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年10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致辞:“文明社会之希望在于国际安排,如果可能,这种国际安排可望禁止使用和发展原子弹”。同年11月,美、加、英联手向联合国提出倡议:消除所有核武器,用于和平目的的核技术应在严格的国际监控下为世界所共享。随后而至的冷战及其间的军备竞赛表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真正将核武器用于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进行的原子弹轰炸.1945年8月6日和9日,随着两朵蘑菇云在日本广岛、长崎腾起,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最后灭亡,同时也宣告了人类核时代的到来.然而在原子弹投掷前后,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逸事秘闻.  相似文献   

3.
自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以来,核武器的发展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对人类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而且还在于它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演变生产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指东打西     
张赟 《法制博览》2010,(6):75-75
人们一直认为,美国是为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才决定投放原子弹的,但实际上,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真实意图是要杀鸡给猴看,警告苏联军队不要越过边境南下土耳其。  相似文献   

5.
东瀛谋生记     
德君,广州某高校助教,两年前赴日本,在语言学校就读一年,现在筑波大学读研究生,闯东瀛的感受正如齐秦的一首歌:外面的世界很精采,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两年前一个炎热的夏日,德君在校园里空荡荡的球场上独自打了一会儿篮球,回到宿舍看见一封来自东京的信,信中的朋友问他,你想不想来日本?那时,莫名的出国热正象盛夏一样使人坐立不安,德君在凉水龙头下冲了半个小时,就决定了。一年后,德君成了成千上万个赴日自费留学生中的一个,站在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的他是这副样子:  相似文献   

6.
核时钟的警示 《原子弹科学家公告》杂志由研制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的美国科学家于1945年创办,主旨是反对使用核武器。1947年,艺术家玛蒂在应邀为该杂志的6月号设计封面时(她的丈夫也是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物理学家之一),决定  相似文献   

7.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赴美留学。1950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后,谢绝了外国教授带他去英国的好意,回国研制原子弹。他将自己的智慧、个人幸福以至生命,  相似文献   

8.
狄瓦里教授是个言而有信的人。2002年11月 我在北京见到了他。我们谈到了他执笔的《火之翼》一书时,问他能否请总统先生为中文版《火之翼》作个序。他说,在卡拉姆博士没当总统之前,问题不大,但现在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但他允诺我到德里时安排我见一下总统本人,或许还可以跟总统合个影呢。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5,(6)
<正>"在地球的另一边,广岛和长崎兴旺发达,而帮着制造原子弹的小镇已经从地球上彻底被抹去了。"我在何伟的《奇石》中读到了这个小镇的故事。这个小镇曾经盛产铀矿,用来轰炸日本的原子弹中的铀就产自这里。由于存在放射性污染,现在这个小镇的铀矿厂区已经被全面封锁了。何伟写这个故事的原因是,2007年有一个公司想在这个镇上重建一座铀矿提炼厂,引起了强烈的争议。超乎意料的是,反对者大多是外来的环保主义者,而本地人反而支持这个项目,甚至认为他们是"祸国殃民"的"环保狂"。  相似文献   

10.
父亲,责任     
《南风窗》2010,(15):101-101
<正>孩子的成功,源自父亲的责任,而不是母亲……每一个父母都想送给孩子们一个能够终生受益的礼物,1944年夏天美国莫尔豪斯学院大学校长Benjamin-Maze博士应一位父亲的要求写给他即将上学的小男孩的一段话,至今仍然被人传颂,它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包括马丁·路德·金、美国总统奥巴马、微软之父比尔·盖次等.  相似文献   

11.
这个世界上其实从来都没有过什幺"穷人的原子弹"。所谓的"穷人的原子弹",也从来没有掌握在穷人手中,穷人只有挨"廉价原子弹"的份。"五胡乱华"时,曾有个后赵国,后赵国有个以残暴著称的武人石虎。这石虎能"青史留名",就是因为他带兵打仗,喜欢屠城。史书曾用这样一件史实描述他的武功,一次后赵派他攻打一座城市,同时派出一文官,准备接管该城。城下,石虎照例又开始大屠杀,直杀得那个文官愤然质问石虎:"你把老百姓都杀光了,让我这个官还怎么  相似文献   

