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重庆招商引资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然而也难免存在一些败笔。造成这些败笔的原因很多。既有区位的问题,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产业不能配套的问题等,也有投资环境的问题,少数干部作风的问题等等。但从深层次看,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思想问题,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12):51-51
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一个先进的政党,总是善于在众声喧哗中听清楚时代的声音,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一名合格的领导者,更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提出问题,以历史勇气直面问题,以责任担当研究问题,以政治智慧回答问题,以实干精神推动问题的解决。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一些领导干部缺乏问题意识,对问题或者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或者遇到问题绕着走,生怕惹火烧身,或者漠视排斥,采取鸵鸟战术,或者顾左右而言他,举起套话空话的盾牌。小问题的雪球越滚越大,最终人为地成为顽症、老大难,不仅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影响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民谋福利。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国民经济再生产的全过程。环境问题表面上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矛盾冲突的结果。环境问题不仅是自然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技术问题和文化观念问题,这些因素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世界问题复合体”。因此,要正确认识当前环境形势,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全面观察、科学分析、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4.
所谓棘手问题,就是超出常规、无章可循,或积重难返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都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复杂性,它是由复杂多变的客观存在决定的。有的问题本身就是一团乱麻,加上其它因素,从而使每个细节上的差错,都可能引发出新的或更为严重的问题。有的问题是“拔起萝卜带起泥”,旧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二是严重性,棘手问题经常伴随着比较严重的性质与后果,要么为党纪国法所不容,要么事关重大,对个人或单位影响深远,群众反映强烈,上级领导关注。三是功利性,这类问题常常与某些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处理起来,这些人就会…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以整风精神推进作风建设,着力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照镜子摆问题既是前提也是关键。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才能集聚教育实践活动入脑入心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19):5-5
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关键是坚持“一把手”作表率,推动领导干部树立问题意识,带着问题把自己摆进去。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四风”问题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多和少、重和轻、深和浅的问题。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都要带好头,深入具体地查摆问题。不能用笼统的抽象问题代替具体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15):34-35
直面问题,指出问题。直面问题是一种清醒意识和大智慧,指出问题则是直面问题的逻辑必然。在“文革”结束前的一年的时间内,邓小平在各种公开场合的讲话和报告中,无一例外不是在谈论“问题”,充分体现了这位伟大领袖的政治视野和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8.
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它关系着人心向背,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着党的事业的成败。近年来,从总体上讲,党风的主流是好的,健康的,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个别问题甚至相当严重。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自立。所以,自2泄纪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被归纳到一起,作为一个整体问题提了出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特别是去年以来,这个问题更是被提到全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使我国“三农”问题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出现了喜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问题意识,就是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问题意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从问题入手,敏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颜忠 《奋斗》2003,(8):34-34
省委、市委抓“两风”建设的重大举措,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可以说切中时弊,非常必要和及时。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即为廉洁从政问题;工作作风问题。即为勤于从政问题。“两风”建设就其根本而言是世界观问题,其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施问题,其关键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郑士洪 《奋斗》2005,(4):53-53
在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中,“问题”似乎都是贬义词,一旦有问题,政绩会大打折扣,一旦出问题,就会声誉扫地。因此,有的单位领导同志就不承认有问题,总是用取得成绩自我欣赏,即使别人给指出了问题也不接受:有的承认问题但又遮遮掩掩,避重就轻,捂着盖子不肯揭;还有的虽承认问题,既不去分析研究,也不去解决,不是没有条件而是没有勇气,要不就是没有责任心,  相似文献   

1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三农”问题是个历 史问题,更是个现实问题,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的顺利实现,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现阶段,“三农” 问题的焦点是农民增收难。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不能“以农言农”,其实质是 工业化、城镇化问题,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以城乡协调发展为前提的问题,是统筹城乡 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瑞龙 《唯实》2000,(3):11-17
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后,国企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中国在向市场化演进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两大难题:金融问题和国企问题。而金融问题的背后也是国企问题,即无法在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约束系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国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企问题是我党最早意识到的、最早被列入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虽然改革在向前推进,但从放权让利,到两步利改税、到承包制、再到股份制,都没能搞好国有企业。国企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国企改革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却得不到多少效果呢? 一、国企改革难在哪里 国企…  相似文献   

15.
张荣臣 《党课》2009,(5):10-16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风建设。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经过全党多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经济哲学关注人,这个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主要就是要关注占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最大的问题,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深入研究农民问题,找到问题的实质,从而找到能够解决农民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我们每天都在创造历史,而历史正是在艰难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前进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精于分析问题,长于解决问题,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问题意识     
《天津支部生活》2013,(2):47-47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讲话中强调,要树立“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以后,关于国有企业的解困问题虽有一些重要的理论突破,但现在看仍是一个难点。诸如,关于国有企业究竟怎么改的问题;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问题;民营企业问题;企业家问题;以及国有企业分配机制问题,都需要我们作进一步深入探讨。文章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提出一些看法,使处于困境的国有企业真正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关注台海问题,为解决台海问题付出了大量心血,并根据台海问题的演变,制定了解决台海问题的方针策略。一、台海问题经历的几个阶段台海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直接产物,是美国政府一手造成的。50多年来,海峡两岸关系一波三折,几经风雨,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武力对抗阶段(1949-1978年)。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正如毛泽东在《关于台湾问题》一文中所说,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企图搞“两个中国”,一个大中国,一个小中国。……我们反对两个中国,蒋介石也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