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近段时间以来,农产品市场是“涨”声一片,喜获丰收的农民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可是这笑容是极其短暂的,甚至是昙花一现,因为农资价格的“水涨船高”,让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感到种植成本越来越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在当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农资涨价与人们的餐桌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切切不可忽视其“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2.
刘鹏 《农村青年》2011,(7):53-53
今年花生价格大涨。浙北地区品质较好的花生批发价格已经上涨到了每公斤12元以上,而一个月之前,同类品质的花生批发价还不到10元。催生了“花你钱”新名词。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2007,(1):58-59
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山东省沂源县,近年来立足自身林果业实际,大力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使沂源县果品价格高于周边区县20%,全县农民因此年增收1.8亿元,农产品商标已成为沂源农民致富“金元宝”。通过实施以“沂蒙山”商标为龙头的农产品商标带动战略,沂源县农民明显增收。农民年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2324元,增加到近4000元,每年保持10%以上的递增速度。  相似文献   

4.
看看现在的新闻,天天都有农民增收多少多少的好消息。各地政府也都把帮助农民增收当作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专家说,我国农民已连续3年实现了收入较快增长,2006年农民收入增长比预期的还要高。不过,我想,这恐怕只是专家的预期,而不是农民自己的预期。按照农民的预期,农民的愿望,增收的幅度还不算大,增收的速度还不够快,农民还想过得更好一点,他们也有理由要求过得更好一点。  相似文献   

5.
本刊上一期话题曾经提到,农民下一步增收,除了靠国家的“少取”、“多予”之外,还要靠政府和社会在多方面加强服务,提供帮助,让农民在生产致富、打工挣钱等各个方面,多一点便利,少一点阻力。其实,为了帮助农民进一步增收,各个地方、各个部门也都正在这么做。比如各地的劳动部门,除了开展“春风行动”,免费帮农民工介绍工作之外,还取消了原来对农民工的许多限制措施,不断地拆除农民打工的门槛。又比如最近上海市解禁“马路市场”,不再限制进城农民在路边摆摊,方便了农民进城经商,降低了他们进入城市市场的门槛。所有这样的措施加起来,就会给农民兄弟创业致富营造一个宽松有利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6.
《时代风采》2011,(3):19-20
自从楼市新政向炒房客宣战以来,流动性过剩的“炒作”现象似乎更加泛滥。这不仅表现在黄金上,资金在多个领域的蔓延,让大蒜暴涨、绿豆疯狂、虫草上涨。如今,在“中国三七之乡”的云南文山也正在上演着一场“价格大战”——“无路可逃”的资金在这里让“金不换”三七疯涨,价格一年间上涨了10倍之多。  相似文献   

7.
朱丹 《时代风采》2011,(13):25-26
赌石场上的乱象,一季一涨的价格,让翡翠这石头再一次疯狂起来。原材料的稀缺、需求的增长和流通环节、社会游资的涌入炒作等因素,正推动珠宝玉石产品价格的上涨。  相似文献   

8.
乡言 《农村青年》2006,(10):1-1
江苏铜山和山东微山两县农民为争夺微山湖水利,彼此结怨数十年,相互争夺,你来我往,甚至发展到大规模的持械群殴。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就叫做“动刀动枪,惊动中央”。 近此年来,虽然说这样大规模”动刀动枪”的事件并不多见,但为了区区一点小事而不得不“惊动中央”的事却屡有发生。甚而至于有的地方农民买了一台质量不合格的拖拉机,也要把官司打到中央。  相似文献   

9.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涨猪肉价格已经不由分说地向30元关口逼近,牛肉价格也不甘落后地越过了20元关口,相比下来,鱼肉和鸡肉价格相对便宜,在下班族蜂拥而至之前,鸡肉摊上能剩下鸡腿就算不错。食用油价格气势如虹地飙升,蔬菜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消费者只能挎着菜篮子向莱贩抱怨:"什么时候是个头,怎幺还涨?"好消息是,工资也在涨。但基数不同,涨的幅度不同,只怕能承受的照样能承受,不能承受的恐怕依然不能承受。老阿姨听卖牛奶的小姑娘说,牛奶过两天也涨,赶忙加办  相似文献   

10.
《时代风采》2009,(23):30-30
严寒的冬季是养生的好季节,对男性而言亦是如此。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据专家介绍说,男性冬季养生适宜养肾藏精,日常生活上应早睡晚起,即使在天气很冷的时候,也要尽可能的多做一些运动。饮食上,男性冬季适合吃羊肉、狗肉等温肾牡阳的食物。另外,像红枣等温性的水果也可以帮助男性益肾添精。  相似文献   

