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编辑同志 :在国家赔偿案件审理实践当中 ,存在这样的问题 ,即赔偿请求人基于检察机关撤销案件的决定申请国家赔偿 ,在该案件办理过程中 ,检察机关又决定将原撤销案件决定撤销。请问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赔偿案件应如何办理?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王春林王春林同志 :检察机关的撤销案件决定 ,应当视为是对违法侵权行为的依法确认。赔偿请求人据此申请国家赔偿以及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受理该赔偿案件均合法有据。在国家赔偿案件办理过程中 ,检察机关又将原撤销案件决定予以撤销 ,该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导致原无罪确认失效 ,也就是说赔偿案件…  相似文献   

2.
李群星 《中国审判》2013,(12):20-20
<正>合并审理国家赔偿案件与民事侵权案件的受案范围应限定在多因一果的情形。即涉及引起行政赔偿、刑事赔偿、非刑事司法赔偿、民事赔偿的事实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其共同作用造成损害结果的发生。建立合并审理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于国家赔偿责任依民事侵权理论产生,导致审判实践中国家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在多因一果的情形下,可能同时引发民事侵权案件、行政赔偿案件、刑事赔偿案件以及非刑事司法赔偿  相似文献   

3.
《司法业务文选》2012,(10):2+51
问:本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本规定是对人民法院在刑事赔偿程序中审查处理的国家赔偿案件的立案工作予以规范。因此,本规定所指的国家赔偿案件(不包括行政赔偿案件,下同),仅指刑事赔偿案件和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案件,即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18条、第21条  相似文献   

4.
关于完善行政赔偿诉讼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赔偿法实施以来的种种问题,集中地反映在立法的阙漏上。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国法院10年间共受理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赔偿案件以及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依法审理的国家赔偿案件15867件,审结15315件,其中决定赔偿的案件5442件,占全部受理案件的三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赔偿案件在全部案件中的比例非常之低,同时也透露出现行法律规定的缺陷。一些人大代表和学者认为,现行行政  相似文献   

5.
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取消了旧有的确认程序,对符合受理、立案条件的案件可直接进入赔偿程序,赔偿请求渠道趋于畅通,极大的方便了赔偿请求人申请赔偿,有效保障了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但司法实践中,国家赔偿案件在程序上仍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侦查机关的一些执法漏洞和执法瑕疵得不到及时纠正,赔偿审批程序耗时较长,精神损害赔偿缺乏可适标准,国家赔偿作为受害人的一项权利不为多数人所知等等,以上因素都限制了国家赔偿法的适用与有效实施。本文的重点集中于国家赔偿案件的启动程序——刑事诉讼程序终结在特殊情况下的认定。  相似文献   

6.
认真贯彻国家赔偿法积极开展国家赔偿案件审判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两年多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赔偿法,积极开展赔偿委员会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对下业务指导,大胆慎重地审理刑事及非刑事司法赔偿案件,切实保证办案质量,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 为了规范赔偿委员会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赔偿委员会的任务 (一)讨论、决定下列案件: 1、赔偿请求人向本院申请赔偿,应由本院作出赔偿决定的国家赔偿案件; 2、不服本院赔偿委员会的决定,需要重新作出赔偿决定的案件; 3、不服高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决定,向本院申诉,决定提审的案件;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0年4月29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结合国家赔偿工作实际,对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以下简称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程序作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9.
为规范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以下简称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国家赔偿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0.
刑事司法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种,其赔偿责任由国家承担,赔偿费用的拨付,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但抽象的“国家”在国家赔偿案件中不是当事人,国家的赔偿责任由作为案件当事人的赔偿义务机关承担赔偿承担。在国家赔偿制度中,赔偿义务机关是指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机关,也称被请求人。刑事司法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包括具有侦查权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监狱管理机关等。确定哪个国家机关为案件的赔偿义务机关,往往是赔偿请求人申请国家赔偿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家…  相似文献   

