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勇 《国际交流》2006,(1):28-32
2005年12月11日至18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出版界人士访日团一行7人在宋祖德先生的率领下,应日本民间友好团体日中协会的热情邀请,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重点考察了日本的出版行业和其他文化产业。我作为访问团成员之一,在这里写下一些零散的观感,作为此次日本之行的一个纪念。  相似文献   

2.
在资本主义时期的俄罗斯远东,报刊和图书是当时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报刊和图书出版业在俄罗斯远东的诞生与发展不仅有利于人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有利于增进国内外其他地区对远东的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远东报刊出版业的发展速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报刊在远东文化和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报刊出版业的发展为远东图书出版业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在报刊的印刷基地诞生了图书出版业。20世纪初就出版图书的数量而言,远东的城市不亚于俄罗斯省级城市和其他文化中心城市。远东的出版物内容广泛,而且有不少外文出版物。  相似文献   

3.
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也深刻影响着出版业的发展模式。电子书出版是"互联网+出版"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出版转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共出版图书种数475768种,电子出版物品出版种数为10091种,相较而言,电子出版物的数量远少于纸质图书种  相似文献   

4.
《海内与海外》2009,(1):F0003-F0003
1月8日至10日,2009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如期举行,在这场出版盛会上,中国华侨出版社携部分重点新书,展现新时代华侨出版的文化先锋理想和出版实力。此次图书订货会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同时也是中国华侨出版社建社20年来参展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墨西哥的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据统计,1970-1978年全国出版社已从二百四十二个增至五百一十个;而就业人数也从三千六百六十三人增至七千二百一十五人,年薪支付达七亿六千多万比索,约合三千四百万美元。随着墨西哥国际图书交流业务的积极开展,墨西哥出版业在世界出版业中的地位业  相似文献   

6.
《国际交流》2007,(3):25-27
应韩国国家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韩战研”)、日本日中协会的邀请,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朱达成一行7人于6月24日-7月6日先后访问韩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7.
应韩国国家战略研究院、日本日中协会的邀请,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朱达成率青年干部代表团于6月24—7月6日往访两国。访问期间,代表团拜会了韩国前总理李汉东、前副总理姜庆植、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  相似文献   

