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疣状毛癣菌LTV菌株制成活菌湿苗、活菌冻干苗、灭活冻干苗及其代谢产物冻干菌,给犊牛进行肌肉注射免疫接种。活菌湿苗免疫4头牛,结果4/4保护,而湿苗对照组2/17保护;活菌冻干苗免疫7头牛,结果5/7保护;灭活冻干苗免疫7头牛,6/7保护;代谢产物冻干苗免疫5头,0/5保护;冻干苗对照组0/7保护。其结果证明,疣状毛癣茵(Trichophytonverrucosum)菌体对牛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用从山东省菏泽地区的山羊“猝死症”病料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菌做致病性试验证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小鼠的致死量约为1.7亿个活菌,对山羊的致死量约为170亿个活菌;凝结芽胞菌对小鼠的致死量为0.55亿个活菌,对山羊的致死量为165亿个活菌。免疫试验表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菌对小鼠和山羊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用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菌制成的混合苗以5ml和8ml的剂量免疫山羊,21d后用以上2种菌的致死量攻击,均获得完全保护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须癣毛癣菌感染家兔模型,对临床分离的须癣毛癣菌进行基因分型,选用Ⅰ型菌制成孢子悬液,直接涂抹剪毛后的家兔皮肤,观察皮肤大体和显微结构病变情况。结果发现,皮肤涂抹孢子悬液后,大体病变皮肤潮红、皮屑增多,有渗出,形成结痂;显微镜下,皮肤充血,角质层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局部形成脓肿;皮肤组织进行特殊染色,在毛囊或毛干内有大量菌丝;从病变皮屑中分离鉴定出须癣毛癣菌。上述结果提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须毛癣菌感染家兔模型。  相似文献   

4.
从5株不同的蜡状芽胞杆菌中筛选出XA1503菌株,并与市售“止痢灵”菌种DM423蜡状芽胞杆菌进行了毒性和安全性试验的比较,证明XA1503菌株是一株十分安全无害的菌。用XA1503菌株制成的菌粉,经实验室和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它是一种有效的微生态制剂,用于畜禽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特别是仔猪、犊牛、羔羊、仔犬的腹泻、鸡白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增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对单增李斯特菌入侵相关蛋白(P60)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及纯化,分别与低剂量李斯特菌溶血素O(LLO)、单增李斯特菌灭活菌混合,以MontanideISA206为佐剂制成疫苗,皮下接种家兔,并设灭活疫苗免疫组和PBS对照组,定期检测3组家兔的血清抗体、IL-4和IFN-γ水平的变化;二免后第21d每只家兔腹腔注射2×108CFU单增李斯特活菌攻毒,观察各组家兔的发病情况,每隔24h检测一次细菌在各组家兔体内的繁殖率。结果表明,添加P60和低剂量LLO重组蛋白的单增李斯特菌灭活疫苗免疫组家兔二免后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且能诱导Th细胞向Th1型分化,抑制Th2型细胞的分化,调节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能有效抵抗单增李斯特菌的感染,使细菌在家兔体内(外周血、脾)的几何增长率从64.69%降到24.06%,免疫效果明显优于灭活疫苗单独免疫组。证明P60和低剂量LLO能增强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陕西省某猪场分离到 1株细菌 ,经培养特性、形态观察及生化试验等鉴定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ctinobacilluspleuropneumoniae) ;动物致病性试验对豚鼠、小白鼠有很强的致病性 ;该菌对羧苄青霉素、氯霉素等高度敏感 ,对氟哌酸、复合磺胺等有耐药性。分离菌制成油佐剂灭活苗 ,对猪进行一免后 3 0d抗体凝集效价可达 1∶3 2 ,二免后 3 0d抗体凝集效价可达 1∶12 8以上  相似文献   

7.
现代分子生物学知识告诉人们,细菌可以发生突变,且突变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有些突变表现为代谢过程中某个环节的障碍,要求某种物质为必须营养物质,缺乏该物质则不能生长繁殖,此即依赖型突变,若要求链霉素为其必须营养物质,谓之链霉素依赖型突变(简称链依型突变)。经过筛选,挑出毒力减弱、免疫原性不变的菌株制成疫苗,兼有一般弱毒活苗和灭能苗的众多优点。因而,从1960年以来,世界各国学者相继采用N.T.G,吖啶黄等药物处理或钴~(60)、紫外线的照射处理,诱变了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筛选出链依型弱毒菌株,制成疫苗,成功地用于人或其它动物的免疫。如:伤寒沙门氏杆菌、肠炎沙门氏杆菌、都柏林沙门氏杆菌、志贺氏菌、  相似文献   

