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会博览》2006,(14):11-11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各社会阶层以及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分配不合理与收入差距悬殊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关乎社会公平问题,同时会影响到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让普通劳动者真正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调整利益格局,缩小收入差距,成为谋求福利转向公共政策的重要议题。请看本期话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日前,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等主要目标.专家认为,基于我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应客观、理性地看待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后,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收入分配不公与社会公平正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普遍价值,它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我国当前以收入差距过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收入分配不公正现象已经突破了人们心理能够承受的底线。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成为当前我国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解决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办法是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支撑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4.
让人民群众体面劳动、体面生活,是党和政府向全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影响人民群众体面劳动、体面生活的最大因素,是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这种扩大是在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出现的.其根本原因是,难以发现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所要求的按劳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市场经济要求的按生要素贡献分配又存在重大缺陷.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实...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弱势群体不断被边缘化。市场经济有利于提高效率,从而有利于经济公平的实现,但它自身不但不能缩小收入差距,自发地实现经济公平,反而会自发地造成两极分化。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应从人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加以全方位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田磊 《南风窗》2010,(8):25-28
<正>如果我们都把希望寄托于政府这么一个文件,认为改革的主体就是政府,政府能摆平所有的事情,那是相当错误的。从2006年至今,难产的收入分配调节方案每有一点风吹草动,总能触动公众的神经。事实上,1980年代以来,国人的收入和财富差距同步疯长,我国迅速由一个平均主义社会演变成为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收入分配一直都是最敏感的公共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远举 《南风窗》2013,(5):22-24
解决主导收入分配的深层次的要素权利问题,调整、处理好劳动与资本、民企和国企、城市与农村、政府与市场等重大关系,已经不能更多的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去主导,而要更多靠权利的释放。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贫富分化现象已造成社会心态的日益失衡,成为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必须攻克的一道难关。在这种期盼之下,千呼万唤之后,酝酿了8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终于出台,这  相似文献   

8.
德国政府十分重视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缩小贫富差距问题,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采取了以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为主的一系列措施,使德国的贫富差距大为缩小,社会公正原则得到较好贯彻,保证了社会长期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工会博览》2013,(6):1-1
日前出台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等主要目标,并拿出了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集中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的改革具体措施.这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措施,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由于多种原因,收入分配不均、分配机制不健全、分配制度缺失、分配政策制定不力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0.
工资收入是民生之源,是劳动关系的核心所在。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1.
政情     
《南风窗》2013,(5):18-18
国务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国务院近日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该《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适当提高央企的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新增部分  相似文献   

12.
石勇 《南风窗》2014,(11):2-2
<正>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收入分配"这个关键词,重回公众视野。最近,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21个部门和单位组成。这些部门将在国务院领导下,统筹协调做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各项工作。从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难产多年,到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到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收入分配改革,再到这个"联席会议"制度,人们的等待,不可谓不久。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不均,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已引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公平分配,塑造和谐社会,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从城乡分配的现状,成因及对社会的影响及对策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杨军 《南风窗》2010,(8):22-24
3月底,国家发改委拟定的收入分配调节方案被国务院退回重新修订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公众的热议,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张东升随即否认了方案被退回的消息,并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仍在制订之中。收入分配问题是今年"两会"排在第一位的焦点问题。贫富悬殊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矛盾的根源,是半数以上群体冲突的直接原因。现实已昭明,分配制度改革到了必须推进的时候。收入差距问题是民生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本刊为此专访了两位一直关注该问题、并从各自角度、不同程度参与其事的专家。  相似文献   

15.
《工会博览》2013,(6):6-7
收入差距大制约经济发展 收入差距的拉大不但带来了社会的不公,也在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意见》的出台,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办法.如:当前我们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我们中低收入者支付能力受到了限制,老百姓没有钱去购买,现在就是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来增加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他们的购买能力,来解决我们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统奎 《南风窗》2012,(9):48-50
如果平均收入翻了一倍,穷人可能更加的贫困,这样的一个倍增计划,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更重要的是,怎么能够缩小现有过大的收入差距,怎么能够使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有一个较快的增长。李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以李实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通过实证研究,所测算的中国基尼系数被广泛引用。  相似文献   

17.
实现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决定性因素。而要实现社会公平,就要从经济、政治、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各领域努力,做到收入分配合理,消除两极分化,依法施政,健全民主监督体制,完善农村社保,缩小城乡差距,普及义务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各国的收入分配实践中可以发现,收入分配公正的国家往往国泰民安,反之则会灾祸连连。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收入分配不公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矫治收入分配不公,实现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准确定位收入分配政策价值,使收入分配运行过程有章可循;注重收入分配的配套性政策供给;加强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1997,(3)
一分知识一分收入“我有知识,怎么就找不到钱?”只要接触拥有高学历的群体,不难听到这样的抱怨。知识不能转换为金钱,于是,人们就把矛盾集中在社会分配不公平、机会不均等、整个社会不重视知识分子等客观原因上。实际上,一分知识,至少会有一分的收入,每一个知识  相似文献   

20.
李睦 《工会博览》2010,(6):14-15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广大劳动群众平等参与社会分配权益的基本保障。进入2010年以来,“调整收入分配”一词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现在中国的官方表述中。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把“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放在了首位。温家宝总理也强调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