12.
核武器从诞生之日起便成为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重要因素。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一之后,各大国争相研制核武器、发展自身核力量,并将其视为自身实力的象征和树立国际地位的工具。在冷战时期,关苏两国通过核竞赛来相互威慑对方。冷战结束后,核武器的影响力丝毫没有减弱。如今伊核、朝核问题无不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成为地区安全稳定的不确定因素。通过多轮六方会谈,朝核问题终于在今年取得了重大进展,朝鲜于6月27日炸毁了宁边地区核设施的冷却塔,在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今天,防扩散和核裁军才是人心所向,远离战争才是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1971年7月15日晚,美国驻日本大使亚明·马雅正悠闲地躺在舒适的躺椅上理发,身边开着收音机,表明了他的职业特征——作为外交官,要第一时间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电波传来了美国总统向全体美国人宣读的一份声明,只有3分半钟:“……得知尼克松总统期待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愿望,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邀请尼克松总统在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华,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一个令世界愕然的声明,外交奇才基辛格与尼克松总统合谋的“本世纪最大的秘密外交行动之一”。马雅懵了。这是美国政府亚洲政策的剧变!他作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日本的大使,竟然一无所知!马雅心慌意乱地冲进办公室,拨通了华盛顿的电话。  相似文献   

14.
西方的殖民主义和日本在亚洲的侵略共同催生了东南亚的民族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大发展。日据遗产下东南亚现代精英的成长1942年,苏哈托中士在日本位于东印度群岛的一所军事院校接受了训练。1945年,已成为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领导人的苏加诺宣布了印尼的独立,并奋起抵抗荷兰殖民者试图重回先前的殖民地的企图。在1945~1950年那场反殖民主义革命战争中,苏哈托中校表现优异,成为了苏加诺总统手下的一名两星上将,并于1967年在一场未遂的政变之后,接过了后者的权杖,成为印尼的总统。  相似文献   

15.
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社会主义"是委内瑞拉总统H.查韦斯于2005年提出的。在2007年总统就职演说中,他强调在持续至2013年的总统任期内,将以"建设委内瑞拉社会主义体制"为核心目标,努力推动委内瑞拉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社会模式,并要将这一目标写入宪法。他的这一口号、理论及其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在委内瑞拉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获得许多赞赏的同时,也招致了大量的批评。  相似文献   

16.
美刊《全球议程》2006年第2期刊登了美国学者爱德温·杜鲁门在2005年世界经济论坛上提交的题为《美联储如何履行世界中央银行职能》的论文,文章认为,未来10年美联储要争取有效履行世界中央银行的职能。这表明美国将加快通过金融控制全球的步伐。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系92级博士研究生唐士其,于1995年5月28日至6月3日,应邀赴汉城出席1995年世界青年领袖大会,向会议提交了题为《建立在新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世界共同体》的论文,并担任了大会临时委员会成员和大会宣言起草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18.
信息全接触     
《南风窗》2000,(2)
台湾“大选”如美国“大片”台湾政坛最近热闹非凡,2000年“总统”大选在即,参选各方各尽所能,使出非法监听、调查、栽赃等各种手段,令大选各类新闻成了台湾迎接新世纪的一道大菜。正如参选人李敖所说:台湾的“总统”选举有如一部美国大片,悬念丛生,高潮迭起,而且越接近剧终越精彩。 去年12月5日,台湾《中时晚报》驻欧洲特派记者发回了一篇震动台湾内外的专访。这名记者说,地处东南欧的阿尔巴尼亚“台阿友好协会”主席尼科尔·莱西表示,他与其他两名国会  相似文献   

19.
1986年2月,统治菲律宾20年之久的马科斯政权垮台了,马科斯本人被迫流亡夏威夷。这成了1986年世界重大事件之一,在第三世界甚至对超级大国都发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图对这个政权进行初步的探讨。一、马科斯的政绩及其政权的垮台1965年12月30日,费迪南德·马科斯宣誓就任菲律宾总统。在他统治的前15年,特别是在70年代,他为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1972年他提出了"新  相似文献   

20.
8月的广岛,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灼热的阳光下,环抱着和平公园的元安川和本川熠熠闪烁,流光溢彩;绿荫花丛中,一座座和平纪念碑,造型别致,纸鹤云集。58年前,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被投掷到这里,瞬间的白热伴随着高温和冲击波,造成一个没有任何活动物的死亡空间。到年底,死亡人数高达14万之多。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