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世界已享受了五十余年的大致和平,主要的世界强国在这期间几乎未发生严重的军事冲突。相比于这点,维也纳会议之后的百年和平也显得失色。至少在19世纪曾发生克里米亚战争和普法战争这两次大规模的大国间战争。在解释战后的长期和平之源时,许多人都把战后空前增强的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列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一、日本反思二战史言行不一意何在2015年1月1日,日本天皇发表新年感言,罕见谈到了二战及学习历史问题,希望日本能借此思考今后应成为怎样的国家。战后从不干政的日本天皇主动谈及战争和历史问题,似乎不同寻常,意有所指。2015年是日本战败70周年。战后70年,日本对战争与和平秉持什么样的态度,不仅关乎与邻国间的关系,更关系到国家今后的发展方向。1月5日,安倍表态,将在2015年8月日本战败7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剧变,对于战争与和平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冲突与战争出现了新特点和新趋势,人们对于和平与安全也有新要求和新思考。战争与和平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冲突和战争的主要形式在冷战时与冷战后不同。冷战时期的战争主要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的战争,第二类是苏联和美国两个阵营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同位于亚太地区,彼此之间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关系。在近代史上又有着相似的命运。新中国成立和东南亚国家获得独立后,相互之间的政治关系虽然曾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但总的趋势是沿着不断改善和加强的轨迹向前发展。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的十多年中,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以及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治关系明显改善和进一步加强,有了新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5.
四、结构变革阶段的特点和判断结构变革的标志这里显然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结构变革的特点问题;另一个是赖以判断国际关系体系是否发生了结构变革的标志问题。关于结构变革阶段或时期的特点问题。可以说,由于变革总是意味着体系的一些结构关系被打破,体系的一些结构关系被另一些结构关系所替代,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其特点通常是: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或其某个子体系内国际情势的严重恶化,国际关系体系主要行为体即国家之间矛盾的大大加剧,国家之间冲突的可能性甚至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急剧增大。总之,结构变革阶段一股都是国际情势急剧变化、危机现象层出不穷和冲突可能明显增大的时期。在上述的1789年前后时期、1917年前后时期以及一战和二战前后时期,其特点无不如此。这是一般的规律,至于在"和平"的条件下所进行的体系发展和以"非暴力"的形式所推  相似文献   

6.
战争与和平是相反性质的两种状态,学者们往往执其两端,单独研究战争或者和平的性质。然而在国际关系现实中,战争与和平这两种状态实际上是不时转换的。战争结束后,各国领导人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构建和平的问题。在此阶段,稍有不慎,就可能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覆辙。为了研究何种和平安排可以持久,凯格利(Charles W.Kegley)和雷蒙  相似文献   

7.
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在国际体系中既有的霸权国同后起的新兴大国间,以争夺权力为特征的霸权战争不可避免。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Edward H.Carr)甚至将“和平转换问题”认定为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难题。然而,我们对这样的理论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因为它们对冲突的预测往往过于武断。在近现代史上,英美之间权力的和平转换就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例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逐渐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的出  相似文献   

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有60年了,抚今追昔,往事仍历历如昨。60年前,曾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妄图"改造世界"的德、日、意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家被彻底击败,淹没于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正义洪流之中。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成为现代历史的伟大转折点,塑造了战后国际社会的基本面貌,带来了相当长时期的战后和平和人类社会各项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9.
“消防员”的角色 自以色列建国以来,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先后发生过5次大规模的战争,小的流血冲突更是难以计数。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一直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热点,也是杜鲁门以来的美国历届总统难解的结: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存在产生国际法的条件,原因在于春秋时期诸侯国正从中央与地方的宗藩关系中发生转型,但还没有完全脱离地方行政单位性质而转变成独立的国家实体;战国时期的列国表现出更大的独立性,但是列国交往的本质是通过兼并战争恢复封建割据破坏的统一,所以并不存在国际关系。同时,那种认为周礼及诸子百家思想中产生和存在国际法规范与原则的观点,是对周礼和诸子百家思想的一种脱离历史语境的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