11.
《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在归责原则、赔偿程序等方面改进颇多,但在民行司法赔偿方面的规范却不够细致,如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过窄、没有将民行错判纳入司法赔偿范围等。随着我国赔偿案件量的增多和非刑赔偿案件的比重增大,其弊端日渐显露。本文中从《国家赔偿法》和《侵权责任法》的关系及衔接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弥补《国家赔偿法》在非刑事司法赔偿的漏洞。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家赔偿法对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的程序规定不是很明确,法院赔偿委员会在审理赔偿案件一般适用书面审理方式。最近两年来法院有一种颇引人注目的改革趋势,就是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朝“国家  相似文献   

13.
1.2011年3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释〔2011〕6号3.自2011年3月22日起施行根据2010年4月29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结合国家赔偿工作实际,对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以下简称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程序作如下规定:第一条赔偿请求人向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应当递交赔偿申请书一式四份。赔偿  相似文献   

14.
国家赔偿案件的举证责任,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赔偿诉讼案件或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在做出国家赔偿决定过程中,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人对有关事实和主张,必须举出证据加以证明,否则就要承担对自己不利后果的一种责任承担问题。一定举证责任制度的确立,首先取决于所要解决的争议的性质。如对民事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依法确认致害行为为违法是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前提条件,也是请求权人获得国家赔偿和国家赔偿案件处理的必经程序。但是,对于什么是国家赔偿中的确认,如何依法进行确认、怎样处理确认中的特殊情况、法院赔偿委员会与确认程序的关系等,国家赔偿法和最高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尚未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详细的阐释。笔者拟从法院赔偿委员会的角度,对审理赔偿案件的实践中涉及上列问题的一些情形谈一点初浅的看法。一、国家赔偿中的确认程序国家赔偿制度中的确认程序,是指有违法行使职权行为的国家机关和对其…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05,(6):7-7
一些司法机关在面临国家赔偿案件时.考虑自身社会形象.不愿主动赔偿;除赔偿义务机关自身原因外,国家赔偿法本身也有缺陷。如赔偿范围狭窄.赔偿程序不尽合理.尤其是赔偿标准偏低等……  相似文献   

17.
《当代审判》2003,(1):11-12
审理国家赔偿案件,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一项新的审判业务。几年来,辽宁省的国家赔偿审判工作从“积极受理、慎重处理”起步,到目前已形成了“积极推进、真抓实干”的局面。在我国《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八周年之际,我们对全省高、中级法院赔偿委员会自1998年至2001年受理的国家赔偿案件(不含行政赔偿案件,下同)及对生效决定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对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程序作了规定,人民法院对国家赔偿问题有最终决定权。但人民法院及其赔偿委员会对国家赔偿案件具体适用什么样的程序,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都未作专门规定,这有待有关法律解释予以完善。本文就其中的举证责任问题略陈管见。这里的举证责任,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赔偿案件或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在做出国家赔偿决定过程中,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对有关事实和主张,必须举出证据加以证明,否则就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后果;简言之,就是有关证明责任由谁承担的问题。一定举证责任制…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以下简称赔偿委员会)是依法在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设立的负责刑事和非刑事司法赔偿工作的审判组织。其职责是负责受理和审理赔偿请求人因不服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或者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而提出赔偿请求的司法赔偿案件,并作出相应的赔偿决定。由此可见,赔偿委员会审理司法赔偿案件的程序是决定程序,它是不同于诉讼程序的一种特别程序。对这一特别程序,国家赔偿法未作具体规定。目前,赔偿委员会审理司法赔偿案件的主要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程序的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审判》2014,(10):53-53
9月4日,全国法院因家赔偿工作座谈会在吉林长春召开(洋见封三)。会议回顾总结了2010年国家赔偿法修正实施以来全国法院国家赔偿工作情况。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执法办案有新成绩。2010年至2013年,人民法院共受理国家赔偿案件7910件,审结7564件,决定赔偿1468件,决定蜡偿金额23618万余元。2013年与2010年相比,受理案件增长41.99%,审结案件增长44.12%,决定赔偿金额增长132.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