都不能骗我!”冯义飞说。  相似文献   

12.
老周之死     
老周其人及其官司在庞大的上访队伍里,老周——周崇德属于很有特点的一个人。他的特点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字:耐、韧、忍、雅。老周的耐性是出了名的:不管接访者脸色如何,他照样不愠不怒,耐着性子诉说自己的委屈。他的韧性也是出了名的,他从1993年开始上访,一直到2004年夏天。他忍着一腔怒气,虽然有时说着说着难免渐渐激动起来,但他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状态,马上就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忍着性子缓缓诉来。老周最大的特点是雅,人们称他为“文明上访者”,他不闹,不叫,不缠,不搅,一副老学究模样。念过私塾的老周,面容清癯,身材瘦弱,举止儒雅。  相似文献   

13.
从蒋介石日记揭示出,为了摆脱情网,蒋介石连佛家的"色空观念"都动用了。蒋介石从1915年开始记日记,直到1972年卧病不起才中断,除去其间丢失的4年,保存下来的共有53年的日记,几乎一天不落。历史学家杨天石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读到蒋介石日记的学者,他回忆说:"日记原件存放得极为严密,一般人不得靠近,档案馆馆长和另一位负责的馆藏人员各持一把钥匙,两个人一起才能打开库门;而即使进入档案库,哪怕是蒋家后人也不能接触原件,只能提取复制件。""曾有记者要我用几个字概括蒋介石的一生,我做不到,但我能总结他5大毛病:好色、暴躁、多疑、孤僻、自恋。"杨天石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谁在意“双重国籍”? 一位知名的美籍华人教授从美国回到中国讲课,等他到首都机场时才发觉自己的签证已经过期.即便他一再声明自己是“中国人”,甚至找到大使馆给他证明,但最后还是按规定被滞留了一晚上,“上厕所时,都有军人看管”.  相似文献   

15.
官司虽然赢了,当事人的心情仍然非常沉重、痛苦,因为这场官司打得不明不白,至今,她与他还是不明白谁是采取卑鄙无耻的手段伤害了自己的小人。突如其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统治者是法律的臣仆,他的全部权力都建立于法律之中。同时,由于他享受着法律的一切 好处,他若强制他人遵守法律,他自己就得更加严格地遵守法律。 实际上,由于一切社会契约的性质都是双方面的,所以谁也不可能把自己放在法律之上 而同时又不否认法律的优越性;一个人如果不肯对别人承担义务,那么,也就不会有人肯对他  相似文献   

17.
张蓬云 《政府法制》2013,(29):29-29
戴笠刚在蒋介石身边做事的时候,被老蒋看不起。既不派他事做,也不称他全名,只是叫他“乡下来的,去买包香烟”,“乡下来的,去把茶倒满”。如果一般人碰上这种待遇,早就受不了啦,但戴笠是怎么做的呢?他非但不争,还引以为荣。对别人说:“蒋校长(那时蒋是黄埔军校校长)这样叫我,是种亲热。叫我雨农的话,反倒见外了.”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43-43
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后,痛定思痛。他认为,国民党今后要与共产党斗争,光靠自己的力量不行,必须联合周边国家共同建立一个反共联盟。1949年7月中旬,蒋介石给韩国总统李承晚去电,希望访问韩国,商谈建立太平洋反共联盟等问题。7月19日,李承晚给蒋介石回电,正式邀请蒋访韩。  相似文献   

19.
亲属相隐     
何进 《江淮法治》2008,(16):35-35
西汉时期曾发生了一起疑难案件:有一名男子甲没有儿子,后来他在道路旁拾到了一个别人遗弃的小孩乙,于是他就将小孩收养为自己的儿子。小孩长大后,在外杀人犯了罪.逃回家中将杀人的事情告诉了男子甲.甲听后就赶忙把乙隐藏了起来。案发后,审理案件的地方官员认为案件属于疑难案件.于是就上报到董仲舒那里.董仲舒认为,虽然乙不是甲的亲生儿子.但甲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父子关系.谁也否定不了这个事实。所以根据“父为子隐”的原则.甲为乙隐瞒罪名,不构成犯罪。后来皇帝亲自下诏认为董仲舒的判决是对的。  相似文献   

20.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他来自苏北穷山村,在上海打工,可谓是一无所有的凤凰男;她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堪称人见人羡的孔雀女。两人去千岛湖游玩时,他口出狂言,说要送给她一艘豪华游艇作为结婚的礼物……凤凰男情牵孔雀女心中升起"游艇梦"崔向前作为凤凰男,虽然是"穷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但最缺的是金子。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福分不浅,居然在大上海交上了桃花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