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在我当选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的工作态度。”温总理引用的这两句诗,是1842年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在西安与家人告别时做的题为《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相似文献   

2.
讲“唐宋诗词的现代解读”,我想有两点要解释一下。第一,我们通常所讲的文学史名词叫做“唐诗宋词”,我为什么把它改成“唐宋诗词”呢?原因就在于诗和词这两种文体,实际上在整个唐代和宋代都有过非常辉煌的表现。第二,解释一下“现代解读”。  相似文献   

3.
讲“唐宋诗词的现代解读”,我想有两点要解释一下。第一,我们通常所讲的文学史名词叫做“唐诗宋词”,我为什么把它改成“唐宋诗词”呢?原因就在于诗和词这两种文体,实际上在整个唐代和宋代都有过非常辉煌的表现。第二,解释一下“现代解读”。  相似文献   

4.
“领导,我这个项目之所以失败,是有原因的……”下属说这句话时常被领导打断,因为领导总要求员工“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其实很多时候,那个“借口”,往往正是被忽略的重大问题。领导者如果能听一听这个“借口”,往往有助于下一步作出更加正确的决策和部署。  相似文献   

5.
刘长容 《学习月刊》2010,(15):16-17
最近,读赖瑞和教授《唐代基层文官》一书时.偶然看到了韩愈“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这两句韵味悠远的诗,心里很高兴,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之感.觉得借用这两句诗来自况我的读书生活,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相似文献   

6.
这个问题,可以从我的所遇谈起。2001年10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为我的学术访问所举行的报告会上,有位研究生提出:在当今,如果有人自称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会被人当成“黑色幽默”,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我当时的回答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公差 《求贤》2010,(12):30-30
这是一个让人想到学问的词。这是老师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进入职场后,我离教室远了,许多次大脑思考后的行为被人耻笑:“多傻呀!”“真是刚出校门,书生气!”我认真研究别人的思考方式,我发现,我的确错了,在这个花花世界,思考更丰富更多样: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23):78-78
“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这是明朝的徐九经在句容当县令的时候写的。因为有个戏叫《徐九经升官记》,所以大家对他比较熟悉。不熟悉的是,他画画也不错,画了棵白菜挂在堂上,旁边题了这两句诗。后来他离开句容了,老百姓就把那棵白菜刻下来,还刻了“勤俭忍”三个字,称之为“徐公三字经”。  相似文献   

9.
叶累先生在1999年第5期《上海党史研究》上,发表了《最早提出建党思想的是李汉俊吗?》对我提出的这个问题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对自己以前的研究作点修正。李汉俊的原话是:“人家叫我做民党叫革命党,我应该在这一点有切实的打算。”以前我聚焦“民党”,没有对“革命党”进行分析是不精确的。他的这句话从语法上讲,“民党”、“革命党”是并列关系,从逻辑上讲是两个概念,尽管经常有人将孙中山领导的政党称为革命党。因此只谈“民党”有悖李汉俊的原意,这是我不严谨的地方。现在我对叶累先生的质疑作复。…  相似文献   

10.
王永平 《求贤》2014,(7):57-57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于阗(和田古称)这个在毛主席诗词中提及的西域古城,没想到会真切地走进我的生活,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和心田。这里是巍巍昆仑与茫茫沙漠之间的千年玉都,有着绵延百里的沙漠公路和一排排高耸的防风林,在这座边城的1000个日日夜夜,我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对边疆建设的巨大投入,很庆幸自己能够投身于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壮举之中。  相似文献   

11.
朱国勇 《奋斗》2011,(1):62-63
北宋熙宁四年.苏轼拜访宰相王安石,在书房等候时,见书案上写着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苏轼不由哑然失笑。虽说王安石作诗喜作巧语多辟蹊径.但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吧。这明月哪里会叫,黄犬又如何能卧于花心?不通,不通之极!于是,苏轼把这两句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改后苏轼把笔一扔,扬长而去。  相似文献   

