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媒体     
《南风窗》2010,(21):9-9
<正>1人民币汇率之争【美】《时代》10月4日最近,中美再次因为人民币汇率问题而争论不休。美国方面认为,中国政府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使得中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获得了不公正的竞争优势,而这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在一片悲观气氛之下,众议院通过议案,要求政府对那些人为压低汇率的国家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其针对中国的意图是很明显的。今年6月,中国停止了实行两年的人民币汇率和美元绑定的政策。自那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只升  相似文献   

2.
经贸关系政治化背景下的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磋商,中美在汇率问题方面达成了"美方承诺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中方承诺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一初步共识,随后,美方也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自此,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似乎回归平静。人民币汇率之争真的平息下去了吗?未来是否会再度成为中美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纪军 《当代世界》2010,(8):20-22
汇率本应是经济概念,但在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却成为国际性的政治话题。先是日本在G7挑起人民币汇率的争端,然后是美国的政客们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汇率机制作为一种价格机制,既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也反映国际经济与贸易、资本流动的变化情况,因此只能根据本国的国情自主决定。  相似文献   

4.
林亚非 《南风窗》2010,(5):65-66
人民币汇率稳定一定是以牺牲人民币的购买力为代价的。通货膨胀预期从年初开始就呈现加速态势,很可能在下半年就转变为严重现实。  相似文献   

5.
前年开始、原被认定来自华尔街的金融海啸,最近已被导引成全球贸易失衡所造成的,而贸易之所以会失衡又被认为是人民币汇率低估所致,于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誓言要在人民币汇率上采取强硬的政策。这明显是失焦的论述,因为这一波金融海啸是源于贪婪而非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1,(22):76-76
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关于汇率问题的争议,总是没完没了。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3票对35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对"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个法案普遍被视为针对中国,试图迫使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工会博览》2005,(1):8-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之际重申: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否,是重大的经济政策,中国将不会迫于外界压力而令人民币升值。在时间恰当的时候,中国才会考虑对人民币重新估值。如果国际社会继续对人民币进行热炒,这项措施就不可能出台。  相似文献   

8.
周维继 《工会博览》2005,(16):20-23
2005年7月21日晚7时,中国人民银行一纸公告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自即日即时起,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原来的单一盯住美元改变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并最终依据市场而定;同时人民币实行2%的小幅升值,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世界各大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9.
王军 《国际展望》2010,(3):79-85
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后体现的是大国的博弈、美元与欧元的较量,欧元区不会解体,欧元贬值无法避免,但不会演变成又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尽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间接和有限的,但对中国来说还是一次重要的警示。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更加自觉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和防范地方政府风险,警惕美国借助"低利率强汇率"策略逼迫人民币快速升值,谨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区域货币合作,严密监控、疏堵结合、防范国际热钱对我国的潜在冲击。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25)
正我们的外汇市场改革应该有自身的节奏,不应该受到外部的过度压力。央行在汇率引导上相对游刃有余。当然,核心的矛盾还没有消除,就是货币政策独立性跟汇率的矛盾没有发生变化。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去年的会议着重强调国企、财税、金融、社保四大领域的改革,在"宏观政策要稳"政策支柱中,首次提出了"完善汇率形成机制"。2015年,央行调整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实现了人民币一次性小幅贬值。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篮子后,决策层更持续释出人民币汇率要更加市场化的  相似文献   

11.
魏建国 《南风窗》2010,(9):72-73
<正>汇率政策属于一国内政,是不允许被别国肆意干涉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国施加了空前的压力。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转移人们视线、缓解美国国内矛盾和遏制中国发展。实际上,目前人民币汇率升值并不能增加美国就业和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笔者认为,美国应该对此做出深刻反思,正视和妥善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目前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挑战,中国在面对国际压力的时候如何决策关系到以后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稍有不慎,中国经济可能重蹈日本经济1980年代中期的覆辙。  相似文献   

13.
卓勇良 《南风窗》2008,(4):69-71
低估人民币汇率导致需求增加,但也阻止了效率提高本应导致的价格下降,从而在增加就业的同时,也出现了对于劳动利益的长期损害。而当资本利润大量投向投资品生产领域时,就形成了一种"资本自循环"的增长型式。  相似文献   

14.
《工会博览》2010,(6):10-11
前年开始,原被认定来自华尔街的金融海啸,最近已被导引成全球贸易失衡所造成的,而贸易之所以会失衡又被认为是人民币汇率低估所致,于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誓言要在人民币汇率上采取强硬的政策,这明显是失焦的论述,因为这一波金融海啸是源于贪婪而非失衡,问题所在地是华尔街而非北京。  相似文献   

15.
截止到2006年7月20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平稳运行一周年.一年前,中国以回归管理浮动的方式,正式拉开了人民币汇率机制弹性化改革的序幕.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16.
徐奇渊 《当代世界》2010,(11):51-53
在2010年10月8日至10日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上,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话题;日本也因为不堪忍受汇率升值逼近历史高位带来的压力,终于在10月15日出手干预外汇市场;韩国、巴西、英国、印度等经济体也已经或正在考虑干预本国的汇率走势。一场国际汇率政策的冲突气氛顿时弥漫开来。  相似文献   

17.
高层声音     
《南风窗》2010,(9):14-14
<正>胡锦涛: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国家主席胡锦涛4月12日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谈到两国经贸关系时,胡锦涛指出,人民币升值既解决不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的就业问题。中方无意寻求对美贸易顺差,愿采取进一步措施增加自美进口,促进两国贸易平衡。  相似文献   

18.
蔡定创 《南风窗》2008,(3):61-63
当今的中国经济现实是,在和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人民币保持低价格的制度下,只要美元贬值,中国就会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成为2004年众人关注的焦点。据说,国际上有万亿美元在狙击人民币,又说,美国人在抢中国人的钱。果真如此吗?我个人更愿意把"万亿美元狙击人民币"之类的说法,看成一种商业噱头。众所周知,中国政府采取的是"钉住美元的有管理的幅度汇率制",因此,如果美元汇率相对平稳的话,那么中国一直采取"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直到出现更好的汇率制度安排为止。遗憾的是,美元正在跌入危机,各国央行和投资者正在抛弃美元,以静制动已经不太现实,或者说,人民币钉住美元,是不可能和不必要完成的任务。一味地"钉住"只会使得人民币无谓地跟随陷入危机的美元一起沉沦。  相似文献   

20.
汇率改革重在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南风窗》2007,(19):68-69
中国的汇率改革已经具备了走得更快一些的基础。汇率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曾经担任第三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的李扬先生一直致力于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建设。日前,李扬接受了本刊的专访。汇改成绩应当肯定《南风窗》:继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之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再度启动。到现在,这一轮汇改已经两年多了。请问您怎么看这两年的改革?李扬:汇改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汇率形成机制,一是汇率水平波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