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82~1983年在进行家禽寄生蠕虫区系调查中,发现一种寄生于家禽鼻腔内的巨型吸虫,大多寄生于麻鸭和北京鸭,少数寄生于家鹅,在同一地区内家鸭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家鹅。由于虫体巨大,几条吸虫就可使家禽鼻腔阻塞,造成呼吸困难,而且在省内流行较广、危害性大。据初步调查,感染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2.
角杯尾吸虫(C.cornutus Rudolphi 1808)在寄生虫分类系统中隶属于鸮形科(Strigeidae Railliet 1919)杯尾属(Cotycurus Szidat 1928)。是一种乳白色的小型吸虫,为鸭类动物常见的寄生虫。据报道,福州市家鸭的感染率为3.77%,成都市家鸭的感染率为19.20%。苏联有偶尔寄生于凤头麦鸡的报道,美国有偶尔寄生于野火鸡的发现。尚未见本虫寄生于家鸡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3.
家禽嗜眼吸虫病是由寄生在结膜囊内嗜眼科的某些吸虫机械性的刺激和分泌毒素的作用所引起的家禽以结膜-角膜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我国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均有过鸡、鸭、鹅感染鸡嗜眼吸虫的报道,1938年徐锡藩、周同钦在江苏省清江浦的家鸭眼内发现过鸡嗜眼吸虫。1981年10月出诊时,发现了家鹅嗜眼吸虫病,随后进行了调查研究,虫体鉴定为鸡嗜眼吸虫,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美彩膜钩绦虫Hymenosphenacanthusa venusta 寄生于鸭类动物的寄生虫。自从Kosseter 1897年定种以来,各国学者先后均在鸭类动物的小肠中检得。如Fuhrmann1932年在家鸭体内检到Joyeux和Baeh于1936年也在家鸭中采得,1953年在西伯利亚的针尾鸭Anas acuta L.和绿头鸭Anasphatyrhynchos L.体内采到。我国林宇光(1959)首次在福州家鸭体内发现。1982~  相似文献   

5.
鸭东方杯叶吸虫(Cyathocotyle orientalis)是寄生于鸭小肠的一种内寄生虫,绍兴未曾发现过,近几年来,发现水网地区的鸭寄生该吸虫,特别是1991年春季,流行面广且死亡频增,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10月 ,笔者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某养殖场鹅的腺胃中发现大量白色针状虫体 ,经甘油乳酸透明 ,光镜下观察 ,鉴定为钩状棘结线虫 (Echinurauncinata)。该虫种在我国鹅体内发现为国内宿主新记录。1 虫体的寄生部位及局部组织学变化该虫体寄生于鹅的腺胃壁深层 ,在胃壁形成结节 ,最大结节直径达 15mm。感染严重者结节分布于整个胃壁或成链状分布于肌胃和腺胃交界处或腺胃与食道交界处。每个结节内有数条或十几条虫体 ,使黏膜发生溃疡、坏死。有的多个结节连接成环状 ,使食道远端狭窄或阻塞。结节直达黏膜下层 ,虫体周围…  相似文献   

7.
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是寄生于家犬等肉食兽小肠内的泡状带绦虫(Taenia hydatigena)的幼虫,主要寄生在猪及反刍动物的腹腔脏器上。作者在1985年11月份协助龙泉驿区进行畜禽寄生蠕虫调查时,在2只成年母鸡体内发现有细颈囊尾蚴寄生。  相似文献   

8.
家禽间皮瘤近十多年来,除在鸡体内发现外,还见于鹅、鸭,其中鸭发病率较高。1983年以来,广东某地大型现代化鸭场饲养的狄高(Tegel)种鸭群中(除后备种鸭外)先后出现死后剖检以肝脏肿瘤样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了了解其疾病的本质,我们于1983年8~10月期间对该场进行了有关鸭病的调查,并对调查过程中所收集的113例自然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除发现73例不同类型的肝脏肿瘤和其它类型的慢性肝脏疾病外,还同时检出12例自发性间皮瘤,检出率为10.5%。  相似文献   

9.
为摸清我省家禽寄生蠕虫种类、区系分布、危害情,我们于1981~1986年对全17个地区(州)76个县(市)进行了调查。在624个样点上共剖检家禽4469只,其中鸡2594只,鸭1417只,鹅458只。共采集寄生蠕虫405584条,现将其鉴定结果报告如后。材料与方法(一)家禽的选择 家禽的选择,以各地(州)不同自然地理气候类型县的山区、半山区、坝区,当地饲养的鸡、鸭、鹅随机取样进行剖检,并注意品种、性别的比例与自然禽群的结构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长鼻分咽线虫(Dispharynx nasuta Rudolphi,1819)又名长鼻咽饰带线虫,是家禽体内常见的寄生线虫,在我国分布极广。据有关资料报道,已先后在北京、河北、陕西、新疆、天津、辽宁、吉林、江苏、福建、山东、山西、四川、台湾等地的鸡、鸭体内发现。常寄生于家禽的腺胃,有时亦可寄生于食道下端和嗉囊。 在新疆石河子地区,长鼻分咽线虫在鸡体内的感染率较高,感染强度亦较大,尤其在较为潮湿和散养的鸡群中其感染率有的高达50~80%,最大感染强度在600~800条,有的高达千条以上,严重地威胁2~6月龄童鸡的健康,常造成腺胃水肿发炎,严重的腺胃溃疡穿孔,导致死亡。成年鸡感染强度虽然较低,但对产蛋量影响颇大,实为危害家禽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1981~1983年进行了全省家禽寄生蠕虫的区系调查,重点调查了宁波地区的余姚、鄞县,象山;舟山地区的定海、普陀;金华地区的江山、义乌;温州地区的瑞安、苍南,台州地区的黄岩,嘉兴市的郊区和平湖;湖州市的郊区和德清等7个地市的13个县和郊区。调查的对象为鸡、鸭、鹅和舟山的火鸡。先后解剖鸡168只、鸭154只、鹅199只,火鸡17只,共计538只。  相似文献   