8.
从患出血病罗非鱼的血液、肝、脾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经动物回归和理化试验鉴定,确诊嗜水气单胞菌为罗非鱼出血病病原;用分离菌制成的饵料吸附型疫苗进行田间试验,免疫组罗非鱼保护率为87.1%,未免疫组存活率为59.9%,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鸡大肠埃希氏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是用从天津市各区(县)主要养鸡场和养鸡户鸡群中分离到的5个优势血清型(O111,O89,O78,O86,O30)菌株的各自培养物,经甲醛灭活后制成的油乳剂苗,每1mL含菌量为100亿,每只鸡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0.5mL,15d产生较强免疫力,对同型菌株的保护率为91.67%,免疫期可持续6个月以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从河北省某肉鸭场的鸭疫里氏杆菌病发病鸭中分离出鸭疫里氏杆菌 (Riemerellaa natipestifer ,RA)菌株。对该菌株采用液体、固体两种方法增菌培养后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 ,以 0 .5mL/只剂量经皮下免疫 7日龄雏鸭 ,并在河北省某发病肉鸭场进行了田间试验 ,表明该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保护率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1.
诺卡氏菌是一种需氧放线菌,1888年Nocard首先在瓜德罗普岛(Guadeloupe)的一种牛皮疽病例中分得。1890年Eppinger又从人的大脑脓肿中发现类似的丝状物,当时把它称为星状分支丝菌(Cladothrix asteroides)。1933年Bishop和Fenstermacher也从一头疑似结核病牛的膈膜和胸膜病灶中分离出星状诺卡氏菌。诺卡氏菌的种类很多,但与人畜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有星状诺卡氏菌(Nocardia asteroides)、巴西诺卡氏菌(Noca-dia brasiliensis)和豚鼠诺卡氏菌(Nocardia caviae)。它们常常存在土壤中。通过呼吸和机械的创伤而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12.
1955~1961年,Carter氏用间接血球凝集法,根据菌株的不同荚膜物质,将多杀性巴氏杆菌分为A、B、D、E四型。1961年,Namioka和Murata氏以1N盐酸处理细菌,制成菌体抗原,用试管凝集法,将菌体抗原分为不同的1、2、3……12种变异群,并与Carte氏的荚膜群相结合,形成15个血清型。为了查明我省畜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血清学型别,我们在荚膜抗原分群的基础上,对从416株中选出的有代表性的171株菌,采用Namioka和Murata氏叙述过的分型法,进行了菌体抗原的血清学鉴定。  相似文献   

13.
1983年从黄羊脑内分离到 一种真菌样菌落后,按医学真 菌探索多年,误认为是芽生菌。 1990年,观察到它有集合、融合和游动孢子等,又误认为是鞭毛菌。1991年初,意识到这是一种粘菌。3月初收到一份牛的病科;按粘菌方向试验,逐步理顺了它的关系,得到了较圆满的解释。1991年5月开始,先后请二位真菌专家  相似文献   

14.
用研制成的慧通仔痢王对仔猪大肠埃希氏菌性腹泻进行实验室和田间试验.在实验室试验中,慧通仔痢王对仔猪大肠埃希氏菌性腹泻治疗的有效率为96.55%(28/29).在田间试验中,慧通仔痢王的治愈率为88.89%(1392/1566),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治愈率为59.20%(238/402);用慧通仔痢王对3日龄仔猪进行预防,其发病率为28.82%(1794/6224),对照组仔猪发病率为57.74%(455/788).用慧通仔猪王分别与其他5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其治疗效果均比单一种药物应用好.  相似文献   

15.
将耶氏菌(Yersinia)接种于改良PBS、普通蛋白胨水和生理盐水中,置4℃冰箱内定期观察。结果耶氏菌在这三种培养基中既能增菌又能长期保菌,无论纯菌还是现场猪粪标本中的耶氏菌均能在改良PBS中存活5年以上,且菌株不发生变异。证明PBS是一种增菌与保菌的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猪新热病病原体小新菌与其他近似病原体的辨别,前已专题报告(见本刊1982年第12期)。初步认为小新菌是一种高级真细菌。本文根据小新菌的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进化史等,与其近似的病原细菌相应资料作比较分析,评议小新菌在细菌分类学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弯曲菌是引起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菌,约占各类腹泻的95%,为空肠弯曲菌所致。1981年英国报道,从腹泻病例分离9500株空肠弯曲菌,超过痢疾分离数。我市1984年几个医疗单位统计,从380例腹泻患儿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22株。现已证明本菌可在多种动物肠腔内存在,包括禽类、家畜中牛、狗、马、羊、猪、兔。Richardson(1979)在南非调查鸡空肠弯曲菌检出率为86.7%,并证实人的本病感染鸡是传染来源。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弯曲菌肠炎系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本试验对鸡空肠弯曲菌肠炎的病变进行了观察。 (一)材料和方法 选自然感染患有腹泻症状的鸡群病鸡41只,均在300日龄左右,剖杀  相似文献   

18.
肺炎克雷白氏菌为条件性致病菌,能使人畜发生肺炎、子宫炎、乳房炎及其他化脓性炎症,甚至发生败血症导致死亡。1996年6月,笔者从本地猝死牛中分离到1株肺炎克雷白氏菌。为探讨分离菌的致病性和本地牛猝死症的病原和防制方法,特用分离的肺炎克雷白氏菌进行了对牛...  相似文献   

19.
鸭亚利桑那菌病的诊治贾文孝李海英侯京莉(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西安710014)禽亚利桑那菌病,也称副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鸭业较严重的疾病之一。1936年Lewis等首次从病鸡中分离到此菌,1976年美国禽病学会将其列为重要禽病之一。1996年6月,西安...  相似文献   

20.
要从污染材料中分离鼻疽菌,需要使用选择性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系由基础培养基和抑制杂菌药物两部分组成,前者必须能充分支持鼻疽菌的生长,后者则需能抑制病料中的杂菌,但不妨碍鼻疽菌的生长繁殖,这两个因素都必须具备,才有可能从传染材料中分离出鼻疽菌。一两年来,我们在分离鼻疽菌所用的基础培养基和抑制杂菌药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找到了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性培养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