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方娟 《公民导刊》2004,(10):46-47
在重庆巴县中学的校园内,人们常常能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和其他老人不同,他不爱打麻将,不爱聊天拉家常,对于他,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坐在十多平米的小房子里搞创作。如今,82岁的陈永坚已经在地方刊物上发表过十多篇文章,2001年还结集出版了自述性散文《杏坛恋》。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陈永坚感慨万千:“26岁登上讲台,76岁告别课  相似文献   

2.
赵慕鹤4年前拿到硕士学位,前年他的书法作品被送进大英图书馆,数月前他还出了一本自传。如果不是他手背上密布的褐色斑点泄露了岁月痕迹,人们很难想到,这位台湾老人已经102岁了。  相似文献   

3.
在莆田仙游县度尾镇中峰村,有一位87岁的老人特别受人敬重。这位老人膝下已是儿孙满堂,本可以安享晚年,但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为了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现在仍在当地一家食品企业打工赚钱,并且在5年多的时间里,共捐资近十二万元,受助学生和群众达四百多人。这位老人叫黄文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还乐观地表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他想一直打工到90岁,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4.
5月15日,在江苏南京市江宁区东新南路,一名年约60岁的老人来到为灾区捐款的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衣服上的补丁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这位乞讨老人在捐了5元钱后,又找遍身上所有的零钱,特地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  相似文献   

5.
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老人,今年已102岁。一双浑浊、无光的眼珠迟缓地转动,头上一蓬稀疏的白发已经枯涩,失去亮泽。百年岁月的沧桑,骨肉高敬的悲痛,盼儿回归的焦虑,已将这位活了一个世纪的老人侵蚀得满目推怀。可就是这么一位风烛残年、灯油将尽的老人,一旦打开存封半个多世纪记忆闸门的时候,思维却异常活跃。虽说言辞已经含糊木构,但表情却慢慢生动了起来……这位出生于1897年的老太太名叫姚春梯,是安徽黄山市破县城关区渔梁街人。早年嫁给本街一位叫程聚福的男青年。夫妻俩共生养12个子女,但是却因家境贫寒、缺医少药,先后有11…  相似文献   

6.
"听人说上了年纪就不盼着过年,可我就很盼着过年哩。"笔者面前的这位老人说此话时,就像一位大孩子那么天真。老人名叫苏琼英,是海口龙华区大同里社区的老居民。老人今年80岁,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去世已有10多年了,是社区的一名空巢老人。"‘女儿’都已经把年货准备好了呢!"老人口中的"女儿"名叫何仁芳,大家都喊她阿芳,就是她平日里照顾老人生活起居。阿芳40多岁,是社区附近的下岗工人。"两年前,居委会为我提供了一个公益  相似文献   

7.
当他拿着筷子在小面馆大吃拉面的时候,如果不是他的黄头发、白皮肤、蓝眼睛,你一定会以为他就是一位普通的中国老人。66岁的曼弗雷德·库席勒已经是第三十次来到中国。他告诉我,他已经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比如:北京、咸阳、南京、苏州、杭州、岳阳、上海、香港等。突然,他又像记起什么似地加上了一句:“我还去过中国台北。”这位可爱的德国老人,他无比肯定地对我说,他喜欢中国。出生于1935年的库席勒先生是德国著名的加热炉专家,精通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和芬兰语五种外语。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型电站的工…  相似文献   

8.
2009年12月14日晚,由中宣部、司法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09“全国十大法制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当一位84岁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向舞台中央时,全场掌声雷动,人们以崇敬的泪光注视着他——郑宜栋。一夜之间,这位来自江西省上饶县一个偏僻山村的老人,以他诚信为金的美德传遍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9.
1963年4月12日上午,在四川省岳池县城北沙井湾的一座坟前,肃立着一位身高骨大的枯瘦老人,他久久地凝视着刻有“柏被浓先生之墓”的石碑,边擦眼泪边小声地念叨:“大哥,我们全家今天来向你告别,这一走可能就再也不能来看你了……” 这位老人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旅居岳池的韩山岛先生,在即将回国的时候,他忘不了在中国生活40多年的艰难岁月,忘不了待他恩重如山的兄长。 韩山岛,1900年生,朝鲜咸镜道青北郡新上里人。1922年到中国接受朝鲜驻上海临时政府总统许在必指派,进洛阳陆军学校学习,毕业后在直系军阀…  相似文献   

10.
2001年5月30日上午,淮河王家坝。哀乐低泣,空气凝重。一艘防汛船缓缓驶向河中央。阜南县社会各界人士正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向一位为阜南水利事业奋斗了半个世纪的老人作最后的告别。船上,人们含着泪水将一把把拌着鲜花的骨灰慢慢撒入河中……这位老人就是原阜南县政协副主席、水利局副局长李西林。  相似文献   

