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洲经济区简介吴桂兰一、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1月1日,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共同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正式生效。根据这项协定,三国将在15年内逐步取消几乎所有贸易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成一个拥有面积2130.7万平...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立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三国“北美共同市场”的设想,七十年代中期虽已在美国著名实业界和政界人士中间酝酿讨论,但受到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重视与支持,还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1979年,美国国会要求卡特总统的贸易特别代表研究达成协议的办法。1980年3月,成立了包括州和参议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6月12日开始了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该区的建立将对世界经济形势产生巨大影响,因而不能不引起人们关注。本文拟对三国的态度、利害关系和谈判的前景作一些初步分析和探索。 (一) 美国对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一贯持积极态度。从1980年里根竞选总统时提出建立“北美共同市场”的设想,到1988年布什竞选总统时表示支持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再到1990年6月布什总统正式提出“开创美洲事业倡议”或“美洲经济合作计划”,可说是步步升级。惟其如此,事出有因。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自1991年6月12日开始同美国和加拿大就其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进行谈判。1992年8月12日美加墨三国达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三国将在15年内逐步取消关税和壁垒,允许资本自由流动,保护知识产权等。该协定尚待三国议会批准,预定1994年1月起生效实施。北美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成为拥有3.6亿人口、6万亿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世界最大区域经济集团。它将促进美加墨三国的经济联系,并在国际市场上加强竞争势头。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由3个因素决定。一是由墨西哥的经济政策趋向所决定: 墨调整经济结构,推行自由市场经济,变内向型发展模式为外向型发展模式等的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外压内聚”的产物,今后还将逐渐向南延伸。它对北美三国产生的效应将是利大于弊,但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则是弊大于利,尤其东亚地区受到严重的冲击。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可能成为建立更多的南北区域经济集团的先导。  相似文献   

6.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及其对拉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14个月紧张而艰苦的谈判,美国、墨西哥、加拿大3国于1992年8月12日就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协议。同年12月17日3国总统在各自首都分别在协定上签字。在签约各方议会批准后,协定将于1994年1月1日生效。这个被布什誉为“标志北美大陆一个新时代开始”的“历史性”协定不仅对3个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75年4月30日,北越军队进入西贡.由此拉开了史无前例的大逃亡(从空中、陆地和海上),逃亡者流落全世界,从澳洲至西欧及北美.20年问(1975~1995)仅流人北美的越南难民就达100多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如果加上第一代生育的第2代,目前已超过150万,其中140万在美国,15万在加拿大.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对拉丁美洲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回顾加拿大同拉丁美洲人民之间的联系可上溯到十七世纪末叶。当时加拿大这块土地还分别处于法、英两国殖民统治之下,魁北克港已成为往返法国和西印度群岛海船的集散地,纽芬兰、新斯科舍等大西洋沿岸地区的渔民和商人常以咸鱼、面粉和木材换回西印度群岛生产的甜酒和蔗糖。这些以货易货的小宗贸易可以说是加拿大和拉美之间历史悠久的贸易联系的先导。1866年,即加拿大根据英国议会1867年《不列颠北美法令》建立联邦成为大英帝国一个自治领的前一年,加拿大政府派遣了第一个官方贸易代表团赴巴西和西印度群岛进行访问。此后,加拿大同西  相似文献   

9.
1975年4月30日,北越军队进入西贡.由此拉开了史无前例的大逃亡(从空中、陆地和海上),逃亡者流落全世界,从澳洲至西欧及北美.20年问(1975~1995)仅流人北美的越南难民就达100多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如果加上第一代生育的第2代,目前已超过150万,其中140万在美国,15万在加拿大.……  相似文献   

10.
墨、美、加3国于1991年6月就实现北美自由贸易问题举行了正式谈判。众所周知,在此之前,墨西哥政府一直以种种理由拒绝参加谈判。那么,当前墨西哥在与美国和加拿大仍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反差的情况下,为什么会一反过去立场,积极参加北美自由贸易谈判呢?本文拟从墨美关系的新发展、萨利纳斯总统的经贸改革以及自由贸易对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利弊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魁北克是加拿大唯一的法语省。在以讲英语为主的加拿大为什么有一个讲法语的省分?它是怎么来的?现状又如何?本文对此作了介绍和研讨,全文分6个部分:1.法国人远涉重洋来到加拿大,新法兰西成为法国皇家殖民地;2.英法两国对北美霸权的争夺及法国的战败;3.加拿大的法裔人与英商人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妥协与让步;4.魁北克的民族运动及魁北克的独立问题;5.魁北克人──生活在那里的法裔、英裔、北美印地安和因纽特人以及外国移民;6.魁北克的某些特色:气候、水力资源、林木、枫糖、宗教、文化等。  相似文献   

