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美国推行全球战略以来,建立了以本土军事基地为依托的全球军事基地网络,大小军事基地(设施).总数达5000多个,海外驻军多达61万人,形成了"点线结合,多层次配置,控制主要战略要点与海上咽喉"的海外基地布局.  相似文献   

2.
60年代,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持续增长,但末了,它的世界霸权地位却急剧衰落。这一方面是由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崛起使美国的国际地位相对下降;另一方面,以直接卷入越南战争为标志,美国不断膨胀的全球干涉主义逐渐达到顶点。100多万美国军事人员驻扎在全世界2000多个军事基地和设施里,为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担着"保护"义务。实际上,美国力量的增长远不足以实现它的霸权欲望,因而,其霸权与实力之间日益严重地失衡。此外,美  相似文献   

3.
海外军事基地研究的重要领域是基地的获取方式。本文归纳出大国获取海外军事基地的六种方式,即殖民统治、和平转让、军事占领、军事结盟、提供援助和撤离原住民,并以美、英、法、俄、日、印六国在中东伊斯兰地区军事部署为例加以实证检验。研究显示:在不同的国家、历史时期和地缘环境下,上述六种手段的作用不同。军事结盟和提供援助是大国在该地区部署军事基地的主要手段;殖民统治是英法获取军事基地的重要手段;军事占领是美国获取军事基地的主要手段;和平转让与撤离原住民是大国获取军事基地的补充手段。中国在中东虽无军事基地却有军事存在,以索马里护航编队、维和部队等为主要形式。为更好地保护海外利益,增强人道主义救援能力,中国在中东伊斯兰国家建立任务导向型后勤补给基地具有必要性,其获取方式将以政治谈判和外交协商为主,不同于其他大国的获取方式。  相似文献   

4.
9月17日,巴拉圭总统卢戈宣布拒绝500名美国军人在2010年到巴拉圭参加“新地平线“演习,理由是8月中旬美国与哥伦比亚达成的关于美军使用7个哥国军事基地的协议在拉美掀起了反对浪潮。这个驻军协议反映哥伦比亚其  相似文献   

5.
9月17日,巴拉圭总统卢戈宣布拒绝500名美国军人在2010年到巴拉圭参加“新地平线“演习,理由是8月中旬美国与哥伦比亚达成的关于美军使用7个哥国军事基地的协议在拉美掀起了反对浪潮。这个驻军协议反映哥伦比亚其  相似文献   

6.
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坐拥全球3000个军事基地,GDP 规模相当天日、德、法等国总和,本土文化随着泰坦尼克号游轮和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美军在其本土建立了大量的军事基地,近500个主要基地星罗棋布遍及全国。近年来,由于美军的一系列战略调整,军队规模逐年缩减,国防部提出了撤并某些军事基地的要求。1988年至1995年,美军先后进行了四轮基地调整行动,撤并了国内的97个基地。目前,国会已经批准,于2005年实施新一轮的关闭军事基地行动。然而,如今的军事基地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军事目标,每个基地与其所在各州的利益更加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美军基地撤并之路愈加坎坷。  相似文献   

8.
胡俊娴  于烨 《法制博览》2014,(1):310-311
一国在他国建立军事基地或者驻军,或者说一国接受他国在本国建立军事基地或者驻军,是世界军事强国必然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中国在境外目前并无军事基地或者驻军,这是实然式的结论。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多方面分析了中国在外建立境外军事基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东航客机飞经太平洋上空忽遇险情,飞机骤降1700多米,机上乘客伤情严重。危难之中,飞机紧迫降落在美国秘密军事基地雪米亚岛,经过一番急救,受伤乘客开始向安科雷季市转移。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4,(8):21
<正>当地时间4月2日16时30分左右,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胡德堡军事基地发生枪击事件,包括凶手在内的4人死亡、十多人受伤。凶手是一名老兵,2011年曾在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格鲁吉亚两国外长5月29日在莫斯科签署联合声明,商定俄将在2008年内自格分阶段撤除军事基地,格则承诺不在其领土部署他国军事基地或军队.至此,困扰两国关系近十年之久的俄驻格军事基地问题,终于在争吵和讨价还价声中落幕,有了一个令双方均能接受的初步"说法".  相似文献   

12.
历史溯源两个世纪以前,美国德州的圣安东尼城(San Antonio)在兴建之初,军事基地的设立已是其整体建设之一,圣安东尼城被1个陆军基地及4个空军基地所围绕,莱克兰空军基地(Lackland AFB)便是其中之一。莱克兰空军基地位于圣安东尼城西南方13公里处,基地内主要的任务为基本军事入伍训练、一般技术性及保安警卫的训练,另外基地也担负代训警察及警犬的任务。至于莱克兰基地的名称,则是源于曾任凯利飞行学校(Kelly Flying School)的指挥官莱克兰中将(Gen.Frank D.Lackland)。基地早自1940年代就开始为陆军航空队飞行员提供初级训练。今天基  相似文献   

13.
眼下在德国波恩市郊外小镇举行的“阿富汗问题磋商会”,让人联想起6年前在美国代顿市郊外的一个军事基地举行的“波黑和平最后谈判”。当初都是一个民族派别的武装打下大部分国土——塔利班以普什图人(占阿富汗人口2/5)为基础,巅峰时期曾拿下全国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 0 0 4年俄罗斯开始实行激进的政治改革。在经济上 ,近期以加快增长速度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主要方向 ,开始实施社会改革 ;在军事上 ,以大规模核军演、建立境外军事基地、加快开发新式核武器和增加军费来应对美国挑战 ;在对外政策上 ,更加注重维护独联体势力范围。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使俄罗斯更快崛起。  相似文献   

15.
刘佳  李双建 《国际展望》2012,(4):61-68,139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霸。为巩固和拓展其全球海洋利益,美国调整了自己的海洋战略,强化对全球海洋的实际管控。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美国加强了在西太平洋海域的存在和制海权的掌握。本文探讨了美国海洋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安全领域的主要表现及其基本特征,初步分析了美国海洋战略调整和新动向对我国海洋权益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美印防务合作不断升温,涉及防务合作协定更新、防务武器出口和联合研发、军事基地和情报共享等多方面内容。防务合作是美印整体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防务合作对美印两国、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将产生一定影响。美国和印度都是当今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继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首次访美以来,莫迪已连续四次访美,七次会晤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高层政治热络背景下,美印两国在防务安全等领域的战略合作也有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都把优先发展本国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在西方国家看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必然会促使西方民主政治在全球的推广,最终实现西方民主政治的全球化。美国强调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民主价值观,强化美国人的特殊优越感,以经济“合作”为手段,成就其全球霸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哈佛国际评论》2003年春季号上发表了《对付债务——如何改革全球金融体制》一文,指出当前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制严重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新的扩张,并提出了其基于凯恩斯主义的改革全球金融体制的新构想。以下是该文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国内气候政策出现了大幅倒退。在联邦层面,特朗普坚持"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持质疑态度,在相关人事安排和政策落实方面呈现明显的"去气候化"特征。在地方层面,各州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难以形成合力。部分地方政府虽然希望做出积极应对,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成效有限,难以对全球气候治理产生积极影响。鉴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其失衡、低效的国内气候政策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不仅对美国自身,而且对其参与的双多边气候合作以及全球气候治理都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启发我们追溯其起源。我们研究发现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其对金融创新的放任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其在全球的蔓延成为了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