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管子》“均地分力”、“与之分货”的思想具有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发展的作用;“取于民有度”、“不夺民财”的思想是既具法制精神也富于人道精神的;“贫富有度”的思想则是古代有关社会秩序保障的高论;“富上足下”的思想则表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伟大的分配理想。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管子》分配伦理思想的整个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2.
探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题目,必须着力研究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我认为,初级阶段之所以是初级阶段,关键就在于这一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体现在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矛盾方面.对生产关系理论的再评价什么是生产关系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从生产总过程角度,把生产关系看作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的关系,认为"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  相似文献   

3.
分配伦理思想研究透过哲学伦理思维提升对不断变化的分配现象进行深刻把握,《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蕴含着丰厚的分配伦理思想,回归理论本源,探求分配伦理思想的理论内核时,必须追问三个前提问题,即何为"正义"批判、何为"分配正义"以及何为劳动价值论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具有独到的有奠基作用的价值。文章回顾并分析了《导言》中关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四环节之间的理论及其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加速生产要素流通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从理论上分析,只有加速流通,才能促进发展。扩大化社会再生产要求交换(流通)作 为社会经济系统的独立组成部分而存在,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与生产、分配和消费这些再生 产因素保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 》等著作中,对流通与社会再生产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都进行了集中而系统的分析。流 通是社会再生产中生产一方与消费一方之间的中间环节。生产决定交换,生产决定和影响流 通的发展规模,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流通的…  相似文献   

6.
《管子》不仅是一部反映早期中国政治、经济、法律思想的重要论著,而且是早期中国水文化典籍的重要代表。《管子》从三个方面阐发了丰富而深刻的尚水思想:一是"哲学之水";二是"修身之水";三是"治国之水"。《管子》尚水思想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戴柏茂 《各界》2013,(11):65-66
管仲(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杰出的经济学家。作为齐国的宰相,他辅佐齐桓公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后人将其言行著作收编成书,名为《管子》,内容极丰,尤以经济论述见长,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我国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消费伦理思想的核心是"黜俭崇奢".近代思想家的消费伦理对于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审视消费与生产、积累的良性互动关系,革新理财观念和消费观念以及实施改善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发展战略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礼记》包含了以孝道为内核的尊老、敬老、养老伦理思想,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对孝道养老伦理思想进行了宏观阐释,家庭层面对孝道养老伦理思想进行了微观论述。其明确提出了"能养""弗辱""尊亲"孝道养老的三个层次,并将孝道养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核以延伸和扩展,上升而为国家"致事养老""学中养老""天子视学养老""恤老思想"以及社会层面的"天下子女皆孝子"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养老行为规范,形成了一整套尊老、敬老、养老的思想体系。《礼记》中的孝道养老伦理思想有利于维护家庭团结和社会稳定,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的价值准则。要理性看待,公允评价其缺陷和不足;其尊老、敬老、养老思想体系可为当今社会解决孝与养老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论述商晶货币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商业资本、地租等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经济过程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劳动产品变为商品的问题和产品变商品的规律问题。认真学习这些论述,对促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向商品经济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深圳等地区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本文仅就共同富裕问题作以下探讨。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就必然要求实现共同富裕,因为所有制要通过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来实现。生产资料既然是由劳动者共同占有,那么,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就必须体现  相似文献   

12.
41、为什么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它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1)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方面之一。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产品生产出来后,必须通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后进入消费,因而,分配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同再生产的其它环节一样,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消费品的分配方式。(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其原因在于: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3.
未江涛 《求知》2015,(3):58-59
城市转型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转型,涉及动力、模式、路径、形态等多方面的全面变革。城市转型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城市能级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优化。从具体内涵上来说,这种转型面临着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等全方位的调整与转型,既包括了经济方面的转型,也包括了社会方面的转型。由于城市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是社会经济活动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对集中的场所,因此,对于城市转型而言,城市经济的转型显得尤为迫切,甚至可以  相似文献   

14.
王立云  杨萍  连永新 《学理论》2011,(13):52-53,70
拟从早期生态伦理思想萌芽中的"万物平等"、"惜生爱生"、"天人合一"三个方面阐述后世主要生态伦理思想对这三种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萌芽奠定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走向,它在整个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史上起到源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漆志平 《学理论》2009,(9):77-79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它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之中。其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围绕生产管理活动而形成的人们在生产中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围绕生产出来的物质利益本身而形成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6.
消费观是指社会大众对消费过程中的消费品和消费水平适应自身收入、适应社会消费水平的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散见于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中,它主要阐述了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之间的关系。重温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无论是对于我们解决消费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一、理论视域下的农业与乡村发展(一)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农业劳动力无限供给为主要特征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食物消费比重随收入增加而趋于下降的恩格尔定律、指出工农业产品价值存在不等量交换的"剪刀差"理论、根据产业关联度遴选区域重点产业的赫希曼基准等相关理论,均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优先发展工业,这样可以更好更快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从实际情况看,遵循这些理论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仅出现农业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现实的关注是其伦理思想的逻辑起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已经开始质疑黑格尔的理性原则,从而对解决理论与现实间的矛盾进行初步思考,认为要对市民社会进行改造,必须争取全人类的解放,哲学应该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马克思从物质实践出发得出结论: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真正实现者,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些企业,尤其是新型的发展势头好的高新技术企业,都采取了按知识分配收入的方式。所谓按知识分配,就是体现劳动者知识差别的报酬。这种分配我认为既有按劳分配的一般特点,也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特征,实施按知识分配应当是多数劳动者认可的公平分配方式。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占主导形态的是知识经济,其基本特点是经济知识化,指经济过程包括生产、管理、交换和消费过程知识影响增加,社会经济活动全面渗透知识内容,经济必须依赖知识的先导才能发展。与经济知识化过程适应,还有知识经济化,即…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4)
文化生产的市场赞助模式在工业时代得以形成,主要缘于:第一,物质消费文化产生;第二,新的产品分配与传播形式发展。这时的文化生产不仅在批量化、大众化的生产模式上开启了"文化工业"的时代,更在经营形式上确立了"文化商业"的主流趋势——文化与资本、消费、市场、经济联姻,呈现出很大程度的"资本化"趋势。理解这些,对于我们今天从文化与资本结合的角度研究文化产业、文化经济、文化消费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