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什么要研究马连道? 马连道是全国最大的自然形成的销地茶叶市场.1996年前,它是被京城大部分人遗忘且荒凉的一条街道,想从马连道打一辆"的士",起码要等半小时.如果你在北京的某个地方叫个"的士",说:"到马连道."那司机肯定会说:"哪儿?马连道在什么地方?"2000年后,你再在北京任何地方,叫一辆"的士",说:"马连道",司机马上会应道:"茶叶街吗?".当初,北京市最大的茶叶公司"北京茶叶总公司"就建在马连道,南方几家茶商想沾沾光,也在马连道建立了自家的茶庄.  相似文献   

2.
曹秋秀 《今日海南》2014,(12):25-25
<正>上班高峰期,阿秀好不容易拦到一辆出租车,正要上车时,发现身后一位美女也在拦车。阿秀心有不忍,说:"去南亚广场,顺路吗?"美女点点头。"那就上车吧。"美女连声道谢,一上车便要掏钱给阿秀,阿秀说不用。到了南亚广场,阿秀按照计价表显示,递给司机10元钱。司机收了钱,却不开车门,说:"还有位美女没掏钱呢。"阿秀说:"我请她坐顺风车,不用掏钱。"司机却不同意,说:"你们根  相似文献   

3.
原人 《人民公安》2006,(22):10-10
一位西部地区的警察说:“你想让我儿子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啊?如果他就剩两个选择了,当警察还是到沿海地区的血汗工厂打工,我就让他抓阄儿,抓到哪个算哪个!”你会让你的孩子当警察吗?我曾经把这个问题提给不同的人。一位是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这位的哥快人快语,且文采斐然:“为什  相似文献   

4.
“你不就是马路上‘劫道’的吗?我不开车,我走路,你能把我怎样?”“我是交警,你凭什么这么玷污我?”这是前不久在一个饭桌上,一位驾驶员和一名交警的舌战。司机贬低蔑视交警,而交警则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两人的对话耐人寻味,尤其是交警朋友更是怒气冲天。这位司机为何对交警这  相似文献   

5.
1997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出租车司机小张(我们姑且这么称呼他)把最后一位客人送达目的地之后,就关闭了“空车”指示灯,独自回到家里,拨通了我的心理热线。 当时是晚上8:15分,虽然没到我公开约定的咨询时间,但我还是拿起了电话。 “是王先生吗?我可以跟你聊一会吗?”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年轻人向大师诉苦,说他常遭人妒忌,招人冷箭。"你应该高兴才是,这不正说明你比别人优秀吗?"大师说,"那些冷箭都射中你了吗?""射中了。"年轻人说,"这些冷箭让我伤痕累累。""这说明在通往优秀的路上,你走得还不够快,走得还不够远,你与他们之间的距离相差并不太大,你还在他们冷箭的射程之内。这样,你当然也就会被他们的冷箭射中了。"大师说。"怎样才能不被冷箭射中呢?"  相似文献   

7.
"你怎么开车呢!眼睛瞎了!"不久前,在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南端,一位司机开车不慎碰了一下停在路边的自行车。自行车车主是位老大爷,火气挺大,当街发飙。司机下车后连赔不是,可是老大爷不依不饶。"人家就碰了一下您的车,也没碰坏,犯得上发这么大火嘛!"丰台区永善社区  相似文献   

8.
话题背景1月8日,香港演员赵雅芝在其新浪微博上晒出自己途经北京天安门广场时的一张私照,并配文字分享自己此刻心情:"每次路过天安门都会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这本是一种朴素的情感抒发,不料赵雅芝在收获网友"为女神点赞"的同时,却遭到不少网友的激烈吐槽,甚至有网友对其狂"喷":"到大陆捞金就用正当方法,出来讲谄媚的话,要脸吗?""路过天安门就骄傲,那北京出租车司机和公交车司机得骄傲成什么样……""不知道你骄傲  相似文献   

9.
开心乐园     
弄巧成拙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位时髦的女郎,他向她热切地表示:"为了你,我愿意替你做任何事情。"女郎睁圆了美丽的眼睛说:"真的吗?那么拜托你为我介绍一位比你更加英俊、更加聪明的男子。"年过四十的单身汉杰克在向他的朋友描述他的美好愿望:“……我一下班回来,一个年轻美貌、温柔贤惠的妻子站在我的前面,桌上摆着佳肴美酒……你说有这样的可能吗?”“有。”“什么时候才会有?”“当你走错门的时候。”杰克看见一只很漂亮的波斯猫,便问:“妈妈,这猫是丈夫还是妻子?”妈妈为难地犹豫了一下。杰克说:“妈妈,我知道了,这猫是丈夫。”“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把握住自己     
鲁钟鸣 《政策》2003,(10):13-13
据报道,一位县委副书记中秋回家过节,他母亲说了一句令他非常吃惊的话:"儿啊,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地退休。"他不解地问:"妈,我才四十出头,怎么就说退休呢?"老太太说:"儿呀,你看过电视上报道的那些贪官吗?我是怕你把握不住自己呀。如果你在关键环节上不检点自已,一旦当了贪官,那全家人可麻烦  相似文献   