12.
一 华盛顿时代孤立主义外交原则的确立   孤立主义是美国开国元勋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而奉行的一种务实外交。这种孤立主义思潮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理和思想根源。早在独立战争前夕 ,北美殖民地人民就从实践中认识到孤立主义的危害性。殖民地时期 ,由于北美大陆与欧洲之间的联系 ,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谷在法国控制之下 ,英、法两国处于敌对状态 ,因而欧洲的战争不时影响到北美大陆 ,使美洲成为欧洲政治的角逐场。“七年战争”更使北美殖民地人民完全陷入英法冲突的漩涡。所以 ,摆脱欧洲政治的冲突 ,独立地发展对外商业交往 ,就成为一…  相似文献   

13.
1975年4月30日 ,北越军队进入西贡。由此拉开了史无前例的大逃亡(从空中、陆地和海上) ,逃亡者流落全世界 ,从澳洲至西欧及北美。20年间(1975~1995)仅流入北美的越南难民就达100多万 ,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如果加上第一代生育的第2代 ,目前已超过150万 ,其中140万在美国 ,15万在加拿大。一、越南移民加拿大的三次浪潮1、第一次浪潮(1975~1976)越南战争结束前夕 ,美军就把那些接近西贡政权的人们迅速“撤离” ,其中主要撤往加利福尼亚的军事基地。根据美国和联合国的统计资料(与河内发布的统计…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 ,这是国际上愈来愈具有普遍性的看法。亚太 2 0 0 0年GDP约 9万亿美元 ,外贸总额约 3.3万亿美元 ,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地缘政治板块之一。亚太人口超过欧洲 ;是北美人口总和的 3倍 ,其陆地面积超过欧洲、北美陆地面积之和 ;其资源、基础教育、设施、高科技等都已发展至相当水准 ,经济及创新方面有活力 ,发展潜力极大。有人估计 ,到 2 0 10年 ,亚太GDP总量将超过北美、欧洲 ,在世界各大区域中跃居第一。政治上 ,如借用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的思维逻辑 ,亚太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战略棋盘。在…  相似文献   

15.
大事综览     
2003年8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北美发生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停电事故。14日下午4时20分前后,美国的纽约、克利夫兰、底特律、密歇根、俄亥俄、新泽西、康涅狄格和马萨诸塞州,加拿大的多伦多、渥太华、安大略发生了北美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停电事故。停电范围为24000平方公里,殃及5000万人,造成3人死亡,发生数十起火灾和抢劫事件。18日,各地恢复正常供电。据美国美林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罗森伯格估计,停电直接影  相似文献   

16.
早期到北美的淘金者和华工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加拿大B.C省北部,发现了金矿,引起了淘金的热潮。当年美国加州的华侨闻讯,纷纷北上加拿大,沿着费雷沙河,到达B.C省北部淘金,这是到加拿大西部最早的华侨。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修筑贯穿东西的大铁路,当时修...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与美国的NM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 ,北美防空协定的职能逐渐由大气层内防御扩展到外层空间 ,导弹防御是重要内容。作为该协定缔约国 ,加拿大与美国有相同或相似的安全担忧和战略观点 ,因此 ,从国家利益出发 ,加拿大有可能放弃目前的等待与观望的政策 ,在适当的时候通过该协定加入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世界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的大趋势,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同前11年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深入具体地分析这些变化,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当调整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一 8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欧洲、美洲以及亚太三大地区的经济合作潮流,进入今年以来有了引人瞩目的发展。欧共体在继续推进1992年底建成统一大市场目标的同时,又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7国达成关于成立联合自由贸易区的协议;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  相似文献   

19.
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催生世界多极化趋势更为明显,这种变化对中日美三国关系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既促成新的合作动力,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在能源、气候等问题上,如果不合作,将给三国乃至世界带来灾难;金融和经济相互支撑的结构关系,需通过合作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支持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同立场,将使三国在东亚共同体成立方面的分歧得到协调;面对各国外交任务的变化,中日美关系将更加务实。然而,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也使中日美关系处于重要的转变过程中,三国关系的不稳性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0月20日,越南总理潘文凯、老挝总理西沙瓦·乔本潘和柬埔寨政府总理洪森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了非正式会谈。三国总理在会谈中,主要强调利用三国联盟的优势、加速三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认为这样的合作对这前法属印支联邦的3个国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