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行政诉讼和解的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司法实践经验的积累、法学理论的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发展促使人们对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这一原则进行反思。行政诉讼和解基于行政案件的特殊性,既不同于民事诉讼和解,又不同于行政调解,是由三方参与的解决行政案件的司法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社会理念、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诉讼和解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行政诉讼中附带提起民事诉讼,是行政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行政诉讼应否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以及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等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未作出明确规定,行政审判实践中对此的认识、作法亦不一致。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根据 行政案件中,当事入实施的一种行为同时违反了行政管理法规和民事法律的规定,引起了两种不同的法律后果。行为人既要承担由此引起的行政责任,又要承担与该行政责任相关联的民事责任。如某食品商店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出售超过保存期限的变质食品,致使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是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它是区别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审查原则明确限定了我国司法审查行政案件的范围,即,一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二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行政案件的活动。它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共同构成了我国司法制度中解决不同性质案件的三大诉讼形式。由于行政诉讼最突出的特点是被告为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因此也被老百姓喻为是一种“民告官”的诉讼制度。一、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之缺陷和弊端(一)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规定不完善、不科学首先,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12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侵犯公…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问题作出明文规定,因此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一直存有争议,司法实践中的做法也不够统一。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及其存在的价值所谓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附带解决与行政诉讼相关的民事争议的活动。由于民事争议是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提起的,并由审理行政案件的审判组织附带解决的,所以叫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有以下特点:1、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以行政诉讼的存在为前提。即没…  相似文献   

6.
司法变更权,是指法院依法审理行政案件时,根据有关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改变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的权力。由于各国的国体、国情和受理行政案作法院的不同,各国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是否享有司法变更权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充分享有司法变更权型 苏联与我国的国体基本相同,都是“议行合一”,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向最高权力机关负责,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行政法院,由普通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苏俄民事诉讼法典》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法院如果认定  相似文献   

7.
从形式上看,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都具有诉讼的特点,即都由权威的第三者对纠纷双方进行裁判;两者都不涉及犯罪问题;在现实纠纷的审理中,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也常有交叉。但是,从诉讼的实质内容看,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有很大差异。行政诉讼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诉讼系统,由于目前我国尚无行政诉讼法,按照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行政案件时援用民事诉讼法。因此,这就有必要在探讨我国建立独立的行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王周户  李大勇 《法律科学》2006,24(6):113-119
《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的受案范围包括了具体行政行为和其他行政案件,因而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等同于具体行政行为是对法律规定的错误解读。《国家赔偿法》中规定的行政赔偿范围包含了非具体行政行为,是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其他行政案件的具体补充和体现。无论从行政诉讼设立本意层面还是实证层面来讲,应当以行政案件而非行政行为确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标准。行政赔偿案件本身也应属于受案范围并直接适用行政诉讼程序,故不存在行政诉讼以外的所谓行政赔偿诉讼。  相似文献   

9.
从一起行政案件的审判看完善行政审判方式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行政诉讼法针对行政诉讼的特殊性,规定了被告举证原则、合法性审查原则以及不同于刑事、民事诉讼的裁判形式,体现了行政审判的公正性和民主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行政诉讼法设定的行政审判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人民法院相继建立了行政审判庭,并开始工作。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适用本法规定。”这就明确了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应适用民事诉讼程序。但是,在行政审判实践中,产生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即作为被告的一些行政机关拒绝出庭应诉,有的甚至拒绝提供案件的有关证据。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6条和第112条的规定,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对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行政纠纷都是行政机关通过行政程序、运用行政手段处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制定了大量的经济行政法规,其中很多法规都有如果不服行政机关的决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规定。如个人所得税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专利法等等。这样,人民法院才根椐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始审理法律规定的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可见,行政诉讼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拟就行政诉讼的特殊性,谈点粗浅看法。行政诉讼的特殊性取决于行政案件自身的特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行政案件大量起诉到法院。这种现象表明:一、规定行政案件可由人民法院作出最后裁决的法律愈益增多(这是有根据的行政诉讼);二、不服行政大量地求助于法院来处理。在我国,对行政案件的裁决,主要是由行政机关作出的,只有依照法律规定的那部分行政案件,法院才能受理,行政诉讼始得形成。本文就后一种情况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3.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在具体诉讼程序上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关于诉讼管辖。按照管辖理论和我国法律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必须属于一个法院管辖,并同属一种审判程序。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案件管辖的一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一般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问题就在此,当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与行政机关所在地不相同时,究竟应由哪一个法院来管辖,如果仍按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只能是当民事诉讼的被告所在地与行政诉讼中的被告行政机关所在地相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才成为可能,这样的话,实际生活中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必将难以成立,很多案件…  相似文献   

14.
行政、民事关联诉讼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民事案件中 ,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案件有一定数量 ,并呈增长趋势。这一状况与现代社会行政权的扩张、行政法与民法相互渗透相关 ,也是我国社会进步、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如何理解和处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关联的案件 ,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尚不明确 ,而审判实践又亟须解决。本文就这方面问题作一探讨。一、行政、民事关联诉讼的表现形式行政、民事关联诉讼 ,是指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法律事实上互相联系 ,处理结果互为因果或互为前提条件的诉讼类型。主要表现形式 :(一)以行政争议为主 ,附带…  相似文献   

15.
行政案件,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一方当事人的争议案件。根据我国目前有关的法律规定,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程序。但是,行政案件与民事案件相比,无论是在案件的起因、争议标的上,还是在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上,都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民事诉讼程序不完全适用于解决行政案件,因而客观上需要采取一些不同于民  相似文献   

16.
行政案件的性质,决定了行政诉讼有其自身的特点.行政诉讼法实施后,为了解决在办案中自觉不自觉地适用民事诉讼程序的状况,我们在审判中注重抓好解决由民事诉讼向行政诉讼程序的转变,改变审判方式和工作作风,以尽快适应行政审判的需要.一、在诉讼目的上,由审查民事权利、义务争议改变为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民事诉讼争议的焦点是直接的财产权和人身权,而行政诉讼争议焦点是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  相似文献   

17.
关于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未做出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有相关规定,而这一规定在理论界引发了颇多争议。现在对我国应否在行政诉讼中确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这一命题疏于论证,更没有对此类案件如何处理进行过深入的探讨。本文从阐述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在审判实践中确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分析了并案审理制度的适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之再研究林广华《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这一规定确立了我国行政诉讼的一条基本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即不需要也不应当经过调解程序,更不能以调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时下我国行政法诸...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情况介绍 1982年8月3日公布的《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适用本法规定。”这标志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正式建立。但此时行政诉讼只是民事诉讼的一个分支,法律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无统一明确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否享有原告资格,完全由法律、法规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在司法实践中,为了规避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规定,法院出面由行政机关与原告"协商互让",或由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获人民法院准许结案,从而导致了我国行政诉讼中的撤诉率一直居高不下.这表明,行政诉讼调解有实践需要且事实上存在.应当完整地构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将调解结案作为法定的结案方式作出规定,赋予调解书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