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以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很多人把计划经济体制看做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之初,中共中央对僵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反思,重新认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1979年至1992年十三年的探索,渐渐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间,经历了很多曲折,也发生了很多故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有些人认为党的建设理论是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的,现在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建设理论过时了,毛泽东建党思想不适用了。这是既不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了解党的建设理论和毛泽东建党思想。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在要求,是为了更好地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生产力的发  相似文献   

3.
一、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20年前,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把私有制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例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大家都习惯了。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运行机制方面,普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即把社会主义公有制同计划经济结合在一起,这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4.
略论市场经济意识的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自觉选择。它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走向民富国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中,已呈现出明显的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的态势。对此应该如何看?本文拟就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的内涵、实质和泛化现象滋长的原因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 ,在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分离出来 ,把市场从市场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计划经济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中分离出来 ,把计划从计划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利用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 ,邓小平提出新体制要吸收计划和市场两者的优点 ,社会主义要利用计划和市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从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实现市场与计划的内在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曾培炎 《求是》2012,(11):10-14
今年是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回顾总结实行市场取向改革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个好制度 ,必须坚持。但体制存在弊端,正是体制上的这些弊端 ,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他深刻地阐明 ,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 ,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1)这样就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找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和重点———旧体制 ,也即迈入了促进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要把已经实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扭转乃至消除人们对发展市场经济,改变以计划经济运行为基础的传统体制问题上所存在的种种模糊认识和顾虑,又是关键中之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前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尽管始终把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但是在探索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通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前期成果。这些成果虽然在当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但在后来为邓小平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搭建起了一个思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明确地肯定,未来社会应当取消商品生产,代之以产品经济和全社会有计划的生产。但是,按照马恩设想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既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也没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践中的挫折和教训使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但是,如何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既在理论认识上存在争论,又在现实生活中面临各种深刻的矛盾和困难,是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的严峻考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任萍 《求贤》2011,(4):14-1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上对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议论很多。有人认为:实行个体私营与市场经济,必然会造成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并且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进而把邓小平同志设计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为总根源.因此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开问题,需要重新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上。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前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尽管始终把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但是在探索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通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前期成果.这些成果虽然在当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但在后来为邓小平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搭建起了一个思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张宇 《前线》2009,(2):25-2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从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国家调节为主导、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新型的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从实践层面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初步认识了市场调节的作用;第二阶段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性质,加大了市场机制在各领域的调节力度;第三阶段结束了"社"、"资"之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第四阶段开创了科学发展新境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5.
经济体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必须与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很不规范,很不完善,还存在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过渡性的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直接经济条件。 党的十四大确认,中国经济体制必须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这是我们党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又一重大贡献。 要直接证明当代社会主义为什么只能实行市场经济,而不能实行计划经济?直接原因是当代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身的历史特征,终极原因才是当代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与水平。只有同时抓住这两个角度才能真正证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否则,讲不  相似文献   

17.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决定,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0年过去了,我们今天应当对邓小平首倡这一伟大变革的历程和创新成果作出总结,阐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创造在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经济体制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创了市场是资源配置有效方式和经济发展最好手段的现代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战略,开创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形态和发展的更高阶段。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制度伦理观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针 ,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这一制度伦理思想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作用。一、制度合理性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首先确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伦理评价的客观依据即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提出的实质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制度伦理思想中制度价值原则的单一性所带来的严重弊端。它的提出是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上。“解放思想 ,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9.
改革总是针对特定对象的改革。过去30年.中国改革的对象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谓“市场化改革”即是指将计划经济体制改为市场经济体制。到目前为止.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善.但已基本建立起了初级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还存在许多残余.但作为一个整体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今后改革的主要对象已不再是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是30年改革后形成的“过渡性体制”。也就是说.中国改革的对象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11,(4):55-55
周天勇在2月14日的《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上撰文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上对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议论很多。有人认为:实行个体私营与市场经济,必然会造成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并且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进而把邓小平同志设计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为总根源,因此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需要重新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