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周口市立足本地实际,选准载体,科学谋划,紧紧围绕市委工作大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以实旌“双强”工程为重点,着力在“六度”上下工夫,全面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近年来,鹤壁市委组织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抓牢一条主线,突出三个工作重点,推进四项建设,  相似文献   

3.
刘元辉 《求贤》2011,(12):8-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突出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这一重点.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骏 《前线》2012,(10):26-31
当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华民族也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部署。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人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进入新的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中共鹤壁市委根据党中央和省委的战略部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明确提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生态”的新鹤壁这一奋斗目标,把构建和谐鹤壁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立足于全市现代化建设实践,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打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6.
《前线》2008,(11):40-40
党的十七大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起放在“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度重视社会建设,迅速做出了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引擎。石家庄市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特别是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打造“全省以及周边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强市”的目标。最近召开的全市建设文化强市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的崭新执政理念和战略构想,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创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21日至22日,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中共滨州市委和中共博兴县委联合在博兴召开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来自高校、党校、社科研究系统以及有关部门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这次会议。本次研讨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重点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有效途径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涵与会同志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文章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性、必然性和可行性,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总抓手,是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是巩固执政之基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王怀东 《学习月刊》2010,(10):69-70
实践科学发展观,给山区农业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山区农村脏、乱、差的局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2007年来,恩施市委、市政府立足山区农村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乡村“清洁家园”工程创建活动,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部署。建设新农村的五大任务与目标,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重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为了建设新农村,就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市场化,以农村市场化作为强大的推动力,缩小城乡差别、积累农村建设资金、增加农民收入,建立统一有序的城乡大市场。  相似文献   

1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是涉及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综合性工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作了科学概括,这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临沂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任务很重。近年来,市委坚持把民得实惠与党得民心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用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保障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王莉 《前线》2014,(10):59-6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论述和战略性部署。当前,把握习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精神和要义,就要从全面深化改革对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紧迫性高度来认识,就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思路和战略部署,就要在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基础上,把握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重点。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天津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充分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心声和愿景,为天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指明方向。我们通过深入学习认识到,天津公路事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建设和谐公路行业作为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07,(1):14-15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越是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是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2006年,是宁夏各级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理论武装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主线清晰、重点突出,切实发挥了开启思维、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强我省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就是指加强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有用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农村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和主要载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大力加强和发展农村文化,用理想信念引导农民,用文化知识启迪农民,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保证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和农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正如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能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样,没有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没有全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