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在新疆乌鲁木齐工作,去年,我的老伴曾到杭州儿子家帮忙带孙子。有一次,她通过QQ视顿告诉我,孙子将满百天,想交给在家休产假的儿媳妇照看,她要回乌鲁木齐休息一段时间,于是我们在网上给她买好了回乌鲁木齐的机票。  相似文献   

2.
王志文 《今日广西》2007,(19):76-76
我已经整整40岁了。很多人关心我的婚事。母亲更是盼着早点抱上孙子。但我至今仍然单身。不是我不想成家.而是太爱母亲,如果有一天我结婚了,和我生活的女人肯定要爱我的母亲。因为母亲这辈子吃了太多的苦.我不想让她有一丝一毫的不开心。  相似文献   

3.
老伴到杭州儿子家带孙子已经三个多月了。最近,老伴通过QQ视频告诉我,孙子将满百天,想交给在家休产假的媳妇照看,她要回乌鲁木齐休息一段时间。于是我在网上给她买好了三月中旬回乌鲁木齐的机票。  相似文献   

4.
张君  李薇 《民主与法制》2020,(12):50-52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耳熟能详的人生格言出自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它的意思是,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司马光也以此训诫子孙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我能否要回3000元彩礼?编辑同志:1995年春节前,别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我送给女方3000元彩礼,过春节她来我家拜年,又给了她300元。我在外地打工,春节后我想把她带走,因她母亲不在家,而没有走成。我就又自己找了对象,结了婚。请问:那3000元...  相似文献   

6.
感受母亲     
人有多早懂事,就有多早感受母亲。 我最早对母亲的感受大概也就只有五六岁吧,那时候我常常问姥姥:“我妈妈是不是后妈呀?”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笑脸,说话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和,但是却有威严,凡是母亲说过的话,我们孩子是一定要照办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和哥哥都以为,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张三李四家也一定是这样。突然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对母女,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媳妇,她女儿和我差不多年纪,但是她不仅不听她妈妈的话,而且每天都粘在她妈妈身上,她母亲不是拉着她就是背着她。我和哥哥都傻了,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诺言     
西流 《人民公安》2010,(14):64-64
<正>父亲对母亲说,晚饭后你到电影院门口等我,我请你看电影。父亲是偷偷对母亲说的,母亲闪了父亲一眼,脸一下子就红了。她装作没有听到跑开了。这是十几年后母亲告诉我的,母亲当时还是个姑娘。那天晚上母亲早早地就吃过了饭,她一反常态地在镜子前多停留了几分钟,然后就趁着夜色出了门。  相似文献   

8.
还有几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了,送母亲什么好呢?这几年,诸如衣服、鲜花、保健品什么的,我都已经一一送过了,可每次母亲不是嫌贵就是嫌不实惠,总是不合母亲的心意。其实,这之前我曾征求过母亲的意见,问她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礼物?母亲却没好气地对我说:"我不愁吃不愁穿的,什么礼物也不稀罕,只希望你能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行了。"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我知道是因为她还在生我的气。  相似文献   

9.
还有几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了,送母亲什么好呢?这几年,诸如衣服、鲜花、保健品什么的,我都已经一一送过了,可每次母亲不是嫌贵就是嫌不实惠,总是不合母亲的心意。其实,这之前我曾征求过母亲的意见,问她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礼物?母亲却没好气地对我说:"我不愁吃不愁穿的,什么礼物也不稀罕,只希望你能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行了。"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我知道是因为她还在生我的气。  相似文献   

10.
《广东民政》2010,(7):58-58
趴在墙头羡慕别人 日子如白驹过隙,一转眼,爸爸妈妈已经走了两年。 记得那年春节过后,妈妈红着双眼对我说,她和爸爸要出去打工,赚好多钱,给我交学费、买漂亮衣服和文具。我一听很快就要拥有让小伙伴们羡慕的衣服、文具了,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完全没有想过爸妈离开之后,我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后来他们真的走了,我才越来越感觉到好想他们,  相似文献   

11.
我的母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传统知识女性,由于生活的磨难与艰辛,也由于父亲不管事,她勇敢地担起抚育六个子女的沉重的生活担子,千节约,万俭省, 在风风雨雨中把我们拉扯成人。母亲的节俭美德,通过她的言传  相似文献   

