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吴立生 《群众》2006,(4):6-7
昆山作为江苏“两个率先”的排头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先行区,短短20年中所取得的成就让全国为之瞩目。目前全省上下正在掀起学习昆山经验的热潮,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灌南县,学习昆山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加快发展,建设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已经跨入的“十一五”,是灌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结合县情实际,认真学习“昆山经验”,分析研究“昆山经验”,把学习昆山、加快全面小康建设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下一步工作的主攻方向,扬优展长,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全面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2.
张连珍 《群众》2006,(6):4-5,14
昆山是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样板。党的十六大以来,昆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改革开放20多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全市上下奋力拼博,率先实现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走出了一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昆山之路”。昆山的实践对江苏全省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国华 《群众》2007,(9):13-13
党的十六大以来,昆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两个率先"的实践,转化为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和发展举措,2005年底率先实现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水平,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之路"。迎接党的十七大,我们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努力使新时期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4.
去年,江苏省昆山市全面实现了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被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百强县中的第一名。这既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咬定建设小康目标不放松,大力弘扬“三创”精神,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的成果,也是昆山探索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坚持以党的先进性实践,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5.
张国华 《群众》2008,(12):29-30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率先改革、率先开放、率先发展,以自费开发为起点,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三创”精神为强大动力、以全面小康为显著标志、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昆山之路”,走在了江苏“两个率先”的前列,最近被列为我国改革开放的18个典型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洪银兴 《群众》2006,(6):15-16,51
从2005年底起,以昆山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将陆续达到江苏省委为“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制定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平。昆山等地所达到的全面小康是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小康。按照科学发展观总结昆山的发展模式,科学评价其全面小康水平,既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也可对其他地区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榜样和示范。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科学规划和指标导引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特别是各个地区市场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各个地区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  相似文献   

7.
《群众》2007,(1):F0002-F0002
昆山东临上海,西依苏州,是江苏的东大门。市域面积92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5万,现辖10个镇、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故乡。2003年3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昆山提出了争做全省“两个率先”排头兵的要求。三年多来,昆山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民营赶超、服务业跨越三大战略,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1,(9):47-47
近年来,市委紧紧围绕“两个率先”,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以建设创新型领导班子、研究型干部、学习型党员为抓手,以“研究式深学”为路径,立足基层实际、注重理论武装,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力、党组织的创新力、区域发展的竞争力,全力当好“两个率先”、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初步探索了一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昆山之路”。  相似文献   

9.
管爱国 《群众》2011,(7):28-28
改革开放以米,昆山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升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成功走出厂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之路”,率先达到汀苏全面小康社会水平,成为全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2010年,全市宄成地区:生产总值2100fL元;全口径财政收入480.4亿元,其中地方一股预算收入163.1亿元;工业总产值7001.3亿元;进出口总额821.2亿美元,其中出口533.4亿美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0923元和17645元。  相似文献   

10.
核心阅读: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对江苏率先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江苏加快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步伐,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为全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江苏人民牢记嘱托,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上。积极探索区域率先发展之路,在推进“两个率先”中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成就和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创新价值。“十二五”期间,江苏将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全面落实胡锦涛同志“六个注重”要求,重点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洪银兴 《群众》2006,(4):45-47
近日拜读了王荣等同志编写的《苏州之路》和《和谐社会理论与苏州实践》两本书。这两本书可以说是苏州地区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对苏州实施省委提出的“两个率先”发展战略的系统总结,反映了苏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贵探索和理论思考,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苏州走出了一条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当年苏南人在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创造了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今天的苏州又为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了新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得到了创新。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2,(6):39-41
中央部署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的两年,是我省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跨越的关键时期。省委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把创先争优放在全省科学发展大局中来谋划,作为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推进“两个率先”的重大机遇和有力抓手。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了对江苏工作的总要求,就是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个总要求,也是江苏未来发展的总命题、引领各项工作的总纲领。苏北在江苏发展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江苏的全面小康建设,高度看苏南,底线看苏北。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扎实推进苏北全面小康建设,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满意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4.
杭颖 《群众》2008,(7):62-63,6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昆山以“两个率先”为共同理想,以“三学”为标杆参照,大力实施“三自”创新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取得了显著成效,创新氛同更趋浓厚,创新基地加快形成,创新功能不断增强,创新成果充分涌现,创新环境日益完善。为了进一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给昆山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认真研究、归纳、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灵魂,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中.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两个率先”的目标不仅仅是经济各项指标.同时也包含了文化方面的指标,是经济、政策、文化全面发展、共同进步。为此文化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不断推进徐州文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君如 《群众》2006,(6):6-1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江苏省昆山市在省委领导下,依靠全市人民,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前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指标。他们的实践有哪些经验,这些经验对全国其他地区是不是有借鉴意义?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带领中央党校“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昆山”是江苏省昆山市贯彻中央决策.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和谐发展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8.
季建业 《群众》2006,(4):4-5
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是昆山、华西经验的核心。当前,扬州正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面对“十一五”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的要求,紧密联系扬州实际,研究、学习、放大昆山和华西经验,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让昆山、华西经验在扬州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9.
杭颖 《群众》2012,(3):48-49
当前,昆山正处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从“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既是昆山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昆山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  相似文献   

20.
王翔 《群众》2006,(2):12-13
张家港作为唯一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两个率先”中必须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再造创新型文明城市。与时俱进,创新城市精神。不断赋予张家港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创新创优、超越自我”作为新时期加快发展的新理念,全面推进创新型文明城市建设。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