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恰在中国-东盟合作走过三年、渐入佳境之际,我们走进了广西百色革命老区,来到了有着“南国铝都”誉称的平果县……核心产业:铝工业一枝独秀平果县处于广西首府南宁和桂西中心城市百色市之间,西距南宁108公里。  相似文献   

2.
历史风貌是城市文化在城市空间的积淀。上海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树立了“开发是发展、保护是更具文化内涵的发展”的理念,逐步建立了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保护了城市历史风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弘扬了都市文化,塑造了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3.
韦周凡 《桂海论丛》2008,24(4):82-83
近年来,平果县通过实施“借铝兴平”、“非公兴平”的发展思路,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了由农业县过渡到以铝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的转型时期。但是,平果县的工业发展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也谈城市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敢 《当代建设》2003,(2):16-17
经营城市(或称城市经营)理念提出以来,受到人们热烈关注。实践上,一些城市已在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运用了此理念,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理论上,人们对此理念争论较大。笔者想就这一理念有关问题谈谈粗浅看法。1、城市经营内涵“城市经营”理念是对1980年代所谓“城市政府最大责任是规划、建设、管理城市”理念创新,是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对城市政府的总体要求。这个理念不仅包含原来的对城市政府要求的城市管理内容,还包括原来城市政府并不涉及的领域,如城市宏观发展战略的制定、计划财务决策、公共行业管理以及政府与各项公共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秦友莲 《政协天地》2012,(11):42-45
在道路、桥梁、城市建设中潘世建工作了三十年,期间曾任厦门市副市长12年,城市建设成为他心中永远的歌。他庆幸自己出生在厦门,是厦门深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理念。今年3月转任厦门市政协副主席之后,  相似文献   

6.
孙渭铭  王翠萍 《前沿》2010,(18):87-89
本文探讨的是我国从城市经营向城市管治思维转换的过程以及城市管治与城市规划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问题,以前以经济效率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思想也呈现出许多弊端,不能够满足城市健康发展的理论需要,因此城市管治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兴理念被提出,虽然我们还处于探究摸索阶段,但是随着对城市管洽与城市规划关系的深人研究,最终我们会构筑出适合与我国城市发展的城市管治理念。  相似文献   

7.
韦蒙  潘玉曼 《当代广西》2010,(11):20-21
平果县坐落于风光秀丽的右江河畔,辖8镇4乡.总人口50万人,总面积2485平方公里。作为百色的东大门,平果是承接并发挥南宁中心城市向桂西山区经济辐射与吸引的“二传手”,是我国大西南出海通道上的重镇,滇、黔、桂三省区的交通要冲,桂西重要的商贸物资集散地。  相似文献   

8.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性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是城市竞争中最具价值的金字招牌,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安徽省淮北市作为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资源型城市,以更加科学的理念,推动创建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令面提升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韦蒙  潘玉曼 《当代广西》2010,(11):17-17
平果县属于典型的大石山区,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发展缓慢一度是平果县农业农村工作的真实写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平果县的耕种土地面积有减无增,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刨出更多的“金子”,帮助农民增收,成为平果县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0.
韦蒙  潘玉曼 《当代广西》2010,(11):18-1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平果县牢固树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状况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全县49万人民。  相似文献   

11.
“营造和谐”的城市发展理念正在申城铺展开来,城市总体规划朝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完善。2004年12月15日,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了中山公园综合交通枢纽和苏州河沿岸景观区域的建设情况,实地感受了科学规划给城市功能完善带来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在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模式,也一次次校正着域内现代化发展的理念,这在城市社会学产生和发展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就城市的规划机制同市民生活经验之间如何发生冲突和相互影响进行了探索。笔者认为,这种相互影响的形式和本质正是社会与公共政策两种理念相互碰撞所体现出来的主旨。笔者对带有建设21世纪标志性城市这样明确目的的中国城市的发展进行了相关的评述,也对政府、市场和市民之间的重要关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市民创造城市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谭本基 《桂海论丛》2009,25(4):80-84
城市建设理念,简言之是城市建设的思想理论观念,它是城市建设先导.城市建设的理念是不断发展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思想僵化,缺乏现代城市建设理念.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同全国一样,在城市建设上进入了快车道,城市建设理念也得到不断进步.文章回顾了"六五"计划纲要以来广西现代城市建设理念的八个阶段性发展、变化过程,总结了其中的成绩、经验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当前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的经济工作、城市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在城市发展尤其是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其中尤以“经营城市”理念最引人注目。一、正确树立“经营城市”观念按当前比较通行的观点,“经营城市”就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和人力作用资本(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本(如广场、街道的冠名权)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再将收益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项目中去,走以城养…  相似文献   

15.
金文哲  柏维春 《求索》2014,(7):33-37
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维层面的诱发因素,直接导致在目前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市环境全共事件的频发。通过更新地方政府城市治理理念,转变城市治理方式和全面提升地方政府城市治理能力等具体治理策略的落实,不仅可以有效化解相关领域冲突导致的社会信任危机,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新时期提升地方政府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当代建设》2002,(5):11-12
去年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战略和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宏伟目标,赋予了建设部门更加艰巨而光荣的使命。经营城市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促进城市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全新理念和成功经验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一、强化四种意识,全面把握经营城市的本质要求经营城市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其直接动因是解决城市建设的投入问题,最终目的是通过经营城市这一手段,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发展,提升城市…  相似文献   

17.
树立城市经营理念 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经营 ,是指将城市当作市场经济的一个单元来运作 ,在讲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 ,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以实现资金自我积累、循环利用的一种建设城市的手段。长期以来 ,我们在城市发展中只讲规划、建设和管理 ,走的是财政投入、行政事业管理的路子 ,没有将城市经营的理念引入城市建设和管理中 ,致使政府投入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 ,城市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 ,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一、实施城市经营的必要性城市经营的主旨就是将经营意识自始至终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通过对城市土地、地域空间、城市资本及其它…  相似文献   

18.
《当代建设》2002,(5):13-14
早在五六十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就运用经济学原理来研究解决城市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城市环境、住宅建设、公共财政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经营城市理论和实践的有益尝试。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张家港、大连等城市运用市场机制组织城市建设与管理,获得城市建设管理蓬勃发展的显著业绩,令国人刮目相看,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由此,一场以经营城市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全国悄然兴起。通过若干年的实践、探索与总结,对在我国现阶段城市经营的理念与内容,大家已形成了一个较为一致的认识,即经营城市就是以城市发展、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惨景让人触目惊心。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警示全社会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安全和生存环境;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城市灾害风险管理;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城市安全的执政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城市建设与防震减灾工作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农业”的理论思考与施政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炼 《中国发展》2008,8(2):95-105
在中国倡导发展城市农业,不仅意味着将现代农业的科学组织形式引入城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生物资源的有序供给和和谐生产,同时,更意味着将大农业的综合组织与空间布局理念引入城市与城市群落的大范围空间布局,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当前中国城市化的主导发展理念:即从同心圆式或摊大饼式的外延式扩张向网络状空间布局扩张的转变;由单纯的资源环境消费型城市向再生型生态城市的转变;由城市扩张对农村的吞并和对农民的驱赶向城乡有机融合及农民的产业工人化转变。为了确保这一转变过程成功,有必要进一步从行政角度廓清城市农业这一概念的含义,以确保它能恰当和有效地体现、贯彻于政府决策和施政之中。同时,一个成功的城市农业发展规划必须有真正创新的发展思路,考虑到中国当前发展主义至上导致的城市发展理论单一性的思想阻力,建议将城市农业的发展理念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予以推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