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12年7月30日至31日,2012年亚洲非传统安全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29日,由《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和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出版座谈会暨比较安全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哥本  相似文献   

3.
安全合作是解决安全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当下,东北亚安全合作面临着历史恩怨、领土争端、民族主义、信任缺失等四大障碍。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障碍对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负面效应,而且能为安全合作提供基本条件和必要动力,提高安全合作水平。但是中美两国竞争性的供给模式导致区域公共产品相对不足,影响了东北亚安全合作的持续深入进行。文章认为,应从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水平和发挥中国的大国作用等三个方面来改善与提升东北亚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与水平。  相似文献   

4.
一、朝鲜瞒天过海成功发射卫星,国际社会聚焦东北亚安全局势 12月12日,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这是继2012年4月朝鲜所发射第一颗“光明星3号”卫星失败后的又一次尝试。发射成功后,朝鲜举国欢庆,将其视为朝鲜科技发展和经济强国建设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6月20—21日,由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简称和裁会)主办的首届万寿国际安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亚太安全"。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印度等19个国家的安全问题专家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防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重点围绕"中美关系与亚太安全""东北亚安全形势及前景""亚  相似文献   

6.
随着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最终通过《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朝鲜半岛南北峰会达成《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创设东北亚安全机制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而目前有关各方正积极准备有关朝鲜半岛停战机制的四方部长会议,以及六方会谈外长会议,也都包含这一方面的考虑。但如何设计东北亚安全机制,六方会谈与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关系是什么,等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思考,未来的道路仍很漫长。  相似文献   

7.
1996年6月27—29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韩国庆熙大学亚太地域研究所、日本大学商学部联合举办的“东北亚发展模式与国家间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勺园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梁柱教授、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梁守德教授、庆熙大学副校长赵正源教授、日本大学代表长谷川启之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北京大学外事处副处长潘庆德、外国留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黄道临、社会科学处副处长何淑云等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与会的中韩日三国学者,分别就东北亚发展模式、区域协作及其前景、环境与安保协作、“冷战”后的东北亚国家间关系等问题,作了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重点讨论了东北亚经济发展模式和中、韩、日关系,并取得许多共识。会议促进了三国学者的学术交流,加深了相互理解,取得了圆满成功。本刊现将提交会议的论文,按发言顺序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8.
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逐步进行,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成为东北亚国家的政府和学者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9.
梁强 《南风窗》2013,(3):38-40
与其他方向和地区相比,中国对东北亚的外交,兼具地缘政治、军事安全、历史遗产、经济利益、社会情绪等多种因素,在战略设计上理应更加务实,在实际操作中也要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无论从经济和政治上看,还是从安全的角度观察,在亚太地区都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在这一新时期,东北亚格局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对该地区和平与发展有何影响?中国在东北亚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中国同东北亚主要国家关系发展前景怎样?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朝鲜将往何去?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究竟怎样?六方会谈的前景如何?东北亚的区域合作将采取什么模式?这些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者瞩目的焦点。近期,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与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4朝鲜半岛局势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着重分析、探讨了这些人们普遍感兴趣的话题。 包括外交部前驻美大使李道豫、外交部前驻日大使徐敦信,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杨和美国外交政策分析研究所詹姆士·舍弗教授,美国区域安全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亚历山大·曼苏罗夫教授,韩国汉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郑在浩教授,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0月11—15日,中国高校国际政治学研究会(筹委会)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举行了题为“二十一世纪国际格局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山西大学、青岛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湖北大学、河南大学、江苏行政学院、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南京政治学院、杭州电子学院、杭州师范学院、铁道部党校等20多所高  相似文献   

13.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的东北、日本、朝鲜半岛和俄国的远东地区,广义的东北亚还可以包括蒙古和中国的华北。近年来东北亚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强各国的政治、经济方面作用,建立东北亚的新秩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对东北亚形势发展的特点,中国对建立东北亚国际新秩序的构想以及东北亚国际新秩序与中日关系的联系作一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前,非传统安全议题在各国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均备受关注,非传统安全研究不仅方兴未艾,而且正在走向体系化和"制度化"。那么,非传统安全研究是如何兴起的?它包含哪些内容?非传统安全研究演进状态如何?西方的非安全研究状况如何?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有哪些理论探索?目前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有哪些不足?如何看待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此,本刊特约记者浙江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甘均先副教授专访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潇枫教授。余潇枫教授长期从事非传统安全理论研究,著有《国际关系伦理学》《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中国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理论、范式与思路》(合著)及《边疆安全学引论》(合著),主编有《非传统安全概论》(第二版)、《中国非传统安全蓝皮书》,译著有《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12月14日,由国会对策委员长山冈洋次和国际局局长藤田幸久率领的日本民主党国会议员团一行9人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和上海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学者围绕"东北亚合作新时代与中日关系"的主题举行了国际研讨会。与会者聚焦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中日关系的未来、中美日三角关系、东亚共同体和朝核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对话与交流。主要  相似文献   

16.
唐代东北亚诸政权之间的形象认知奠定了此后千余年东北亚地区的基本模板。一方面,在唐朝所认知的"华夷"世界图式中,居于"海东"的东北亚诸国成为"中国"的"东北夷"或"东藩",是东亚世界"天下秩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唐朝看来其典型特点是顺从,尤其是在公元668年唐朝、新罗联军先后打败日本、平定百济与灭亡高句丽,整个东北亚国际格局底定之后。另一方面,居于东北亚的诸政权如统一新罗、日本也从观念上复制了源自唐朝的"华夷"世界图式,并出于自民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将本民族政权的控制疆域定义为"小中华"或"中国",而将周边的"他者"民族定义为"夷狄"。因此,何者称为"中国"成为唐代东北亚诸国为体现各自政治合法性而暗地里争夺的话语资源。从唐、罗、日三方正史的话语叙事可以看到,唐代东北亚诸国形成了"中国"与"夷狄"交相认定的国家间形象认知模式。其间所隐现的古代东亚国际关系认知观念的学习与复制问题,对我们理解今天东亚各国民族主义情绪的历史源头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蔡亮 《国际展望》2011,(4):148-153
2010年4月24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办了"中日韩三边关系与东北亚形势"学术研讨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发展研究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9月2日,由国际战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的"国际战略研究在中国:理论、方法与中心议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外交部政策规划司、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等协同、合作单位的官员和专家共计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入春以来,我国等东北亚国家沙尘暴现象频发.沙尘暴的肆虐,不仅直接影响了这些国家正常的社会生活,对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因而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周边邻国要求开展环境安全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0.
南书房     
《南风窗》2012,(25):96-96
《文化与中转型》袁伟时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在中国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扮演何种角色?三纲五常是不是该全部丢掉?中国共产党与普世价值的关系如何?政治改革该从哪里启动?……著名学者袁伟时在嬉笑怒骂间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转型的桎梏做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