12.
书香伴人生     
“书房”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意为“读书写字的房间”。而我觉得,书房是修身、养性、怡情的好地方。置身书房,翻阅那些氤氲着墨香的书卷,不由想起南宋诗人陆游《书室》的两句诗:“垂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仿佛陆游书室的闲雅气韵也渗透在我的书房里。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13,(18):58-59
8月,四川广元一名官员被老人抱腿诉苦,摄影师的镜头里,官员在微笑。随后.该官员解释,照片只是瞬间表情,其实当时自己随即扶起了老人。湖北武汉一名官员在处理事故时,也被捕捉到微笑画面。他回应说:“我一直是这个表情。说我笑,我也没办法。”“拍新闻照难,给官员拍照更难。”这是10余年为官员拍照的摄影记者高一鸣的感叹。高一鸣是福建某市党报摄影部主任,在他看来,拍好领导无技巧,关键在于“讲政治”。  相似文献   

14.
纵观毛泽东伴随其漫长革命生涯的诗词创作历程,有两个高潮时期,前者在1935年前后的长征阶段,后者在20世纪60年代的“反修”时期。作为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毛泽东,其诗词创作的主题,主要是“长征”(可以作为打天下、创业——反蒋、抗日、建国的代名词)和“反修”。出现这两个创作高潮期,正是艺术规律使然。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或上品.则集中出现在第—个高潮期,谓之“长征诗词”。  相似文献   

15.
案头的报刊里,写有几位腐败者“抱怨”的一些话语:其一是,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在服刑忏悔时说:“平时要是有人批评我,提醒我,我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其二是,河南省巩义市建行原行长王永平因受贿101万元被判死刑。临刑前,他说:“假如我第一次走错路时,有人提醒我;我陷入其中不悟时,有人骂我,甚至组织上给我一个处分,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啊!”泰戈尔论钱把人变成囚徒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囚人,告诉我,是谁铸的这条坚固锁链?”“是我。”囚人说,“是我用心铸的……我日夜用烈火重锤打造了这条锁链,等…  相似文献   

16.
刘霄 《廉政瞭望》2014,(8):12-12
下决心杀人是什么样的感觉?可能这个问题比杀自己的母亲要好回答一点。有人问“杀母亲后再自杀,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杨九同答说:“我不想活了,但我死了我妈也没人照顾.所以就那样了。”这是带着瘫痪母亲,去东莞打工的杨九在弑母未遂后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刘绍楹 《前线》2011,(5):59-59
“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陈毅元帅这两句诗,道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陈毅不仅赋诗明志,还严格这样做。有一年冬天.中央决定让他率代表团出访。服装定制好以后.却因病未能成行。于是,他自付了服装制作费,并对负责办理这件事的工作人员说:我不能占公家的便宜。在他看来,职务是党和人民的重托,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丝毫不能用来营私谋利。这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本色。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因敬畏,我不敢碰触这个名字。 还是在读中学的年代.我就曾被老师教训:不要像陶渊明那样消极厌世,有不健康的出世情结。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出世”,也不知道谁是陶渊明。于是,出于好奇,便提早走近了陶渊明。  相似文献   

19.
伤心的结局     
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男孩在路旁嚎啕大哭,他问这孩子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我刚才不小心丢了十块钱。”那人见他哭得如此难过,就从口袋中掏出十元钱送给这个男孩。可是没想到那个小孩哭得更加伤心。那人大惑不解,就问小孩:“我刚才不是已经给你十块钱了吗,为什么还哭呢?”小男孩回答:“假如我不丢掉那十块钱,我现在已经有二十块了。”故事短短,启迪深远。是的,如果一个人被贪婪主宰了自己的心灵,等待他的只能是“伤心的结局”。没有得到时贪婪者是“伤心”的。贪婪者手伸得老长,一味向着这个世界索取。当他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  相似文献   

20.
县委书记的“民情簿”在韩城,人们喜欢谈论市委书记吴新成那个红色笔记本,称之为“民情簿”。对于这个“民情簿”,吴书记亦有说法:“这是一条联系群众、了解民意的途径。它让我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也让我及时了解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状况,从中发现影响全市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