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晓东 《群众》2013,(8):43-44
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要求,是提升苏北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在苏北取得战略性突破的基础上,从流域经济发展的新视野,提出“一带、三核、一枢纽、多节点”的空间开发格局,以江苏淮安、安徽蚌埠一淮南和河南信阳为三核共建“淮河生态经济带”,把苏北、皖北、豫南境内淮河流域建设成科技型、外向型和生态型的健康生态经济长廊,将苏北的长三角一体化、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以及江苏沿海开发、东陇海线、淮安中心城市等几大战略进行叠加,从更高层次上进行战略全面升华,提高这四大同家战略的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支持淮安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布局,加之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苏北地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苏北地区的人力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因此,不断强化政府职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对做好苏北地区企业用工服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9,(22)
<正>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推动淮河流域一体化发展,既是实现我国东中部地区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沿淮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2018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首个跨省域的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淮河流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东风"。作为首提首推市,淮安积极推动《规划》落地实施,谋划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动探寻与长江经济带、长三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7,(6)
<正>江苏发展最突出的一个短板是苏北滞后问题。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就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加快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建设"。根据区域发展规律与苏北地区的发展现状,还应构建以环洪泽湖和高邮湖为基本形态的"两湖生态经济区",从区域规划政策上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培育撬动苏北发展的新动能,破解苏北地区富民难题。当前苏北振兴的区域发展规划存在不足苏北振兴是一个大战略,需要具体的区域发展规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0月《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得国家批准,标志着淮河生态经济带进入快速发展期。淮河流经我国中东部地区,全长约1000公里,是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淮河生态经济带以淮河干流、一级支流以及下游沂沭泗水系流经的地区为规划范围,跨越五个省份,包括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扬州市、泰州市,山东省枣庄市、济宁市、临沂市、  相似文献   

6.
求解宁杭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公约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2017,(8)
<正>加快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打造长三角新增长极已成江浙两省共识。当前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面临发展路径选择、体制机制创新、区域协同推进等三个共性课题,亟待围绕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协同共赢、民生幸福四个目标,统筹空间约束、产业升级、区域发展和宜居城市打造,凝聚发展共识,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面临三大挑战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是长三角经济先发地区探索生态优先、绿色转型的重要示范,其牵涉范围广、发  相似文献   

7.
自2001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以来,皖北及沿淮地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增长加快,发展后劲增强,后发优势显现,但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我省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对于贯彻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淮河流域的生态心脏,洪泽湖的水生态安全成为保障淮河沿岸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生态屏障。大力开展洪泽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禀赋挖掘,将有助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进一步换档升级与提质增效。为此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树立系统思维,提高治理协同化水平。淮河生态经济带省际联席会议、第2次市长会商会要以"淮河生态经济带河湖保护"为主题,共建区域河湖合作保护机制,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生态治理格局,形成步调一致的强大合力。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  相似文献   

9.
<正>江淮生态大走廊,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从北向南是淮河入江通道;南接"长江经济带",北连"京津冀协同发展"都市圈,是两大国家战略的清水纽带和绿色脊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规划建设江淮生  相似文献   

10.
正国函[2018]126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送审稿)的请示》(发改地区[2018]945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二、《规划》实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相似文献   

11.
吴雪丽 《群众》2010,(6):56-57
<正>地处古运河与淮河交汇处、洪泽湖畔的泗洪,属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泗洪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成就斐然、声名鹊起。据  相似文献   

12.
国策     
《群众》2018,(20)
正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改善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省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同构成了联系紧密、内涵丰富且具有协调特征的复杂巨系统,二者协调发展水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首先,基于综合评价模型对生态保护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分析,然后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探索生态保护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提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质量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趋势,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优于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升明显,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高于中上游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度经历缓慢增长和快速上升两个发展阶段,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高于中上游地区。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抓紧编制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强化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监督机制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统筹城乡发展往往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点,那么,信阳又是如何实现加快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的?河南省信阳市市长郭瑞民给出了答案。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素有"豫南明珠"、"三省通衢"之称,全市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辖八县两区和六个管理区、开发区,总人口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7,(8)
<正>宁杭生态经济带贯穿江苏西南部和浙江西北部,连接南京与杭州两大中心城市,是长三角重要区域,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对于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为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新的动力。经过长期发展,长三角已经形成沪宁、沪杭、宁杭三个城市发展轴。其中,沪宁、沪杭"两条边"较强,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城市连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7,(8)
<正>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缪瑞林领衔提出《关于将宁杭生态经济带纳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议案》,吸引了江苏团105名代表、浙江团25名代表联署,引发热烈反响。长期以来,长三角地区沪宁带、沪杭带经济发达,而宁杭带发展相对迟缓。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宁杭生态经济带"生态资源强边"和"城镇经济弱边"的发展矛盾不断凸显,亟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探索形成绿色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打造成为长  相似文献   

17.
徐泰玲 《群众》2015,(2):59-60
<正>近年来,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呈加速发展态势,但苏南苏北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因此,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已成为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和当务之急。一、苏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面临的战略机遇首先,从国际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看,苏北面临着全球科技革命的机遇。21世纪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和新兴产业成为发展的新潮流。在国际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09,(12):27-28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是省委、省政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统筹发展、形成“两圈一带”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举措,对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建设生态文明湖北,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更有成效地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将湖北长江经济带打造成生态文明示范带。  相似文献   

19.
魏国强 《群众》2017,(18):35-36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苏北地区要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在苏北发展座谈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1+3”功能区战略,并把宿迁作为生态经济区试点,强调要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这既进一步明晰了宿迁的发展定位,也为我们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难得机遇。当前,宿迁正围绕“江苏生态大公园”定位,全力推进“两聚一高”、落实“三项任务”,加快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王树华  宋颖弘 《群众》2020,(3):21-21
投资历来是江苏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保持江苏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稳投资是关键性因素。特别是在当前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攻关期,更需要投资发挥“稳定器”作用。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于稳增长贡献重大,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力度,不仅有利于保持江苏经济稳定增长势头,而且也将助力补短板、惠民生。要从实际出发,对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有效投资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当前,以城市为载体的枢纽经济竞争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着力加快建设苏北、苏中高铁和沿江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积极打造南京禄口机场国际枢纽、苏南硕放机场区域枢纽和淮安淮河生态经济带航空货运枢纽,强化省际高速公路衔接互通,完善“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和“一区三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