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车匪路霸犯罪,影响恶劣,危害严重,近几年来,虽经多次打击但仍屡禁不止,并且手段不断升级,危害日趋严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本文根据郑州市打击车匪路霸斗争的情况,对当前车匪路霸活动的特点、成因及治理对策做一探讨。一、当前车匪路霸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1.发案势头时升时降,危害程度加大。郑州市的车匪路霸活动出现于1987年,至1991年一直呈上升趋势。据调查,1987年6起,1988年53起,1989年102起,1990年135起,1991年138起。经过打击后,发案数有所减少,1992年116起,1993年1至4月份24起。从总体上看,车匪路霸活动大幅度上升的势头虽得到遏制,但仍不稳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车匪路霸活动向暴力化、恶劣化方向发展,做案手段升级,危害程度加重,犯罪分子结伙成帮,手持凶器,公开在汽车上洗劫乘客钱财,稍有反抗就大打出手,动辄伤人。1992年11月30日,犯罪分子结伙在郑州开往登封的客车上洗劫乘客。一位残疾人说:我是残疾人,你们也抢。犯罪分子不等他把话说完,就用刀将其颈部刺伤,抢  相似文献   

2.
子夜擒劫匪     
去年下半年,河北省的刑事犯罪出现了新动向——车匪路霸犯罪居高不下,且呈愈演愈烈之势。犯罪分子纠集成伙,在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上为非作歹,有的拦截过往车辆,敲诈、抢劫司机钱财,有的公然在长途客车上持刀洗劫全车旅客,气焰十分嚣张。对此,河北省公安厅明令要求沿线公安机关加大对车匪路霸犯罪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住此类犯罪上升的势头。  相似文献   

3.
车匪路霸犯罪,是指犯罪分子结成团伙以攫取财物为目的,在铁路、公路沿线对过往车辆和乘客进行扒窃、抢劫、敲诈的行为。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犯罪形式。这种犯罪侵害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破坏国家经济动脉的交通运输事业和社会治安秩序,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映。因此,研究车匪路霸犯罪活动的规律和特点,采取正确的对策,严惩车匪路霸犯罪分子,这是政法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比较发达,不仅有纵贯南北,横亘东西的铁路,而且有40000  相似文献   

4.
F省去年年底鉴于当地车匪路霸猖獗,民愤鼎沸,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严惩车匪路霸的规定。其中有“对持枪、持械或其它危险品负隅顽抗的车匪路霸,可以使用武器甚至将其当场击毙”。极大地震慑了车匪路霸,点燃了除暴安良的正义之火。 春运期间,该省公安厅领导出于对打击车匪路霸工作的重视,与省、市领导到省长途客运站检查时,特别提醒旅客们说:“上了一辆车,就要同舟共济,要让车匪路霸进不来,出不去,跑不掉。”并旗帜鲜明地回答旅客们说:“为了制止犯罪,打死打伤车匪路霸,属正当防卫行为,司乘人员及旅客不负任  相似文献   

5.
车匪路霸案件,就是指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在火车、汽车或公路线上寻衅滋事,偷、抢、骗取公私财物或强奸妇女的犯罪案件。分析黑龙江省车匪路霸的犯罪形式,主要有以下7种: 1.公开抢劫。犯罪分子三五成群,有男有女,结伙上车,或中途拦截车辆上车。上车后分堵车箱两头,一声口哨,一齐动手,直接采用暴力洗劫乘客财物。 2.采用玩“摆三张”、“阴阳套”赌博的手段,骗、抢乘客财物。“摆三张”是指犯罪分子几人合伙,先由一人用两黑一红或两红一黑三张扑克牌,先让乘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腐败犯罪呈现出犯罪主体高位化、犯罪金额高量化、犯罪行为集团化、犯罪手段多样化的严峻趋势。面对这一现状,本文从加快立法步伐、治腐用重典、完善刑事实体法、建立特别程序法等方面,提出了惩治腐败犯罪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侦查协议     
侦查协议是处置劫持人质犯罪的有效手段.与其它处置刑事案件手段不同,侦查协议促进劫持人质犯罪的和平解决是它有别于其它侦查手段的本质所在.由于我国对侦查协议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而实践中的适用又因劫持人质犯罪的猖獗而无法回避.对侦查协议法理依据的探讨,关于侦查协议具体法律规定的讨论,就为未来的立法和当前的侦查实践所需要.  相似文献   

8.
羁押是侦查机关采取的对嫌疑人人身权利约束最严重的手段,同时由于其具有的人身控制性也成为各国面对严重犯罪采用率较高的强制措施之一。恐怖主义犯罪在严重性、急迫性、危害性等方面与普通犯罪不可同日而语。各国为了有效反恐纷纷创设和改良羁押模式,羁押措施的程序控制成为亟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美国从"法律真空"到有限审查、英国的无限羁押和控制令制度是反恐背景下羁押制度改革的典型。两种模式在法律基础、程序的刚性程度、对待基本人权的态度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在普遍强调公民身份、推崇行政权力等方面表现出一致性。我国未来的反恐羁押制度必须汲取两国经验,坚持人权保障的底线标准。  相似文献   