12.
鸭鸟蛇线虫病也称鸭丝虫病,虫体寄生在鸭皮下结缔组织,多发于下颌部位,以瘤样肿胀为临床特征。此病在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浙江、贵州等省有过流行。1985年8月16日,我们在门诊上发现了此病,随即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一)发病情况 戴楼乡牌楼村张某于1985年8月4日从外地购进30日龄鸭一群,8月6日发现其中一只下颌皮下有一肿胀物,类似症状的病鸭与日俱增。8月19日检查159只鸭,皮下肿胀者有87只,感染率达54.7%,无一死亡。即日,病鸭隔离在陆地上治疗,其余鸭仍在原地放牧,一直未见新病鸭出现。同群饲养的6月19日孵出的鸭60只和邻近地区牧养的雏鸭无类似症状。  相似文献   

13.
囊虫病是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各种家畜或人体各部肌肉和脏器中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但查阅了大量资料,迄今国外尚未见有小灵猫体内寄生囊虫的记载,国内至今也没有这方面的报导。我们于1985年6月在安徽省某小灵猫试养场,首次发现小灵猫体内有囊虫寄生,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81~1983年我们对浙江省的家禽进行了寄生蠕虫的区系调查,在宁波、舟山、台州等地家鹅的盲肠内发现一种毛圆线虫,经鉴定为微细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tenuis Mehlis,1846)。感染率相当高,宁波地区为4/46,舟山地区为9/20,台州地区为3/15。其形态如下(见图):  相似文献   

15.
鹅裂口线虫病是鹅的一种消化道寄生虫病。虫体主要寄生于鹅的肌胃角质层内 ,引起肌胃浅表性溃疡 ,从而影响肌胃的消化功能。该病呈地方性流行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养鹅场发病严重。感染强度较低时 ,病鹅表现消瘦 ,生长缓慢 ,残次鹅比例大。严重感染时 ,肌胃与腺胃交界处肿胀 ,胃黏膜水肿、出血 ,引起胃阻塞和贫血 ,甚至引起大批死亡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海南地区在 2 0世纪 80年代寄生虫普查中 ,曾发现少数散养鹅群有不同程度的感染 ,但未见大批发病死亡现象。 2 0世纪 90年代 ,本地区鹅的饲养量增加好几倍 ,曾剖检患其他病的 2 35只鹅 ,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在进行畜禽寄生蠕虫区系调查中,发现在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的黄牛体内寄生一种血吸虫,经鉴定确为牛血吸虫(Schistosoma bovis Sonsino,1876),系国内首次记录。 据文献记载,牛血吸虫主要寄生在牛、羊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中,有时也寄生在马、骆驼和其他哺乳动物,偶然亦可寄生于人体内。牛血吸虫主要分布在南非、埃及、意大利、印度、马来亚和印度支那等地,有的地区牛感染牛血吸虫十分严重,如在南罗德西亚有69%的牛只寄生牛血吸虫(Condy,1960)。牛和其他哺乳动物感染牛血吸虫病的临床衷现和病理变化,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寄生所引起的病变很相似。  相似文献   

17.
虫螨一次净驱杀羊体内外寄生虫试验虫螨一次净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其有效成分为Aver-mectinB1,对牛、羊、驼、马、猪、狗、鸡和鸭等畜禽体内的各种寄生线虫有极强的驱虫作用,并且对这些畜禽的体表寄生虫虱、蜱、螨类也有极强的驱杀作用。羊的体内外寄生虫在...  相似文献   

18.
念珠菌病(Moniliasis)是由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s)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亦称鹅口疮、消化道真菌病、念珠菌口炎、霉菌性口炎和碘霉菌病等,常发于鸡、鹅、火鸡和人,但不见于鸭。1984年6月丽水地区雏鸭发病,经笔者诊断为念珠菌病。 (一)发病情况 养鸭专业户张某于1984年5月初购入3000羽雏鸭,圈养在旧榨油坊内,场地阴暗潮湿,一周龄时就见鸭群中有个别雏鸭出现气喘症状,20余天龄时,病情加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湖南省不同地区、不同饲养条件的鸭鹅体上分别采集各部位寄生的羽虱,作活体观察,并对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经对收集的200多个标本鉴定,有6种,隶属于2科3属,其中鸭3种,鹅3种。  相似文献   

20.
鸭毛滴虫(Trichomonas anatis)系多鞭毛的一种肠道原虫,由Kotlan于1923年首次发现,我国至今尚未见有报道。我们于1985年7月份分别在两个鸭场发生病毒性肝炎的病鸭体内发现大量鸭毛滴虫,现以其中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