12.
给幸福加分     
何为民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春节期间走基层,大家说起“好日子”,如数家珍. 这一年,让龙泉市企业退休职工张乃娟最开心的是,政府连续12年给企业退休职工增加养老金,今年1月1日起,她的退休金每月又增多了120元;这一年,让北仑市民王美美最欣慰的是,她不必一大早就赶乘头班车到宁波市区排队候诊,家门口的北仑区人民医院,每天都有20多位浙医一院的专家坐诊;这一年,让淳安林农方衢州最感意外,不仅生态公益林补贴为他的医保买了单,从今年1月开始,政府发的养老金每月又上涨了20元.  相似文献   

13.
矜持的悲剧     
安洁的母亲找到我,要我尽早找她好好谈谈。 “发生什么事情了?”我感到非常惊讶,我和安洁是初中时的同学,将近二十年的交往,她有什么事情都会直接找我,为什么这一次她的母亲跑来找我呢? 她的母亲神色凄然,叹了口气说:”夫妻不和,刘毅要和安洁离婚?”听她一说。我的嘴张得大大的,半天没合上。  相似文献   

14.
母亲这30年     
即使是平凡的人,身上也承载着历史,经历过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人或多或少会留下时代的印记,我的母亲就是其中的一个。母亲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种田,三是开店。母亲出身在农民家庭,从小就学会了干农活,农村集体制的时候,母亲和大伙一起种田,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1978年,母亲已经30多岁的时候,农村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我家分到了5亩地。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工作,  相似文献   

15.
买房十策     
如果你爱他(她),就带他(她)去买房,因为那里铺满了鲜花;如果你恨他(她),也带他(她)去买房,因为那里布满了陷阱.要想知道理智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要想知道买房的艰辛,就要亲自上一当.……  相似文献   

16.
买房十策     
如果你爱他(她),就带他(她)去买房,因为那里铺满了鲜花;如果你恨他(她),也带他(她)去买房,因为那里布满了陷阱.要想知道理智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要想知道买房的艰辛,就要亲自上一当.……  相似文献   

17.
感谢母亲     
母亲离开我整整18年了。18年来,我无时无刻不想念着早逝的母亲,并从心底感谢她,是她给了我生命;没有她的关爱与呵护,我不会有今天。难忘1983年那个烟雨濛濛的12月19日,生养我关爱我呵护我的母亲,就那样匆匆地走了,那年母亲才52岁!在我生命中留下的记忆太悲凉,太惨痛。  相似文献   

18.
你赢我输     
常跃敏:1958年4月生,安阳市灯塔路派出所户籍警她说局长政委都找我谈了,想让我当派出所的指导员。她说这话时就细心地观察他的面部表情。当年她谈恋爱的时候,母亲给她规定了三条:不找当兵的,不找家在农村的,不找没学历的。她的老师一介绍,他三条全占。结婚后,她才对母亲的话有了体味:农村出来的他,男子汉大丈夫的思想极端严重,在他的传统意识里男同志是一家之主,女同志就应该附属于他。按照他对家的设想,每天他忙完工作一进家门,老婆把饭做好,把屋子收拾好,把孩子看好,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可是她完全不是他意愿里的那…  相似文献   

19.
谁给了尊严     
大年三十降下大雪。我与另一个刑警在北原一带执行任务,追捕一个名叫茅板的在逃人员。东驰西逐数日,劳而无获。我们用电话向分局刑警队长报告了情况,队长说今晚除夕夜就不要守候了,抓紧时间各自回家,与家人吃顿团圆饭吧。就这样,我们便回家过年,可能是受到搭档强烈的思母情绪影响,我突然决定回到赢州去,也与母亲一起过年。想到就要见到母亲了,我心头暖暖的,这次回到母亲身边过年,是我工作后十年中的第三次。母亲已是近60岁的人了。我和妻子几番动员她搬去大城市一起住,她不肯,要固执地守着赢州老家那爿老房子。老房子里有过她的爱和幸福,那…  相似文献   

20.
案例:家在农村的谭老汉有两个儿子。早些年,老夫妻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2001、2002年两个儿子先后成家另过。分家后,两个儿子又分别生养了儿女。为了赡养老人、照料孩子,2003年,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谭老汉老两口与兄弟俩达成了“分家养老协议”: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父亲照料好孙子;二儿子赡养母亲,母亲照料好孙女。两个儿子各自将老人养老送终,互不相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