9.
有组织犯罪概念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理解有组织犯罪概念上 ,在关于有组织犯罪的主体、结构、目标和手段等四个方面存在分歧。从社会学角度对有组织犯罪的主体进行深入分析 ,有组织犯罪的主体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或组织。有组织犯罪可以定义为以暴力、恐吓、贿赂等手段为后盾 ,为牟取经济利益而持续性地提供非法商品和服务或从事其他非法活动的群体或组织所实施的违犯法律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根据我国犯罪的发展态势在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确定的一个法律概念.但是,在刑法理论上和刑事司法实践中,如何理解"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种不明显、不典型的黑社会组织犯罪"的含义;如何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范围是关系到能否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从黑社会的含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含义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三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13年前党中央就提请全党重视解决这个问题.自那时以来,我国政府、社会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管理、教育、改造等多种手段,采取家庭、学校和社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10多年来,我们虽然在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但是青少年犯罪增长的趋势一直在起伏中发展.粉碎"四人帮"后,青少年犯罪急剧增长的势头虽然一度得到遏制,1982年至1984年青少年犯罪率甚至连续3年下降,但以后几年,青少年犯罪率却有所回升.特别是近二、三年来,青少年犯罪数量增加较多.青少年犯罪的形态也正由传统的犯罪向现代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针对药品安全的立法已相当完备。然而,近几年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的数量增长迅速并造成严重后果,犯罪手段科技化含量高致使该类案件不易定性,犯罪组织严密导致犯罪行为隐蔽性强。为了遏制该类犯罪,从增强从业者法律素质、规范药品安全领域监管、增强公众的被害预防能力等方面建立该类犯罪的防控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洗钱犯罪作为一种国际犯罪,已被列入21世纪十大犯罪之首。利用互联网支付系统进行洗钱犯罪是洗钱犯罪的新手段。因此,以国际法和比较法的视角,认清此种犯罪新手段的特点和规律,借鉴国际社会防范打击此种犯罪的有效策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来完善中国的防范和打击策略:一是加强反网络洗钱立法,完善反洗钱法律体系;二是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防范、监测、侦查和打击网络洗钱犯罪;三是建立专门的反网络洗钱机构,加强反洗钱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网络洗钱是借助网络工具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洗钱新形式、新手段。针对我国当前行网络洗钱的严峻形势及立法缺陷,必须积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现有法律体系,需要在扩大洗钱罪上游犯罪范围,明确洗钱罪犯罪主体,增加洗钱罪客观方面行为方式,健全网络洗钱犯罪综合监管法制体系,网络证据法定化,网络保密制度等方面加快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区恐怖主义犯罪猖獗,恐怖主义犯罪呈现出多元化、犯罪范围跨境化、犯罪手段网络化和专业化等特点。残暴的犯罪手段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与稳定,造成恐慌的氛围。我国对恐怖主义的犯罪立法存在不足和空白,立法条文散见刑法各个条文,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对于当前境内发生的恐怖主义犯罪未能从法律层面进行较好的规制、惩戒与预防。因此,借鉴域外立法及国际条约等成熟先进的规定和做法,对我国恐怖主义犯罪刑事立法提出完善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集团犯罪是社会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犯罪形式,它的反社会能量远甚于单独犯罪,历来为刑法打击的重点.近几年来,我国的集团犯罪日趋严重.这不仅表现为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恶化,有些犯罪集团已经演变为黑社会势力,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威胁.如何充分、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集团犯罪,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宜采用“复合式”方式:在侦查力量投入方面,应考虑从多层面着力。在侦查路径方面,宜数条路径并进。在侦查措施方面,宜数种措施并用,并且必须采用侦查手段。同时,措施与手段的采用必须突出谋略性。此外,还应注意公秘的有机结合等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的步骤比较复杂,具体是:1.发现线索;2.秘密初查;3.梳理、甄别材料;4.立案;5.多路径并进,综合施策;6.选择突破口与破案时机;7.抓捕;8.审讯与查证;9.深挖“保护伞”,摧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基础;10.正确理解法律,依“两个基本”结案。  相似文献   

18.
孙静 《人民论坛》2013,(10):132-133
媒体与犯罪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由于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新媒体犯罪模仿行为呈高发态势,新媒体环境下犯罪模仿的治理成为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犯罪模仿高发的原因,并建议应从法律、技术和媒体自律多个方面着手采取预防措施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9.
体育领域的暴力恐怖活动犯罪往往具有生成背景复杂、主体复合、形式多样、危害严重、影响深远等特征。防范和控制体育领域的恐怖活动需要发动社会各种力量并运用多元手段加以应对,而构建多层次的法律控制体系是最根本的路径。法律之外的控制路径主要指提倡绿色体育、营造纯净的体育人文环境,提升体育活动的安保规格,构筑多元化、多层次的防控力量体系,切断恐怖活动的经济来源等。应对体育领域暴力恐怖活动犯罪的法律控制路径则包括构筑严密协同的反恐法律体系和构建切实有效的司法介入路径等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20.
朱宏 《公安学刊》2005,(6):64-66,96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警务信息化也引领着世界警务改革的潮流,美国警界对现代科技的应用一直是各国警界学习和借鉴的对象.美国的警务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各种信息电子化,信息的收集和传输的电子化和网络化,警务信息在全国各执法机构的共享,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犯罪现象,从而为执法部门有效打击犯罪和制定防止犯罪的措施提供了强大支持.作为警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部分,美国国家犯罪信息中心具有信息覆盖面广、分类全面、收集和处理的程序得到良好的立法保障、法律对信息的利用和交换也有全面而具体的规范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