11.
子荷 《中国减灾》2009,(12):38-39
白芳礼,一位有着不平凡事迹的平凡老人,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他静静地走了。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蹬三轮车的老人白芳礼,这位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  相似文献   

12.
刘嘉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1949年,他率700多名国民党警察起义,1952年.享受正团职待遇的他谢绝了组织上为他安排的工作,回到河南省平顶山农村老家务农。1988年,他做出惊人之举,把自己企业的150多万元资产无偿捐给村里,1990年,78岁的他加入其产党。1995年,83岁高龄的他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全国年龄最大的劳模。现在,这位昔日的百万富翁和全国劳模,仍住在破旧的茅屋里,过着清贫的生活.1998年,杭州的一位律师知道了他的经历后深受感动,连续11年为素不相识的他汇款。 一位住茅屋的百万富翁、一位83岁时当选的全国劳模,一位96岁的老人,演绎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石洁 《人大论坛》2010,(5):38-38
3月24日下午,记者从贵州省人大机关党建扶贫工作经验座谈会上了解到,有一位叫姜明的96岁老人用个人积攒的10万元钱捐给了省人大机关的党建扶贫定向帮扶点——兴仁县民建乡民建中学,用于该校学生食堂的新建,老人还因此被聘为“春晖使者”。是什么让这位已年逾九旬的老人还如此关注教育?为此记者采访了这位老人。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9岁的宋扬高中毕业后赴英国留学。在到达伦敦的第三天,不熟悉路的他坐错了地铁,茫然地坐在长椅上,望着眼前人来人往,一个老人走了过来,坐在他身旁,微笑着与他攀谈。聊了一阵,老人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做客。这位老人名叫汉斯,独身一人居住在一个40平方米的廉租房里,房子位于伦敦西区,泰晤士河畔,风景优美。老人疏于打理生活,总靠超市的冷食凑合着吃饭。经过交谈宋扬得知,汉斯1933年生于瑞士,40年前离开家乡,去过很多国家,做过汽车销售和电器修理工,后来定居英国,终身未婚。如今早已退休的他,一只耳朵失聪,腿脚也不是很灵便。但老人喜欢自由的生活,执意不去政府安排的养老机构,自己艰难而孤独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15.
马列是一位十分可亲的长者,他朴素文雅,脸上总洋溢着慈祥的笑容。他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长达15年之久。近日,马列来驻马店市调研,我们有幸见到了这位已79岁的老人。  相似文献   

16.
盛金花,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没读过什么书,退休金不多,丈夫健在.有4个孝顺的子女。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性身上.竟承载着一份伟大的坚持。37年光阴里.身材瘦小的盛金花日夜照顾着智力低下、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的小姑颜翠玉,生活巨细.事必躬亲。采访过程中,盛金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应该的呀.阿玉是我的家人。”  相似文献   

17.
泣血之诉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谓天经地义。可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老人被赡养问题困扰着。枣阳市一位九旬老人,面对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在自己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来到法庭,提起泣血之诉。法律最终为这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讨回了说法。  相似文献   

18.
1994年12月26日清晨,一位年近花甲、面容清瘦的人来到湖北谷城县黄贩乡民政办公室,手捧存折和1000元现金,要求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民政办的同志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老人,当民政办的同志问起老人为什么会主动上门投保时,不想老人却声泪俱下,他经风霜的脸抽搐了起来,接着,他讲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这位老人名叫黄宗发,现年58岁,是一位老退伍军人,共产党员,黄贩村五组村民。他虽有两个已成家的儿子,却谁都不愿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孤苦伶汀的老人欲哭无泪,倔犟的脾气使他强撑起身子单独过活,然而年岁却不饶人。去年黄宗发老人不…  相似文献   

19.
这是1992年的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山东省莱阳市高格庄镇张家泊子村,村里的人们像往常一样忙碌着,这时远处有一辆汽车向村里缓缓驶来,村里的老少都围了过来,好奇地想看看到底来了什么人。汽车在一座老屋前停下,从车里走下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灰白的头发,却神情肃然地在老屋前站了片刻,望着眼前的一切,眼中噙满了泪水。突然他跪下了,他就这样跪着一步一步地挪到了老屋前的门口,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围观的村里人无不为之动容。这位老人就是从台北起飞,取道香港,第一次回到阔别45年的…  相似文献   

20.
人物忘     
邵逸夫“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1月7日,107岁的香港大慈善家、影视业大亨邵逸夫先生辞世后,人们纷纷感念这位老人对教育和公益事业的贡献。网上流传的那幅“逸夫楼”分布图,红点密密麻麻遍布全国,彰显着这位老人的传奇一生。邵逸夫十几岁随兄闯南洋,从命运的夹缝里打拼出成功。著名的邵氏兄弟公司几乎是中国近代文化产业的奠基者,也被认为是华人精神的里程碑。经过多年的辛苦打拼,他拥有了自己的财富帝国。然而,他没有选择自己的奢侈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