11.
一家企业向农民租地建厂,农民靠拿租金维持生活。如果不出意外,双方相安无事。不科,从前年开始,农民拿不到租金了,说这个钱缴了社保了。镇、村强行要求农民用土地换社保,遭到一些农民反对,说这是要他们的“命根子”。农民上访、封路、阻止施工…·政府本想为农民办好事,可这“好事”为何办得“头疼”?  相似文献   

12.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7.1%,创下11年以来的新高。尽管专家解释说,CPI上涨仍然以食品价格为主要原因,并不是全面通货膨胀,但通胀日趋严重已经是一个  相似文献   

13.
往年,山东平邑县农民把地瓜切成瓜干晒干,要么自己做煎饼吃,要么煮了喂猪,连粗粮也算不上,而近些年却不同了,平邑县引导农民在种植、深加工上做文章,价格一路走高,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瓜瓜”。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2006,(1):55-55
万寿菊是一种原产墨西哥的菊科植物,在黑龙江大庆市等地方随处可见,以前只是作为美化市容的一种绿化植物,可近年来,万寿菊却成了当地千家万户农民致富的“万寿宝”。据专家介绍,万寿菊中提取的叶黄素近年应用十分广泛,由饲料添加剂向医药、化妆品、食品、营养品等领域迅速发展,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叶黄素不但是近视的天敌,还可以防癌抗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叶黄素油膏在国际上十分畅销。2003年,大庆市首次引进万寿菊种植,一亩地可以增收300多元。大同镇农民李财2004年种了10亩万寿菊,纯挣5000多元。2005年他一下种了20多亩,忙时雇人摘花,全部送到厂家,收入近万元。祝三乡农民田志云看到别人种植万寿菊来钱快,也念起“种花”经,今年种植了20亩,由于品种新,管理到位,秋后竟然收入2万多元。现在黑龙江许多地方建立了万寿菊种植基地,农民把万寿菊称作“宙裕花”“小康花”,农民们说,“一亩万寿菊,效益胜过大苞米两三倍”。  相似文献   

15.
程醉 《农村青年》2010,(3):59-61
“一点点的创新就可能让一家企业起死回生,一点点的创新就可能让企业利润大增,一点点的创新就可能让企业名声大震……”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不创新,就必然会灭亡。川北农民在无意识中的自发性行为却正好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从而也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也许,我们还不应该把他们的行为归结到经济理论的高度。但是,“穷则思变”摸着石头过河的纯朴想法、做法却是改变自身命运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这次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灾难和损失是空前的。专家说,释放的能量大致相当5800多颗广岛原子弹。在这样大的自然伟力面前,任何人工的建筑几乎都不可能抗拒。有人从飞机上看到,地震后的映秀镇“又回到了39年前的模样”。  相似文献   

17.
陈孜孜  熊枫 《工友》2010,(2):12-12
在供电所从事抄表与装表接电工作时,所里的同事提起彭振都会说:“小彭是个会做家的人,每次装表时,筷子长的电线他都舍不得扔。”开始时,许多同事对他的行为不理解,“一点点电线,能省多少,再说省也是给公家省,自己又得不到一点实惠”。但在彭振看来节约就是一种生活态度,留意一些生活小细节,  相似文献   

18.
山东成武县大田集镇是大蒜之乡,全镇每年种植大蒜10多万亩,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大蒜产业示范镇”。该镇的农民依靠大蒜产业,走上了小康之路。新形势下的该镇农民,靠着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财富,像那些“獭兔上网卖、效益真不赖”、“批发往外走、再贵不零售”、“大棚种野菜、效益成倍来”的“农事新说”也就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19.
超平 《农村青年》2010,(1):48-49
我家的“四只鸡”被编成故事,上了报纸,一时间在村里闹得沸沸扬扬,议论纷纷,我也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新闻人物。其实村民们心里都很清楚、很明白,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稀罕事,可能是县报记者在没有什么写时用来凑凑数的。现在我就说给各位听听,清汤寡水的,平淡得很,一点也不新奇,更没有什么故事味。  相似文献   

20.
童真     
薛伟 《农村青年》2014,(9):47-47
小丽给小牛出了一道题:“蠢字下面那两个虫子是公的还是母的?”小牛抓耳挠腮、绞尽脑汁还是答不上来。小丽对小牛说:“你真笨,男左女右嘛!”天色阴沉,豆豆对同学说:“我妈真有先见之明呀,说今天会下雨,叫我带上伞。”同学说:“我妈更有先见。她说:“反正豆豆会带伞的,你就和他共用一把伞吧!”狂风暴雨中,一个业务员靠在墙角对着手机大声说:“行!行!好……”妞妞恰巧放学打伞路过,她停下脚步,从书包里掏出几枚磺部和一块面包递了上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