11.
WTO随想     
在美国定居回上海探亲的人,常常被上海人戏言有三气:说话土气,穿得俗气,出手小气。因为时尚上海话里,常常夹英语,因为上海人讲究穿着“扎台型”,因为上海人很多收入可观而物价又可爱,自然出手不凡。我的一位定居海外的朋友,从来一身中国制造,最近他到江苏一小城,坐进一辆出租车,司机说,你是国外回来的。他很吃惊:我一身中国装你怎么看得出来?司机说:你一坐下就系安全带,国内的人哪有这个习惯?这位小城司机都全球通了!我想,如果哪天国人上车便系安全带,那么中国就大体与国际接轨了。因为,只有全国的高速公路联网了,中国的汽车时代开始了,国人上车便系安全带的生活状态就形成了。借  相似文献   

12.
《干部人事月报》2010,(2):93-93
一天,—个长相很凶的陌生人前来拜访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亨利·福特。“有什么事吗?”福特问。“想找点事哦。”这人开门见山地说。 “你过去做过什么事?”“我原来的职业是做拦路的强盗,坐过五六次监狱,现在不想再干那行了,从今后要走正道,请你给我一点事做吧。你也不欢迎有前科的人吗?”那人莽撞地说。  相似文献   

13.
不带枪     
一名推销员为了推销商品经常要路过一片强盗出没的树林。他妻子于是便劝他出门时带上一把手枪。“为什么?”推销员反对道,“难道还要送给他们手枪?你不觉得这样做太吃亏了吗?”不带枪  相似文献   

14.
<正>兢兢业业立足本职岗位,满腔热情开展社务工作,古道热肠服务社会公益,他用自己的人生道路阐释了一名基层社员的"初心"和"使命"。在杭州,有一位年近八旬的九三学社社员,走在街头巷尾总会被路人认出:"哎,那不是杭州电视台的‘老大哥’吗?"胆大的人会上前搭讪:"你就是‘老大哥’吧?"他必定爽朗一笑,点头称是。这位杭州城里的"名人"就是九三学社杭州市拱墅区第四支社原主委胡友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快讯     
《小康》2015,(16)
<正>成都:出租车打车软件或8月底启动!你会用吗?近日,成都市出租汽车协会公布消息称,成都将争取在8月底前启动出租车互联网打车功能。乘客只要打开手机软件摇一摇,就可发出叫车指令。不用输入目的地,也避免司机知晓目的地而拒载。同时自带的车载导航轨迹图防止司机绕道。(来源: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16.
他托我找一个司机。他早已有驾照而且技术娴熟,为何还要配司机?我对此不理解,问:"你上班开车只有20分钟的路程,何必还要找司机代劳?"  相似文献   

17.
开心乐园     
小数点一位金融家向一位小姐求婚。小姐说:“我满脸雀斑,你真的不在意?”金融家说:“我喜欢与小数点打交道。”“你得了一种罕见的传染病,”医生对病人说,“我们准备把你隔离,你只能吃薄煎饼。”“薄煎饼能治我的病吗?”“不能,因为门缝只能塞进薄煎饼。”经理追求女秘书。“亲爱的,你不是答应嫁给我吗。”“我在哪里说过这话?”“飞机上。”“哦,那是空话。”问:“你知道近来男人们为什么都爱留长发了吗?”答:“知道。假如他的妻子在他的许愿隔离障眼法衣服上发现长发,他会说,这是我的头发。”一位太太进了议会大厦,上楼梯时不小心跌倒了。…  相似文献   

18.
权力的价格     
权力有价格吗?眼下有一句流行语,叫做“权钱交易”。可见,说权力有价并不新鲜。但是,你见到过权力明码标价的市场价格吗? 有一次,我在出租车中与司机聊天时,就从中发现了这样一项权力的价格。 “既然有这么多人想经营的士,政府为什么不发给‘票’(经营执照)呢?”我问道。 “因为政府说,出租车太多了。”司机回答。 “那么,出租车真的大多了吗?” “确实是太多了嘛,你看满大街跑着多少出租车。” “你现在的收入比你前两年在工厂干活时的收入高得多吗?” “那当然,起码也得高个三四倍吧。” “既然如此,那就说明出租车并不…  相似文献   

19.
那天早上,一辆公交车正在行驶着,车上全是赶着上班的人。忽然,从一旁的马路上冲出一辆车,公交车急刹车后停住了,那是一辆婚礼的摄影车,它的后面是长长的迎亲队伍,行驶的速度很慢,乘客们都开始抱怨上班要迟到了,公交车司机静静地坐在位置上,不时地按着喇叭。有人对司机说:“你光按喇叭不行,他们不可能给你让路的,倒不如从车队的空隙中冲过去。”司机回过头来,笑着说:“我按喇叭不是催他们给我让路的,我是为他们祝福呢!”顿了顿,他又说:“别人结婚是件幸福的事,我们有机会为别人的幸福让一次道,这不也是幸福的事吗?”满车的乘客霎时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20.
点亮心灯     
《两岸关系》2021,(2):62-63
正"李小姐,我来帮您穿衣服,好吗?"耳际温柔的女音刚落,就听见哐啷一声,分明是一只玻璃杯狠狠砸在地上,随即是一阵嚎啕大叫:"我不穿,偏不穿,不要你管!"那年的"世界义工日"来临前夕,我由台北卫生部门朱先生陪同,一踏进台北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就听见一楼101病房传来这么一段揪心的对话。当陈小姐带领我们走进病房后,我才发现被称为"李小姐"的患者其实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