8.
日本东洋经济新报社1993年9月出版了日本国民经济研究协会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叶芳和撰写的关于中国的一本书,论述了中国的发展战略、中国的未来与日本的选择以及中国的社会变化。现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9.
肖兰 《国际交流》2006,(3):28-29
应交流协会邀请.以代主席露丝·布恩古女士率领的南非全国公民组织(简称SANCO)代表团一行于6月访华。这是两个组织的首次交流,交流协会对此访高度重视,作了精心安排。代表团在北京期间,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会见,徐建国秘书长同代表团举行工作座谈,分别向客人全面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近况以及交流协会的对外活动情况。代表团还拜会了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妇联、中国就业促进会有关负责同志,了解中国的扶贫、就业及妇女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0.
由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根生率领的中国农村经济考察团,应日中农林水产交流协会的邀请,于今年4月12日至25日赴日本重点考察了农产品流通情况和农业协同组合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活动情况。考察团先在东京分别与农林水产省、全国农协中央会和日中农交协会的专家们进行了座谈,然后到岛根县和高知县实地考察,在两个县分别访问了农户、市町村基层农协和县农协,参观了农产品生产、加工设施和批发市场,并分别在三个农户家里住了一天。日方对这次考察很重视,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日本朋友的热烈欢迎。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不少有关日本农产品流通体系、农协组织等方面的情况,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肖兰 《国际交流》2006,(2):31-33
应日本社会教育团体碧波会的邀请,4月11日至18日.以交协理事宋祖德为团长、新疆图木舒克市市长宋光杰为顾问的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6人访问日本。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代表团自南向北足迹踏过了福冈、大分、鸟取、大阪和东京等地,本着“广交朋友,促进友谊和合作”的愿望,同日本有关政府机构、地方议会、友好团体、企业家、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接触和交流,考察学习了日本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沙漠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也向关心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日本朋友介绍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为代表团的一员,我感觉此次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近两三年来,由于央视百家讲坛、报刊、网络等传媒的推动,讲述通俗正史成为观众追捧的潮流,大众历史读物遂为出版界的新宠和读者的最爱。这既是对于戏说历史的反拨,也契合了观众和读者对本国历史了解的需要。但是,遍观书店里通俗历史方面的图书,不外乎人物与事件讲述——帝王将相,文治武功,有时也难免让人有一种隔世之感。比较贴近读者的是,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交流》2009,(1):39-39
2008年12月6日至8日.日本汽车循环利用企业联合会代表团一行10人访华,李北海副会长会见代表团一行.代表团还赴宁夏考察了当地汽车解体回收再利用情况.并签署合作备忘录。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交流》2009,(2):32-32
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日本民间组织“世界”理事长中田选率领的日本企业家一行5人于3月22—26日访华。在京期间,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会见,双方就加强中日环保节能合作、日本政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交换了看法。外宾还拜会了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建集团进出口总公司、北京市惠丰华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参观了北京市南宫村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交流》2009,(2):30-31
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多哥宪法法院院长阿卜杜·阿苏马夫妇于3月12-22日访华。在京期间,交流协会副会长李北海。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交流协会理事张建国分别与阿苏马夫妇会谈、会见和座谈。阿苏马夫妇还拜会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和全国妇联国际部部长邹晓巧。除北京外,阿苏马夫妇还赴苏州和上海访问,参观了苏州工业园区、上海城市规划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龙阳路磁悬浮地铁站等,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王琳 《国际交流》2004,(3):24-25
应国际道德重整日本协会邀请,我陪同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李扬于6月10日至18日访问了日本,并参加了“第27届道德重整小田原国际会议”,期间分别会见了该协会顾问、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名誉会长相马雪香,会长、日本瑞穗金融集团顾问、德国证券公司总经理桥本彻,会后访问了长野县和广岛县,拜会了广岛县副知事田口尚文、长野县饭田市市长田中秀典和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等。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的华文文学自开始的移民文学到侨民文学,从侨民文学到马华文学,一直发展到如今在新加坡的文艺团体和文艺杂志中,新加坡文艺协会和《新加坡文艺》杂志算是相当长命的了。新加坡文艺协会的成立和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新加坡文艺杂志》阶段、1980年新加坡文艺研究会阶段及1990年改为“新加坡文艺协会”到目前的阶段。在1975年,由几名志同道合的文艺爱好者:骆明、烈浦、杨松年、杜城、谢克和王润华等,创办了一份同人大型纯文艺季刊《新加坡文艺》,由教育出版社出版。1980年12月,以《新加坡文的新华文…  相似文献   

18.
一、托氏作品在中国出版概况 托洛茨基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在上世纪20年代,他曾被当作与列宁齐名的俄国革命领袖介绍给中国,其著作也一度作为革命读物在中国传播。如,1921年广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俄国革命纪实》,1922年广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多数党与世界和平》、《共产主义和恐怖主义》,1928年北京未名出版社出版《文学与革命》,1929年上海远东图书公司出版《杜洛斯基之脱逃》,等。后来,由于托洛茨基在联共(布)党内斗争中失败并被驱逐出境,他的名字遂变成了反革命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成立于1981年9月,是由中国各团体、政党以及各界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家和学者发起组成的。时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协会以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与友好,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本着“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目的,对外开展民间交流活动。交流协会成立18年来,进行了积极、广泛的交流活动。目前,已经同世界9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各种团体、政党和研究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联系和交往,同这些国家各界人士有广泛的接触。交流协会的交流形式灵活多样,主要有:相互访问和考察,举办各种题目的研讨会和报告会,主办或积…  相似文献   

20.
中巴经济走廊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中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对方在外交战略中位置愈发突出。本文通过对中巴建交以来(1951-2018)中国大陆对巴基斯坦题材图书的出版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相关题材图书出版存在宗教文化类图书出版数量少、巴基斯坦主流思想家介绍少、出版作品转化率低、出版架构不稳固等不足。本文认为要鼓励高水平出版文化交流、加强对巴基斯坦主流思想家作品引介、加大出版投入与培养专业编辑队伍、丰富出版种类与拓展文化交流样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